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製作工藝說紫砂的真假鑑別の全手工篇附全手工與模型壺分辨攻略

從製作工藝說紫砂的真假鑑別の全手工篇附全手工與模型壺分辨攻略

這篇我們講全手工壺。

首先要搞清楚什麼是全手工壺。全手工壺不是說僅憑一雙手和一塊泥就做成一把壺,而是指從一塊泥到一把壺(生坯)的過程中,沒有藉助模具成型,通過一雙手和一些必要的工具來製作完成。

從製作工藝說紫砂的真假鑑別の全手工篇附全手工與模型壺分辨攻略

(紫砂壺的製作工具在手工陶藝中也算得是一道獨特的風景)

關於全手工與半手工的價值問題現在有很多爭議,我之前也在其他篇章裡寫過,後來想想,其實這是個明白人都不用多解釋的問題吧。因此這裡不再贅述。有個現象:說化工壺無害,卻從沒有一個人站住來說自己賣的就是化工壺;關於全手半手的爭議,其實同理。

簡單說下全手工壺。一把紫砂壺,主要是由壺蓋、壺紐(的子)、流(壺嘴)、鋬(壺把)、壺身等各個部位拼接起來的。

壺身部分,

圓壺用拍身桶法成型——

從製作工藝說紫砂的真假鑑別の全手工篇附全手工與模型壺分辨攻略

方壺用鑲接法成型——

從製作工藝說紫砂的真假鑑別の全手工篇附全手工與模型壺分辨攻略

壺嘴用泥條挖空——

從製作工藝說紫砂的真假鑑別の全手工篇附全手工與模型壺分辨攻略

壺嘴搓泥條手工彎型——

從製作工藝說紫砂的真假鑑別の全手工篇附全手工與模型壺分辨攻略

壺蓋製作——

從製作工藝說紫砂的真假鑑別の全手工篇附全手工與模型壺分辨攻略

途中木質的為虛坨,像石瓢這樣的平蓋用不到,有弧度的蓋子,用它對泥片進行弧度壓彎,但並不像半手工成型中的石膏那樣起定型作用。

壺紐製作——

從製作工藝說紫砂的真假鑑別の全手工篇附全手工與模型壺分辨攻略

壺紐的製作從古到今已經發明出多種成型工藝,圖上展示的現在用的最多的——車制。

全手工制壺的方法這裡只做大概介紹,原因是針對不同的壺型,往往做法也不盡相同。甚至同樣的器型,不同的人也有不同的做法,那些真正的制壺高手,往往都有著秘不示人的獨門絕招。

現在最令人堪憂的,是很多人他也不來跟你講半手工壺怎麼怎麼好,你不是喜歡全手工嗎,好,他就專門做仿全手工的壺來糊弄你,讓你花著全手工壺的錢用著他批量生產的商品壺。仿全手現在在市場上已經鋪天蓋地,所不同者只是仿到什麼程度而已。市場監管缺位,全看商人良知,但良知從來都是靠不住的,競爭白熱化,為達目的只有不擇手段。

這裡介紹一些分辨模具壺與全手工壺的辦法,僅供參考:

一看接頭痕跡。一個位置在蓋牆的連接處,也就是壺口內部的滿片接痕,宜興人管它叫凸子;還一個位置是壺身內部通常在壺把位置,全手工壺的壺身只有這一處圍身桶時留下的接痕;模具壺雖然也是圍起來的身桶,但由於模具分兩半結合,所以在壺嘴下方和壺把處都會有接痕。不過,現在壺流處的哈夫線(half線)幾乎都做掉了,因為這樣就可以忽悠許多初涉紫砂的新手從而大賺黑心錢了。

其次,看壺底的成型。若不是一捺底,壺底與壺身的連接一般也會有明顯的接縫,而模具壺沒有。

第三,細看壺身。畢竟是手工拍打成型,左右兩半總會有些不對稱,而模具壺一般左右對稱,很周正。

第四,看壺內側的泥門鬆緊。模具壺外鬆內緊,全手工壺外緊內松,初學者一般很難識別,需要積累一定的經驗後才會有感覺。

最後再介紹一下仿全手工的若干做法。

第一,用橡膠軟墊在壺內壁留下印章。

第二,壺內壁做泥凳木紋——這已經是現在精仿壺的慣用伎倆。

第三,用厚脂泥遮蓋搪坯痕跡,或者挖深之後填補泥料遮蓋。

第四,在蓋子內上泥條做接片紋。

第五,用脂泥或者泥條做出全手工圍身桶的接頭痕跡。

第六,用上廁所用的皺紙壓出收縮紋。

第七,搪出型之後用工具把壺口和子口整大或整小,然後忽悠說每把壺都不一樣大小。

第八、

第九。。。。。。

總之只有你想不到,沒有他做不出。所以我之前說,一些鑑別技巧僅做參考,如果認為自己掌握了這些書面知識就可以火眼金睛洞察秋毫,那就太天真了。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你今天科普一個鑑別手段,他明天就針對你這個鑑別方法研究出作假的手段來將計就計引你入套——內壁章就是一個最好的例子。最厲害的仿全手,即使是長年做壺藝人也未必能夠識破。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說,“買壺找對人”這話是有一定道理的,找到對的人,然後多實踐,才能慢慢積累正確的而不是道聽途說的經驗知識。

有句話不吐不快,其實每一個拿仿全手充當全手來欺騙壺友的行徑背後,都是對老老實實做全手工壺藝人的羞辱!我們總說要保護傳統文化,究竟是因為我們熱愛這文化,還是僅僅是因為這文化能帶給我們利益?當從事紫砂讓你吃不上飯的時候,你還會那麼愛得深沉、愛得如痴如醉嗎?

歡迎交流探討,學海無涯,文章如有疏漏敬請不吝指正。

覺得不錯就請分享給您的朋友,讓謠言止於智者,讓買壺少花冤枉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