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耀邦1976年對外政策:邊界是不能挑釁的......

摘自:《對外工作回憶與思考》,作者:朱良,當代世界出版社出版。

摘要:胡耀邦秘書長在會議講話中談了四點“體會”。他說:我們過去說蘇聯變成了資本主義、社會帝國主義,社會制度變了,現在回過頭來看,提出的理由不充分,這個看法必須重新考慮;蘇聯要打我們,搞大規模的反華戰爭,佔領中國,至少得1000萬軍隊,不是一般的難,而是難上加難。他講了蘇聯人民對我友好之心未泯,相當一部分幹部也是友好的,對他們必須放開手做工作;邊界上我們不能挑釁,那個地方是不能挑釁的;對東歐國家也要做工作。

胡耀邦1976年對外政策:邊界是不能挑釁的......

胡耀邦

1976年粉碎“四人幫”後,國內工作需要調整,對外工作當然也應該調整。1977年5月,華國鋒決定向南斯拉夫總統鐵托發賀電祝賀他85歲壽辰,隨後又恢復了兩黨關係。南斯拉夫黨是1958年國際共運中第一個被我們指責為“現代修正主義”並被中斷了兩黨關係的黨。這可以說是對外工作第一次撥亂反正,但是很可惜,調整工作沒有繼續下去。

為什麼需要調整對外政策

1977年7月鄧小平同志復出後,在對外工作方面,大力落實毛澤東主席“三個世界”理論、聯美反蘇的“一條線”戰略(毛主席1973年同美國基辛格談:“要搞一條線,就是緯度,美國、日本、中國、巴基斯坦、土耳其、歐洲,共同對付蘇聯。”)。1977年11月,《人民日報》發表了大字體、六整版的綱領性文章《毛主席關於三個世界劃分的理論是對馬克思列寧主義的重大貢獻》。文章肯定“我們的時代是帝國主義和無產階級革命時代”;“新的世界大戰是不可避免的”,“要立足於早打大打”;蘇聯社會帝國主義是“比美國更危險的世界戰爭策源地”,要“結成最廣泛的國際統一戰線,打敗超級大國的霸權主義(注:實際上專指蘇聯)和戰爭政策”。

1978年8月,中日雙方經過3年半艱苦談判,簽訂了《中日和平友好條約》。日方一直不願意在條約中寫入“反霸條款”,怕得罪蘇聯,最後同意寫入了“任何一方都不應在亞洲和太平洋地區或其他任何地區謀求霸權,並反對任何其他國家或國家集團建立這種霸權的努力”。

中美建交談判從1977年8月開始。1978年12月13日,鄧小平副總理基本同意美國駐華聯絡處主任提交的建交聯合公報美方新草案,但公報應重申“反霸條款”。在宣佈公報的前一天,即12月15日,美國駐華聯絡處主任又緊急會見鄧小平,要求澄清:一年後“終止”美臺共同防禦條約後,美國仍將售臺武器。鄧小平表示不同意,最後同意把美國售臺武器問題擱到以後再討論,不影響發表建交公報。1979年1月29日,鄧小平副總理訪美,回國路經日本又同日本首相會晤。2月17日至3月5日進行了中越邊境戰役,以擴大反霸統一戰線。3月26日美國國會通過了《與臺灣關係法》,宣佈美國將繼續向臺灣出售武器。

 胡耀邦同志調整對外政策的努力

胡耀邦同志從他擔任中共中央秘書長的時候起,就以無私無畏、對黨對人民高度負責的精神著手調整對外戰略和政策的一些重大問題。現在能看到的中央正式對胡耀邦在這方面的評價是:“為我國對外政策在新時期的重大調整,做出了努力”。以下我試從幾方面來談談這個問題。

(一)蘇聯是不是社會帝國主義,是不是要進攻中國?1979年7月第五次駐外使節會議上,一些駐外大使對“聯美反蘇”的戰略提出了不同意見。胡耀邦秘書長在會議講話中談了四點“體會”。他說:我們過去說蘇聯變成了資本主義、社會帝國主義,社會制度變了,現在回過頭來看,提出的理由不充分,這個看法必須重新考慮;蘇聯要打我們,搞大規模的反華戰爭,佔領中國,至少得1000萬軍隊,不是一般的難,而是難上加難。他講了蘇聯人民對我友好之心未泯,相當一部分幹部也是友好的,對他們必須放開手做工作;邊界上我們不能挑釁,那個地方是不能挑釁的;對東歐國家也要做工作。

