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完上家“吃”下家,你走過最長的路是中介的“套路”

車船店腳牙,無罪也該殺。為何會有這樣的說法呢?

最近房市回暖,交易增多,糾紛也隨之增加。有一種人,隨著房產市場的復甦,也隨之活躍起來,就像春暖花開時候的工蜂,他們西裝革履,騎著電動車進小區、穿衚衕,帶領客戶到處看房,這些人就是房產中介。

買賣房屋託付中介幫忙可以省時省力,同時支付一筆中介費作為回報,本是雙贏的事情。但是有的中介偏偏慾壑難填,不僅要喝湯,還想吃肉!更可怕的是,很多中介的套路都是經過法律人提點過的。

今天,我們就一起看看房產中介的套路,是不是你走過的最長的路。

“吃”完上家“吃”下家,你走過最長的路是中介的“套路”

發佈虛假房源,實際為了賺客流

現在大多數人一般會在某8同城上搜索房源,突然找到一個“性價比超高”的房源,圖片和簡介上都寫著這套房的裝修、戶型、小區環境都那麼好,看上去比同樣面積的房子大很多,而且價格也比同小區低一大截。一些購房者心裡樂開花:難道這是專門為我準備的房子嗎?

沒錯,是專門為你準備的……陷阱!

事實上,看上去面積大是因為中介掛的圖片本身就是假的。如果你聯繫中介,很有可能會被告知——“美女,太不巧了,這套房剛剛賣掉”、“大哥,您留個電話吧,有房子我再推薦你”、“帥哥,這個小區還有個同戶型的,我帶您看看”

天上不會掉下餡餅。低於市場價的房源99%都是假房源,剩下那1%,根本等不到你瀏覽,就被秒了。

“吃”完上家“吃”下家,你走過最長的路是中介的“套路”

到底是“餡餅”還是“陷阱”?

高價房的始作俑者,為了多賺中介費

有很多房東找到中介想要出手的時候,中介就會一頓忽悠,結合現在的房價形勢和市場形勢,勸房東可以把價格標的高點。他們通常這樣說:“阿姨,您可不知道,現在的形勢大好啊,你們這個小區昨天一套剛賣了500萬呢,你要賣至少得標550,買家肯定會砍價的呀,最後至少530萬成交,您看您這不白賺了30萬嘛。”

這話聽起來好像是在為房東謀利益,其實也是給自己謀求中介費。根據有關報道,某中介公司的“潛規則”是這樣的:他們一般按照實際成交金額收取2.7%的中介費(包括2.2%的居間代理費、0.5%的保障服務費)。如果成功慫恿賣家提價50萬元,就能多收1.3萬元中介費。

“吃”完上家“吃”下家,你走過最長的路是中介的“套路”

高房價的幕後推手?

一招狸貓換太子,玩轉買家賣家

小王在中介小張的帶領下,看了幾套房後,看中了一套稱心如意的房,於是就託中介跟賣家聯繫,商談價格。次日,小張告知小王,他已經跟賣家談好了,交易成功後,小王需支付房款的2%作為中介費。小王覺得費用合理,就在當天跟中介公司簽了一份購房合同。

在接下來的幾天裡,小王先後向中介交了1萬的定金和房子的首付款。

一次偶然機會,小王聯繫上了房東小趙,聊起房子的交易價才發現,他跟中介小張聯繫之前,小張已經跟房東加價1萬,並簽好了居間合同。小王這才知道是被中介給耍了。這1萬基本上是進了中介的私人腰包了。

這種類型的套路,其實是買賣雙方的信息不對稱造成的。賣方著急賣,買房又急著買,合同約定的交易時間和信息不明確,才會給中介鑽了空子。

“吃”完上家“吃”下家,你走過最長的路是中介的“套路”

合同裡的約定很重要

成交價裡的“貓膩”,不能說的秘密

一些中介公司,對於那種好房源,掛牌價是500萬,私底下跟賣家承諾,根據自己的經驗,可以把這個房子以更高的價格賣出,但是多出來的房款要按一定比例分配,一般約定五五開,這就是“不能說的秘密”。而對於價格明顯低於市場價的房源,也會先以公司的名義從賣家手裡拿到,然後在加價,以更高的價格賣出去,賺取差價,傳統的“炒房”套路。

還有一些中介機構收費標準不透明,普遍收取“貸款服務費”,但如直接在銀行辦理貸款並無此費用。一些二手房中介以拒絕辦理過戶或扣押房產證為要挾,過戶前惡意提高服務費。此外,一些中介機構還利用市場壟斷地位,聯手提高中介費。

“吃”完上家“吃”下家,你走過最長的路是中介的“套路”

亂收費

樓盤現場鬧哄哄,最怕裡面“黑中介”

一些中介會把聯繫人彙總到一個微信群,每天都轉發或者編輯“政策文”,片面的理解國家出臺的樓市政策,散播政策謠言,鼓動購房者“迅速出手”;還有一些中介會不定時在某個節點散播“政策傳言”,聲稱將出臺新政策,鼓動大家趕緊買房過戶。

因此,政府出臺的任何新政、利好,都有可能成為中介炒作的理由,而目的只有一個,鼓動買房,這也是部分二手房價格過高的因素之一。買房人要多聽官方政策的解讀和專業人士的解答,理性買房,不要因為一時急,就中了圈套。

“吃”完上家“吃”下家,你走過最長的路是中介的“套路”

三人成虎

“假離婚”,中介說“零風險”

隨著國家各地出臺限購、限貸政策,好多人為了買房,想盡辦法,而部分中介機構為促成交易,還誘導購房者辦理“假離婚”,以享受首套房利率優惠和更低的首付比例。

有新聞曾經這樣報道:某地區的民政工作人員表示,從2016年至今,該地區的離婚登記數量同比增長了73.5%,“按經驗判斷‘假離婚’估計佔一半左右”。有的房地產中介甚至利用民政局婚姻信息不與房管局聯網的現狀,替買方製作可以以假亂真的“離婚證”和“戶口本”以矇騙房管局,並收取數百元的“工本費”。

“吃”完上家“吃”下家,你走過最長的路是中介的“套路”

你敢信?

在實踐中,套路遠不止這些,只要買房人不貪心,不佔便宜,大多數情況下,還是能避免很多風險的。但是,即便如此,有時候也防不住對方的無窮套路。因此,我們律師團隊根據這幾年經手案件,總結出了幾點經驗,希望能夠對大家有所幫助:

1、不管您是買方還是賣方都會有可能被坑,建議選擇可以信賴的大平臺,特別是有資質的房產中介人員,大平臺的流程和費用相對來說比較透明,他們自身為了口碑,也不會做些“小動作”。

2、在合同交易過程中,注意審核交易相對方的身份信息和婚姻信息;不是本人的要有授權委託手續。

3、對於明顯低於市場價的合同,建議慎重簽訂,簽訂合同之前最好多方瞭解和諮詢專業人士。

4、保管好自己的合同,以及房產的相關材料,以便後期維權。

5、涉及匯款,要索取發票,不可輕信他人,必要的時候留存證據。

6、警惕讓你一次性交納大額度定金的賣家和中介。

“吃”完上家“吃”下家,你走過最長的路是中介的“套路”

依法維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