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傳奇故事:紀曉嵐才思敏捷 秒解乾隆皇帝“老頭子”

清代大學士紀昀字曉嵐,是乾隆年間的進士,官至禮部尚書,學問淵博學富五車,是大清的一代宗師。據說當時他的聲望猶如泰山北斗,很令人仰慕。他擔任《四庫全書》總編纂官,為此耗盡了心力。紀曉嵐在同僚中,行事機敏又詼諧幽默,留下了很多趣聞。

清朝傳奇故事:紀曉嵐才思敏捷 秒解乾隆皇帝“老頭子”

清 朗世寧《乾隆著漢服 》

妙解乾隆是“老頭子”

有一年盛夏,紀曉嵐在翰林院和同僚暢談,由於天氣炎熱,紀曉嵐就脫掉了衣服,袒露著身體。那天乾隆皇帝悄悄來到院中,紀曉嵐驚覺之下立即躲到夾層的壁櫥中。因他走路很快,相國彭文勤戲稱他是“神行太保”。

“神行太保”躲在壁櫥中屏氣凝神,靜靜地聽外面的動靜,卻發現好久都沒有人說話,於是他伸出手來說:“老頭子走了沒有?”

清朝傳奇故事:紀曉嵐才思敏捷 秒解乾隆皇帝“老頭子”

紀曉嵐一面說著一面往外走,赫然發現乾隆皇帝就坐在那裡並沒有走。乾隆皇帝問:“你說的‘老頭子’是什麼意思?”

紀曉嵐急忙跪下,一口氣說道:“臣的意思是,皇上萬壽無疆是為老,萬民之君是為頭,皇上又是昊天之子是為子。”乾隆見他如此機敏,也就沒再難為他。

軍官拆字測前程

兩淮鹽運使盧見曾因貪汙公款被抓,司法部門奉旨抄家,抄出很多的書信,其中有紀曉嵐和他的書信交往。紀曉嵐因此事受到牽連,被髮配到烏魯木齊。

紀曉嵐被髮配之前,有一個姓董的軍官守在他身邊,說他善於拆字,紀曉嵐就寫了一個“董”字,董軍官說:“您被髮配到邊疆,將是千里萬里之遙。”

紀學士又寫了一個“名”字,董軍官說:“下為口字,上為外字偏旁,意思是關口外。日在西邊就是夕,難道是要去西域?”

清朝傳奇故事:紀曉嵐才思敏捷 秒解乾隆皇帝“老頭子”

乾隆大閱圖

紀曉嵐又問他:“將來是否還能回來?”對方說:“這個‘名’字很像君,也像召。您一定會被召回來的。”

紀曉嵐又問道:“哪一年?”董軍官說:“口為四邊的外圍,而中間缺少兩筆,意思是不出四年。今年是戊子年,到第四年是辛卯年,您就會回來了。”後來的結果,果真就像董軍官所說,辛卯年六月,紀曉嵐就被召回京師。

在烏魯木齊的幾年中,紀曉嵐將所見所聞,考證詳細後,收錄在《如是我聞》中。

收錄所聞故事 以社會萬象示警

紀曉嵐有位友人叫於道光。一天,於道光講了一件事,大意是說,有位書生聽到司鏡吏講起業鏡、心鏡的事。司鏡吏就是負責管理心鏡、業鏡的小神。業鏡,照人的善惡。心鏡,照人的細微念頭。

清朝傳奇故事:紀曉嵐才思敏捷 秒解乾隆皇帝“老頭子”

宋朝以後由於道德滑落,很多人精通偽裝術,將很多念頭深深埋藏在心底,有的人幹了很多壞事,動了很多邪念都能矇混過關。於是在原有的業鏡之外,上天另設了一個心鏡,專照人內心細微的念頭,並由專職的神靈負責記錄所產生念頭的善惡,每三個月向嶽帝呈報一次。

紀曉嵐聽了這個故事很驚訝,後來他將這件事收錄在《閱微草堂筆記.如是我聞》中,作為約束自己心念的警示。

《閱微草堂筆記》這本書的內容是紀曉嵐從別人那裡聽說的故事,後將其整理下來,包含了很多的社會現象,雖然故事不全是原創,卻可留給後人作一面鏡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