胡耀邦上述“個人體會”被會議的總結報告否定了,報告說:戰爭的因素在繼續增長,戰爭要來只能來自蘇聯,我們要立足於它早來,立足於大打。我們“一條線”的戰略,就是國際反霸統一戰線。所謂“反霸”,就是側重反“一霸”,聯合“兩霸”中間的“一霸”。按照列寧的教導,美國起碼是間接同盟軍。

(二)胡耀邦同志鮮明提出要奉行“獨立自主的對外政策”。1981年3月13日成立了以中央副主席李先念為組長包括萬里等同志的中央外事工作領導小組。3月9日中央書記處會議討論了外交工作。胡耀邦對外交工作做了全面的分析和論述。他這次講話的主題是:要奉行獨立自主的對外政策,不跟任何一個國家的指揮棒轉;我們不要提“聯美反蘇”,美國的霸權主義本性沒有變化等等。胡耀邦這次講話的內容很豐富,盛平主編的《胡耀邦思想年譜》有詳細記載。

李先念和外事小組在很多問題上同胡耀邦的觀點是吻合的。

1982年9月1日,胡耀邦在黨的十二大報告中第五節以“堅持獨立自主的對外政策”為總標題,提出“中國決不依附於任何大國或國家集團,決不屈服於任何大國的壓力”。後來他又公開說:“獨立自主就是不同任何大國結盟”。

(三)在十二大報告中,胡耀邦還指出:“革命決不能輸出,它只能是各國人民自己選擇的結果。正是基於這樣的認識,我們始終堅持和平共處的五項原則。”這是我們黨從1949年建立新中國以來第一次確認“不輸出革命”,否定了“革命外交路線”。胡耀邦親自對一些長駐中國的東南亞國家共產黨領導人做工作,對我們過去要他們搞武裝鬥爭作了自我批評,指出“共產黨必須依靠人民,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社會主義國家如果口頭上說奉行和平共處五項原則,而在行動上輸出革命,不僅使社會主義形象受損失,有關共產黨的形象也不好”。我們給這些黨充分時間轉變政策,逐步減少援助直至完全停止援助;領導人員離開中國,年老想留在中國養老的不得再參加反對本國政府的活動。可以說我們處理這個問題是做到仁至義盡的。

(四)胡耀邦是最先提出和平與發展是當今世界最根本問題的領導人。1984年5月,胡耀邦在歡迎聯邦德國社會民主黨主席、社會黨國際主席勃蘭特講話中指出:“什麼是當前最重大的國際問題呢?在我們看來,當今世界上最根本的問題有兩個,一個是維護世界和平問題,一個是第三世界國家的發展問題,也就是通常所講的南北對話和南南合作問題。”這是我黨第一次否定沿用了多年的當今時代的根本問題是“戰爭與革命”的論斷。中央後來又概括為“和平與發展是當代世界的主題”。

本文沒有談中央正式評價中關於胡耀邦對發展我黨同其他國家共產黨、社會黨、民族主義等政黨關係以及他為增進中國人民同各國政府和人民相互瞭解和友誼的貢獻,也沒有談他的外交創新包括以身作則學習周恩來總理深入交朋友、不忘老朋友的外交風格。1983年訪日時,根據中央批准的方案,他代表中國人民和青年邀請3000名日本青年1984年來華,成功地舉行了友好大聯歡,但在1986年底卻被指責為是一個錯誤。從此很久未提到這次影響很大的活動,後續工作停止了。令人欣慰的是胡錦濤總書記批准邀請日本200名友好聯歡的參加者或他們的子女包括原首相中曾根,於2007年6月訪華,成功地恢復了“中日友好聯歡”的後續活動。現在我國領導人同外國領導人都把大規模的青年交流作為發展兩國友好合作關係的組成部分,胡耀邦同志在這方面可以說是首創的。

胡耀邦同志為我國對外政策在新時期的調整的巨大貢獻應該載入史冊。他永遠活在中國人民心中。

如果您有法律問題,請您通過私信平臺向我們提問,具體說明您所需要的法律問題的事實以及問題,小編將竭力為您解答,但意見僅代表小編個人意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