1.15 特殊天氣下的駕駛要點

開車上路天氣條件和道路環境對駕駛的影響至關重要,如何有效降低它們的影響力?

雨雪天氣

雨雪天氣駕車,問題的關鍵在於,輪胎抓地力不足,能見度低。

增大輪胎抓地力 輪胎是車輛唯一與地面接觸的部件,汽車的加速,制動,操控都來源於輪胎提供的抓地力。下雪天,路面結冰,人都站不穩,車輛同樣如此。尤其是在北方,進入冬季時,應該換裝冬季輪胎。當溫度降低時,橡膠有變硬的性質,形變量小,輪胎就是這樣損失抓地力。冬季胎有特俗的配方,在氣溫很低的北方,也能保持柔軟,因此冬季胎可以有很好的抓地力,另外特殊的輪胎花紋也有助於提高抓地力,是北方冬季行車的標配。

1.15 特殊天氣下的駕駛要點

降低車速 在雨天,路面被雨水淋溼,輪胎與地面之間存在一層水膜,從而減小的輪胎的抓地力。輪胎有一定的排水能力,車速過快,輪胎來不及排水,車輪可能失去抓地力,就是一種危險的情況。

1.15 特殊天氣下的駕駛要點

減小動力輸出 由於輪胎抓地力不足,車輛的動力很容易就能突破輪胎抓地力極限,車輛的表現就是車輪打滑,因此有必要減小動力輸出。當輪胎打滑時,ESP介入就是這個原理,這屬於被動的減小動力輸出。也可以主動的減小動力輸出,比如平時1擋起步,可以換成2擋起步。有配置的車輛可以開啟雪地駕駛模式,也是好的應對辦法。

1.15 特殊天氣下的駕駛要點

增大安全距離 輪胎的抓地力有限,制動系統能夠發揮的效果有限,制動減速度變小。如果像正常路面一樣急剎車,ABS就會介入,減小制動力。為了安全行駛,只能通過加大安全距離,彌補減速度過小的問題。

避免過激操縱 輪胎的抓地力可以看成一個不變的總量,包含了驅動,制動,轉彎所需的所有抓地力。但快速過彎時,車輪一邊驅動,一邊轉彎,本來捉襟見肘的抓地力就變得更加不能應付。所以我們總是在入彎前減速到一個合理速度,減速過程中,輪胎主要負責制動。當入彎以後,輪胎有足夠抓地力分配給轉彎,對驅動的需求不高,過彎的安全程度就大大提高了。

1.15 特殊天氣下的駕駛要點

提高能見度 既然是能見度低,一方面要加大安全距離,同時也要儘量保證自己能被別人看見。當你看見了別人,你可以避開,可以提醒。當別人看見你,你就能別避讓,被提醒。如果兩人都沒發現彼此,其結果就是撞到一起,事故就發生了。

打開小燈,或者打開近光燈。人天生對光線敏感,近幾年車身都普及了日間行車燈也是基於這個道理。大白天的都可以開燈,天氣不好開燈自然是理所應當。

1.15 特殊天氣下的駕駛要點

霧天行駛

開啟霧燈 霧天行駛的主要問題就是能見度低,因此對應的辦法是開啟霧燈和示廓燈(也就是常說的小燈)。霧燈發出黃色的光,穿透能力較強。開啟遠光燈是不可取的,由於燈光的散射,反而沒有效果,可以開近光。

1.15 特殊天氣下的駕駛要點

適當的提醒 在伸手不見五指的大霧中,燈光的能力變得有限,這時可以動用喇叭,適當的提醒讓別人知道你的存在。

只要是能見度低,降低車速就是應對辦法之一。

夜間駕駛

開啟近光燈 夜間行車的問題也是能見度低,應當開啟示廓燈和近光燈,慎重開啟遠光燈。如果開啟了遠光燈,周圍有車的情況下應當換回近光。大家應該都有過被遠光燈照射的經歷,所以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1.15 特殊天氣下的駕駛要點

遠光燈也極其容易引起事故,尤其是現在的氙氣大燈和LED大燈,對於儀表上亮起的藍色遠光燈標示,我們應該保持足夠的敬畏,沒有必要就不讓它亮起。

1.15 特殊天氣下的駕駛要點

1.15 特殊天氣下的駕駛要點

保持對這個圖標的敬畏

1.15 特殊天氣下的駕駛要點

請不要成人人口中的它

降低車速 尤其是高速公路,白天跑120km/h,夜晚可以降低到100km/h,甚至到80km/h,如果還是不能駕駛,乾脆就進服務區吧。在生命財產安全面前,量力而行,不可逞強。

閃光燈的使用 在通過交叉路口時,應該使用遠近交替的閃光燈,提醒行人和車輛你的到來,從而增加安全係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