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歐進程持續受阻 特蕾莎·梅或將遭遇“逼宮”?

中新網3月25日電 綜合報道,儘管歐盟同意英國將脫歐期限推遲,從原定的3月29日延後至4月12日或5月22日,但最關鍵的議題始終未得到解決。英國民眾舉行遊行要求舉行二次公投,而英國媒體報道稱,多位內閣官員將集體“逼宮”,要求首相辭職。

脱欧进程持续受阻 特蕾莎·梅或将遭遇“逼宫”?

3月23日,倫敦市中心舉行了大規模呼籲舉行“第二次脫歐公投”的示威遊行。中新社記者 張平 攝

【英媒:11名官員計劃“逼宮”】

英國《星期日泰晤士報》報道稱,最少11名內閣官員計劃在25日的內閣會議上,要求特蕾莎•梅自願退位,否則他們就會威脅集體總辭,或者公開呼籲她下臺。

該報稱,這些官員一致認為特雷莎·梅應該辭職,質疑她已失去判斷力,成為“有害及不穩定”因素。報道引述一名部長說:“結束的日子就要到來。她會在10天內走人。”

另一名部長稱:“她的判斷力開始亂了套。若只會把頭埋在沙子裡,就不能擔任內閣成員。”

報道還說,為避免出現長時間的領導權之爭,部長們打算先委任一名臨時首相,帶領英國走完脫歐程序,然後在秋季時才選出新首相。

在納入考慮的臨時首相人選中,內閣辦公廳部長大衛·利丁頓(David Lidington)上位的可能性最大,他獲得至少六名部長支持,包括同屬留歐派的就業及退休保障部長拉德、司法部長高克及商業部長克拉克。

其他被提及的臨時首相人選包括外長亨特。英國《星期日電訊報》報道,一些脫歐派議員則支持留歐派的前教育部長摩根,認為她是一個脫歐與留歐陣營都能接受的人選。

特雷莎·梅的辦公室拒絕就這份報道置評。特雷莎·梅辭職不會自動啟動大選;根據英國憲法,下屆選舉定於2022年5月。

脱欧进程持续受阻 特蕾莎·梅或将遭遇“逼宫”?

【倫敦百萬人遊行 籲二次公投】

留歐派前日在倫敦發起反對脫歐的“人民投票遊行”,要求政府舉行二次公投,主辦單位宣稱有多達100萬人參與,是英國數十年來最大規模示威之一。

報道稱,遊行民眾在海德公園附近集合,隨後穿過皮卡迪利廣場、特拉法爾加廣場等倫敦地標,途經首相府唐寧街10號,最後在議會前結束示威。

示威者揮動歐盟旗幟及反對英國脫歐的標語牌,領頭的自由民主黨議員凱布爾指,現時60%英國人反對脫歐,認為“不要脫歐”的意願非常清楚。

英國2016年6月23日舉行公民投票,以52%贊成、48%反對,決定“脫歐”。不少民眾隨後一直尋求二次公投,以期改變“脫歐”命運。

最新民調顯示,更多選民支持留在歐盟而非脫歐,這與上次脫歐公投前的民調結果一樣。日前有人發起網上請命,要求政府終止脫歐程序,兩天內就收集了超過300萬人聯署。但目前的障礙是,支持第二次公投的議員達不到大多數。

【議會將就多個選項表決】

特雷莎·梅從布魯塞爾回國後致函國會議員,列出了四個選項,包括不按《里斯本條約》第50條申請脫歐以及無協議脫歐。

不過,據英國天空新聞報道,唐寧街10號正在考慮讓國會針對七個選項進行表決。報道引述一位“高級部長”說,政府正在制定計劃,讓議員們針對七個選項表決,包括撤銷按第50條提出的脫歐申請、舉行第二次公民投票、採納首相與歐盟達成的協議、採納協議並與歐盟建立關稅同盟、採納協議加上關稅同盟,以及與歐盟單一市場保持密切聯繫、與歐盟簽署標準的自由貿易協定、無協議脫歐。

特雷莎·梅在致給議員的信函中表明,若無法取得足夠支持,她不會在下週讓議員針對脫歐協議進行第三次表決。她希望已兩度否決協議的議員們能改變立場,給予她支持。

按歐盟同意的方案,如果特雷莎·梅成功取得國會支持,英國將於5月22日根據它去年與歐盟達成的協議條款脫歐。

但如果英國議員們不支持這個安排,那麼英國可以在4月12日之前讓歐盟知道英國是否會參與5月23日至26日的歐洲議會選舉。如果參選,歐盟有可能再延長脫歐期限;如果不參選,繼續延長期限的選項自動作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