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主動“入夥”後,馬來西亞也不甘落後,想恢復中資工程?

歐盟3月12日剛剛把世界第二大經濟體視為“系統性競爭對手”,而作為“七國集團”重要成員的意大利依然決定率先擁抱“帶路倡議”,並將簽署諒解備忘錄。羅馬的特立獨行,令美國惱怒,華盛頓甚至揚言“這損害了意大利的國際形象”。德方在3月18日也試圖勸阻意大利,聲稱“歐盟應該在主要外交議題上發出同一個聲音。”

意大利主動“入夥”後,馬來西亞也不甘落後,想恢復中資工程?

不過這不能動搖意大利為了擺脫經濟衰退而進行嘗試的決心。意大利認為,如果在歐洲主要發達國家裡第一個押注,將會獲得豐厚回報,包括擴大出口,併成為令人豔羨的投資目的地。譬如說,藉助“帶路倡議”帶來的春風,意大利失去經濟動能的裡雅斯特港能夠像希臘的比雷埃夫斯港一樣恢復活力。比雷埃夫斯港在“帶路倡議”框架下接受投資以來,經濟增長了500%。意大利的塔蘭託港和熱那亞也都希望能夠吸引投資。畢竟,2018年世界十大港口的排名裡,中國佔據8個席位。僅招商集團就在24個國家改造升級了70多個港口。在港口開發與工業園區聯網方面,更是具有很多經驗。

由於南北經濟發展極不平衡,意大利北部發達而南部薄弱,羅馬希望能夠利用外部投資盤活南部的資源。這才是該國的當務之急。更何況,歐債危機之後,意大利銀行體系的痼疾並未根除,依然需要大量援助。誰能滿足這個要求誰才是真朋友。英媒在3月15日還報道稱,意大利正考慮向亞投行貸款。

意大利主動“入夥”後,馬來西亞也不甘落後,想恢復中資工程?

意大利向東看,恐怕也與歐盟自身的不爭氣有直接關係。歐盟成員國之間在語言、文化方面的差異比較巨大,歐盟雖然擁有全球數一數二的經濟總量,但缺乏統一的消費市場。而割裂的市場也導致歐盟企業無法擴大優勢,在新興的數字信息產業上落後於中美就是例證。歐盟只擁有一家市值500億美元以上的數字平臺,而中美分別有6家和11家。

意大利在歐盟內部是僅次於德法的第三大經濟體,羅馬的姿態將產生一些積極影響,包括打消不少歐盟國家對東方投資的疑慮。可以說,這是一場“及時雨”。在英國脫歐之後,意大利在歐洲議會將擁有更多席位,無疑能夠發揮更大作用。

面對華盛頓和布魯塞爾的責難,意大利方面不久前曾予以駁斥:希臘、葡萄牙、波蘭、匈牙利等已經加入“帶路倡議”,為何我們加入就遇到如此之多的爭議?難道上述國家都是B級?“七國集團”這個概念其實已經過時,因為沒有涵納中印等新興經濟體,不能代表世界主流經濟力量。

當G7不能統一步調,產生的影響比現在看到的更深遠。既然連主要工業強國之一的意大利都不願錯過“趨勢紅利”,馬來西亞當然也不會犯傻。

《馬來郵報》3月19日刊載了馬哈蒂爾的一個重要表態:“中國和新加坡是馬來西亞最大最重要的貿易伙伴。”一些分歧不會影響馬來西亞與這2個國家的關係。

意大利主動“入夥”後,馬來西亞也不甘落後,想恢復中資工程?

馬哈蒂爾3月20日受訪時表示,儘管“帶路倡議”的旗艦項目“東海岸鐵路項目”遇到波折,但爭端和分歧應該能在4月份召開“帶路倡議”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之前解決。他表示,馬方關心的是價格,因為按照現在的協議,馬來西亞會背上30年的債務,最終,這條588公里的鐵路連本帶利會耗資近320億美元,而非納吉布所宣傳的130億美元。目前馬來西亞鐵道公司已經支付近47億美元。馬哈蒂爾聲稱自己已經開出了合適的價碼,只要對方同意就復工。如今馬哈蒂爾希望能夠達成一個雙贏的協議。自從2018年5月馬哈蒂爾重新成為首腦以來,已經取消了總值230億美元的數個項目。馬哈蒂爾明白,如果違約,不僅要馬上償還貸款,還要支付違約金,因此一直強調支持“帶路倡議”,因此這個問題很可能按照化解內部矛盾的方式來解決,並非是“馬來西亞取消東鐵工程”,西方媒體刻意歪曲與渲染屬於別有用心。

如果意大利順利簽約,而“東海岸鐵路工程”能夠恢復,無疑是雙喜臨門。每個國家都有追求利益最大化的權利,都可以按照自己的意志做出選擇。“帶路倡議”作為最有希望和活力的平臺,必將吸引越來越多的國家加入,越來越多的國家也將從中受益。(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