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大腦”、手術機器人……這就是未來!北京中關村這三大產業亮了!

在今天(3月25日)召開的北京市推動高質量發展情況通報會上,中關村管委會主任翟立新表示,近年來,中關村示範區積極改革創新,高精尖產業發展取得了明顯成效。經初步統計,2018年,中關村示範區高新技術企業超過2.2萬家,總收入超5.8萬億,同比增長11%,增加值8300億,增長12.3%。

最新統計顯示,截至今年2月底,中關村示範區有336家上市公司,其中境內上市229家,境外上市107家;去年末,有獨角獸企業80家,這些公司絕大多數是高精尖企業。

目前,在中關村示範區,人工智能、集成電路等高技術產業總收入超過4萬億元,佔示範區總收入比重的7成以上,增速穩定,形成了以人工智能、集成電路、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健康、智能製造和新材料為代表的新興產業集群。

其中,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規模超過2萬億元,大數據、信息安全市場佔有率位居國內第一,集成電路設計收入約佔全國三分之一。這些數據充分表明中關村企業具有很強的技術創新能力,中關村高精尖產業持續蓬勃發展,有效支撐北京高質量發展。

翟立新特別提到了中關村示範區的三大亮點產業——人工智能產業高速發展,逐步成為全球AI創新高地;醫藥健康產業不斷取得重大突破,創新企業不斷湧現;工業互聯網領域優勢凸顯,與傳統產業聚集區的協同創新越來越活躍。

第三方數據顯示,目前中關村擁有全國一半以上的人工智能骨幹科研單位和10餘個國家級重點實驗室,相關企業超過400家,佔全國的1/4,已經形成覆蓋基礎理論、核心算法、高端芯片、應用軟件、行業整體解決方案的AI產業生態體系。

成長起來一批行業領軍企業,部分關鍵技術國際領先,在CB Insights 2018全球AI百強榜單中,所涉及的中國企業80%是中關村企業,這裡已經初步成為具有全球影響力的AI產業創新聚集地。

“城市大腦”、手術機器人……這就是未來!北京中關村這三大產業亮了!

“城市大腦”、手術機器人……這就是未來!北京中關村這三大產業亮了!

在位於曠視科技公司門口的展廳,你能看見各類最新潮的人工智能展示場景。

“城市大腦”大屏前,系統可以智能捕捉來往人群的神情和動作,遇到可疑人員便會及時抓拍提醒;在便利店不僅可以刷臉支付,系統根據熱力分析能判斷哪個貨架東西賣得最快,為商家提供補貨提醒服務;手機隨手一捏,就能拍出一張經過智能美顏的自拍照,外人還看不出這張照片有美顏的痕跡……工作人員介紹,其研發的人臉識別技術、圖像識別技術、智能視頻雲產品、智能傳感器產品和智能機器人產品,已經廣泛應用於金融、手機、安防、物流、零售等領域。

“城市大腦”、手術機器人……這就是未來!北京中關村這三大產業亮了!

在中關村東昇科技園,入駐企業北京天智航醫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發的“天璣”骨科手術機器人,在全世界都處於領先水平,還是世界上唯一能做上頸椎手術的機器人。

演示中,機器人通過“雙眼”自動完成圖像採集工作,拍片流程只需要一次,術中輻射減少70%以上。隨後,內嵌的 “智慧大腦”按照拍攝的圖像進行數據分析,並依此繪製手術規劃。靈活的機械臂,可以幫助主刀醫生將手術器械精準推送至指定點位,由醫生最後操刀完成這場複雜的外科手術。哪怕病人因為呼吸或其他情況位置移動,機械臂可重新精準定位,儘可能降低人工誤差帶來的手術風險。

通過各類先進算法技術,天智航“天璣”手術機器人臨床精度能達到0.8毫米,目前已在全國40多家醫院實現常規臨床應用,開展機器人輔助手術4500餘例。

“城市大腦”、手術機器人……這就是未來!北京中關村這三大產業亮了!

據瞭解,中關村示範區是我國醫藥健康領域創新資源與醫療資源最為密集的區域,產業規模和利潤保持高速增長,目前,醫藥健康企業超過1800家,其中上市企業35家,醫藥健康產業利潤率在全國主要醫藥發達省市中排名第一。創新能力還在繼續提升,去年,19個創新醫療器械產品獲准上市,數量國內第一,佔全國1/3。

此外,中關村信息技術優勢明顯,在“智能+工業”浪潮下,一大批工業互聯網相關企業快速發展,在基礎設施、通信、數據感知、網絡安全、智腦平臺、分析決策、場景應用等方面都成長起一批頭部公司。

近期,中關村管委會梳理了20多個工業互聯網榜單,合計206家企業上榜,其中中關村企業120家,平臺方面有東方國信、用友精智等,智能決策有寄雲科技、格林深瞳等,數字仿真有安世亞太、東方仿真等,網絡安全有啟明星辰、綠盟科技等。這批中關村企業正在搶佔工業互聯網創新高地,賦能京外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助力全國新舊動能轉換。

此外,國家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工程項目93個承擔單位中,43家在中關村,未來中關村在該領域的優勢還會不斷增強。

攝影:饒強

監製:陳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