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企備考指導:如何擺脫申論無從下筆的“尷尬”?

國企備考指導:如何擺脫申論無從下筆的“尷尬”?

相信很多考生存在申論不知道怎麼答、答什麼的困惑,最終事倍功半。尤其是申論的小題:歸納概括、綜合分析、提出對策、貫徹執行,其實這幾種題型比較容易得分,但是我們複習重點錯誤,缺乏相應技巧,最終得分不理想。臨近2019省考,現針對這四種題型,中公國企整理了一些作答技巧,供考生借鑑參考。

一、歸納概括講究加工但更重內容

歸納概括是申論考試中最為常見的題型,屬於必考題,難度係數較低,但在作答中有些考生作答對象不明確,要點找不準等,其實,歸納概括就是一個問什麼答什麼,找要點的過程,不強調邏輯和格式,作答不要瞻前顧後,要敢下筆。如2017省考申論真題“根據給定資料2,概括當前社會上求快風氣產生的原因,作答對象為社會上求快風氣產生的原因,即為何當前出現求快的風氣,在材料2中尋找要點時重點關注原因要點的提示詞,如:因為、由於、與...有關、內在動力等,最終將表示原因關鍵詞找全,並分條羅列即可。

二、綜合分析講究邏輯但更重內容

綜合分析題其實是歸納概括題的變形而已,但不同的是該題型在作答時有一定的邏輯要求,綜合分析一般考察考生的邏輯思維能力,但是重點還是採點給分,所以內容依然是重點。一般邏輯為綜合—分析—綜合,2017省考真題,談談你對企業發展速度的認識,遵循問什麼、答什麼的原則,第一步肯定是整體上把握企業發展速度是什麼樣子的;第二步肯定是結合材料進一步進行分析闡述,為什麼企業發展的速度是觀點中的樣子;第三步要可以進行總結,得出結論,我們如何更好的發揮企業速度讓企業更好發展。(一般材料中會有一些表示對策的語言可以讓我們直接摘抄)。

三、提出對策輕主觀重可行

提出對策題也是按點給分,但是我們考生在作答過程中往往主觀臆斷,給出的對策無論什麼題目都適用,沒有針對性可行性。要確保對策可行,一方面,尋找要點時可以通過材料中的動賓短語把握直接對策,如2016省考真題:就如何提高眾籌項目的成功率,向有意創業者提出建議,材料中以直接對策為主,所以可以直接摘抄材料中的原詞原句;另一方面,材料中更多的是問題、原因等,需要我們來反推對策,不能盲目堆砌。如2015年多省聯考真題“小黃和小麗的 “苦惱”反映了基層管理工作面臨的某種困境,請指出這種“困境”,並提出改變這種困境的建議。 此題材料中更多的是問題,我們需要根據問題發推對策,對策一定要細化,針對問題來反推。

四、貫徹執行講究格式但更重內容

貫徹執行題是省考申論考察重點,但是狠毒考生往往重視格式忽略內容,其實貫徹執行作答一方面要注意格式,但重點依然在內容,而且格式近幾年都在淡化考察。如2017省考真題:為推進休閒生活旅遊城市建設,A市政府準備召開市民代表、專家學者參加的座談會,市長將在會上作開篇講話,請你結合資料1為市長草擬一份會議講話提綱。作答對象講話提綱其實潛臺詞已經明確我們不需要糾結格式,重點依然是市長講話內容,為推進休閒生活旅遊城市建設,通過審題應該猜測講話內容應該是推進休閒生活旅遊城市建設的意義、或者當前做出的規劃努力等,具體講話內容還要參照材料內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