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華健康的荒誕劇:實控人配資炒股玩砸了!

導讀:實控人增持計劃遲遲不落地,卻夥同他人配資炒股,而且炒的不是別人,正是自家股票!

這樣離奇的一幕,恐怕神仙劇本都不敢這麼寫,卻真實發生在上市公司宜華健康身上。

配資炒股穿倉

近日,宜華健康(000150.SZ)實控人劉紹喜配資炒作自家股票穿倉,遭遇資方曝光。

據爆料人透露,劉紹喜曾通過第三方機構與資方簽定股票配資合作協議,為上市公司提供幾十個賬戶進行為期四個月的配資操盤。


宜華健康的荒誕劇:實控人配資炒股玩砸了!


劉紹喜方面的部分配資賬戶

劉紹喜通過第三方機構涉及的類似賬戶多達上百個,他對第三方機構表示,做配資是希望短期把股價做高,以滿足其對公司市值管理的需求。

但是,劉紹喜的玩法似乎更加高明。資方懷疑,其真實目的是出部分擔保並用配資賬戶接盤,接手與其相關的信託渠道及公司二股東減持的股份

實際上,從2018年上半年開始,宜華健康的股價走勢,就呈現出莊股特徵,很多時段都是長期橫盤,成交量極度低迷。整體來看,股價止不住下跌趨勢。


宜華健康的荒誕劇:實控人配資炒股玩砸了!


2019年2月1日,即春節前最後一個交易日,宜華健康閃崩跌停,劉紹喜通過第三方機構操作賬戶當天出現了穿倉


宜華健康的荒誕劇:實控人配資炒股玩砸了!


資方淪為接盤俠

通常,穿倉後的第一要務是補倉,劉紹喜卻反其道而行之,不僅沒有及時補倉,還把所有資方召集到公司所在地汕頭開會,逼迫資方簽署了一份股票回購協議


宜華健康的荒誕劇:實控人配資炒股玩砸了!


資方簽署的股票回購協議

按照協議約定,在與劉紹喜合作的四個月期間,資方不得賣出股票,才能獲得賠償以及部分資金佔用的利息。

資方對協議條款很不滿意,認為己方需要繼續承擔宜華健康股價下跌的風險,卻收益甚微。

2月11日,即春季後首個交易日,A股上演“超級開門紅”,宜華健康卻一字跌停,加上節前最後一個交易日閃崩跌停,已經連續2個跌停,資方出現了本金損失。

如果按照前期簽署的配資協議,劉紹喜方面需要承擔資方的本金賠償了。但是,按照後面簽署的股票回購協議,資方至少還需要承擔兩到三個月的時間風險,才能拿到相關的賠償和利息。

目前,媒體就此事詢問宜華健康董秘遭到拒絕,公司尚未公開回應。

增持掩護下的配資炒股

最近半年,宜華健康走出兩輪V字行情。除了春節假期前後導致穿倉這次,還有一次發生在2018年下半年。


宜華健康的荒誕劇:實控人配資炒股玩砸了!


2018年10月17日,宜華健康發佈非公開發行股份上市流通的提示性公告,超5000萬限售股解禁,佔公司總股本的8%。

利空消息發出後,宜華健康股價上演6連跌。眼看自家股票跌跌不休,劉紹喜緊急推出股票增持計劃,終於將股價從底部拉起來。


宜華健康的荒誕劇:實控人配資炒股玩砸了!


但是,宜華健康股價趨穩後,劉紹喜的增持計劃就如石沉大海,再無音訊。倒是公司二股東林正剛趁機高位減持,上演快刀割韭菜。

10月30日,宜華健康發佈持股5%以上股東的減持公告。林正剛在10月29日和10月30日累計減持228.72萬股,合計套現2335萬元。


宜華健康的荒誕劇:實控人配資炒股玩砸了!


此後,林正剛多次主動或被動減持宜華健康股票。截至目前,林正剛對宜華健康持股比例已經從14.89%下降至13.27%。

如今看來,劉紹喜在表面增持推高股價,林正剛在背後減持高位套現,二人合計上演了一出“雙簧”,把投資者和資方都耍得團團轉。

危機重重的宜華健康

宜華健康原名宜華地產,最初從事房地產業務。2014年,宜華地產轉型醫療健康,並於2015年改名宜華健康。

短短數年間,宜華健康馬不停蹄併購重組,不斷推高公司規模,成為資本市場的“併購狂魔”


宜華健康的荒誕劇:實控人配資炒股玩砸了!


宜華健康部分併購情況

截止2018年上半年,宜華健康旗下醫院多達22家,醫療床位數近10000張,成為與華潤鳳凰、復星醫藥相媲美的醫療巨頭。

頻繁併購重組,也帶來嚴重的後遺症。宜華健康的醫療帝國表面風光,實際已經千瘡百孔。

截至2018年三季度末,宜華健康的賬面商譽已逾21億,而賬面淨資產只有24億,商譽佔淨資產比例接近90%,為公司未來穩定經營埋下一顆地雷。

此外,宜華健康的現金流日益緊張。2018年三季報顯示,宜華健康的資產負債率接近70%,為全行業最高

其中,宜華健康短期負債達到15.26億,而公司賬面貨幣資金僅有3億元,短期償債壓力巨大。

結語

進入2019年,尤其是春節過後,A股行情大反彈,“一把梭”、“滿倉幹”、“配資炒”等現象死灰復燃,其中配資炒股愈演愈烈。

近日,中國證券業協會召集部分券商召開有關規範信息系統外部接入、防範場外配資風險的專題會議,命令券商排查配資風險,規範外部接入

在這樣的敏感時點,劉紹喜竟然鋌而走險頂風作案,還被資方曝光出來,真的是往槍口上撞。對此,監管層會如何處理呢?

另:長期堅持原創不容易,大量粉絲還沒有養成閱讀後點好看的習慣,希望大家在閱讀後順便點好看,以示鼓勵!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