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電狂響》做好準備了嗎,一起交出手機吧

《來電狂響》做好準備了嗎,一起交出手機吧

《來電狂響》做好準備了嗎,一起交出手機吧

手機的電掉到百分之七十就開始不安,掉到五十就開始到處找充電器,掉到百分之二十電量飄紅簡直是無法忍受的事。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手機變成了我們的第二個心臟,兩手空空沒有手機的日子成為了難以忍受的折磨。如果說日常生活中的人們從起床開始就帶著或多或少的偽裝開始一天的生活,那手機中的自己可以說是更加真實的另一個自我,那些無法對身邊人言說的另一面在手機中展現得淋漓精緻,但如果有一天,在還沒有完全準備好的時候,這一面的自我被迫暴露在最親近的人面前時,人們將如何自處。如果說人們在日常生活中還有所偽裝,那手機裡的世界可謂是百分百真實的自己了,而當自我真實的一面在沒有準備好時就暴露在最親近的人面前時,人們的反應又會如何,是心虛,是理直氣壯,還是長吁一口氣,這是《來電狂響》在一個特定情境中所展現的困境,也讓我們開始思索真正的自己究竟是怎樣的,而我們展現在世人面前的那一面,又真的會讓我們快樂嗎。這是影片對七位主角的提問,也是對銀幕前我們每個人的提問。

《來電狂響》做好準備了嗎,一起交出手機吧

影片《來電狂響》就將人們心中一直抗拒的場景展現在銀幕上,七個好友在一次聚會中突發奇想玩了一個所有人將手機放到一起,只要來信息或者電話都要被公佈於眾的遊戲。剛開始時每個人都帶著問心無愧的神情交出了手機,但隨著一個個電話鈴聲的響起,七個人身後那被隱藏的一面開始被逐漸剝開,親人間的隱瞞,情侶間的背叛,互相的猜忌和不信任在手機所揭露的另一個世界面前開始徐徐坍塌,最終矛盾到達最高點,這些在看過身邊最親密的人的另一面後又將如何自處,是繼續帶著偽裝生活下去,還是帶著真實的自我走上全新的人生。這是影片給七位主人公設下的人生困境,也是創作者帶給銀幕前的觀眾們的深深的思考。

《來電狂響》做好準備了嗎,一起交出手機吧

《來電狂響》最為一部改編片,跟原版相比,在內容上做了很多本土化的處理,也加入了創作者自身的思考和態度。首先,跟原版過於沉重的懸疑風格相比,此次片中融合了許多喜劇元素,讓觀眾在笑聲中感受人性,密集的笑點也確實起到了緩解情緒的作用。此外與原版全片只聚焦於聚會的主人公相比,《來電狂響》在劇作上做了一些外延,將電話另一端的人物也做了適當的展現,讓整部影片的內容更加完整,也更能展現人物多面又複雜的困境。例如在網上做主播的女孩實際上是為了賺錢照顧癱瘓的弟弟,努力做手工的男人即使事業不順也不忘在深夜給遲到的外送員遞一瓶水,而外賣員在收到陌生人的溫暖後打開手機跟家人視頻保平安。這些情節上溫暖化的處理讓觀眾在對人性產生懷疑的同時又肯定了人本質上的溫暖,能讓人更加客觀地去看待手機問題與人性問題,不得不說這樣的處理是非常成功且打動人的。

《來電狂響》做好準備了嗎,一起交出手機吧

每個人都有不為人知的另一面,有時候即使是最親密的人都不知道對方在想什麼,手機終歸只是一個工具,要怎麼用還是取決於人本身,這一場與其說是因為手機而帶來的矛盾,倒不如說是那些本來就存在的隔閡在這一場遊戲中被暴露了出來。影片表面上展現的是因為手機而引發的一場驚心動魄的紛爭,倒不如說是探討了人如何跟真實的自我相處,以及能否接受身邊並不完美的他人。《來電狂響》不只是一部能帶來歡笑的電影,也是一部能給人帶來深思的具有社會意義的優質作品。而在看完這部電影后,你是會坦然的將手機交與伴侶,還是躲進電影院的洗手間默默刪掉信息呢。電影雖只有數小時,但作品引發的深思卻能影響深遠,這也就是優秀電影才能具有的魅力和意義吧。

《來電狂響》做好準備了嗎,一起交出手機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