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托育、教師待遇、高職擴招……解讀政府工作報告12個教育關鍵詞

早教托育、教师待遇、高职扩招……解读政府工作报告12个教育关键词

5日上午9時,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在人民大會堂開幕,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向大會作政府工作報告。總理說:“發展更加公平更有質量的教育。”

政府工作報告中有哪些教育關鍵詞?應該怎樣理解?會給我們的生活帶來哪些影響?一起來看看。

1

關鍵詞:4%

【報告原聲】

今年財力雖然很緊張,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佔國內生產總值比例繼續保持在4%以上,中央財政教育支出安排超過1萬億元。

代表委員說

全國人大代表、江西省委教育工委書記、省教育廳廳長葉仁蓀:作為省級教育行政部門負責人,我們一定要將有限的資金用在中央關心、社會關注、群眾關切的重點難點問題上,用在刀刃上,把這寶貴的資金使用好,切實提高資金使用效益。

2

關鍵詞: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

【報告原聲】

推進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發展,加快改善鄉村學校辦學條件,抓緊解決城鎮學校“大班額”問題,保障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教育,發展“互聯網+教育”,促進優質資源共享。

代表委員說

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民進中央副主席、北京師範大學教育學部教授龐麗娟:要解決城鄉義務教育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核心是要解決鄉村教育的短板。當前推進我國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發展的首要問題和關鍵抓手,是統籌與推進城鄉義務教育學校佈局和教師隊伍建設的一體化。

3

關鍵詞:阻斷貧困代際傳遞

【報告原聲】

開展貧困地區控輟保學專項行動、明顯降低輟學率,繼續增加重點高校專項招收農村和貧困地區學生人數,用好教育這個阻斷貧困代際傳遞的治本之策。

代表委員說

全國人大代表、湖北省黃岡中學校長何蘭田:一個學生考上大學,可以改變一個家庭的命運,從根本上拔掉“窮根”。這幾年,重點高校專項招收農村和貧困地區學生人數已經由1萬人增加到10萬人。我希望今後國家繼續運用相關的政策工具,為貧困地區“兜”住公平的底線,阻斷貧困代際傳遞。

4

關鍵詞:高中階段教育普及

【報告原聲】

推進高中階段教育普及。

代表委員說

全國人大代表、湖南省長沙市雅禮中學校長劉維朝:高中階段教育普及的“最後一公里”在農村和教育基礎薄弱地區。要進一步加強高考招生、高校培養、社會就業等領域對農村和教育基礎薄弱地區生源予以政策關懷和傾斜。高中階段教育普及,要“量”和“質”兼顧,在矛盾統一中最大限度給予農村和教育基礎薄弱地區的學校和學生以機會。

5

關鍵詞:“雙一流”建設

【報告原聲】

推進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

代表委員說

全國政協委員、蘭州大學校長嚴純華:如何在經濟欠發達地區建設世界一流大學,是蘭大必須破解的難題。我們從人才培養抓起,“魚”“漁”兼授。我們把科研作為育人的重要手段,使之成為服務社會、引領產業發展的重要基點。我們更要緊盯國際前沿,緊密結合地域、資源特色,服務國家和區域發展需求,將自然“劣勢”轉化為研究優勢。

6

關鍵詞:教師工資待遇落實

【報告原聲】

持續抓好義務教育教師工資待遇落實。

代表委員說

全國政協委員、上海市教委副主任倪閔景:政府工作報告中的這句表述,充分體現了國家對義務教育教師的關心和重視。持續抓好義務教育教師工資待遇落實,要把待遇的落實作為定期督查和問責的一項重要內容。要加大省級財政保障力度,對財政困難縣通過轉移支付方式解決,優先保障教師工資發放。

7

關鍵詞:學風建設

【報告原聲】

加強科研倫理和學風建設,懲戒學術不端,力戒浮躁之風。

代表委員說

全國政協委員、西北工業大學黨委書記張煒:這是懲戒學術不端第一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科研倫理和學風清正需要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制度,需要包括預防和懲戒的每一個環節都真正發揮作用。

8

關鍵詞:嬰幼兒照護

【報告原聲】

嬰幼兒照護事關千家萬戶。要針對實施全面兩孩政策後的新情況,加快發展多種形式的嬰幼兒照護服務,支持社會力量興辦托育服務機構,加強兒童安全保障。

代表委員說

全國政協委員、北京師範大學教授劉焱:現在的托育機構數量還太少,托育服務也是參差不齊。一定要把兒童安全保障問題放在首位,考慮到嬰幼兒的發育特點,服務人員的綜合素質也是值得關注的問題。如果希望更多的機構能提供高水平服務,也許還要考慮這些機構稅費減免的問題,使更多的家庭受益。

9

關鍵詞:多渠道擴大學前教育供給

【報告原聲】

多渠道擴大學前教育供給,無論是公辦園還是民辦幼兒園,只要符合安全標準、收費合理、家長放心,政府都要支持。

代表委員說

全國政協委員、北京市北海幼兒園園長柳茹:政府工作報告特意強調符合要求的民辦幼兒園和公辦幼兒園一樣,都能獲得政府支持,這表明政府將更加公平地對待公辦園和民辦園,這對各級各類幼兒園,尤其是民辦幼兒園辦學者來說,無疑是一顆定心丸。

10

關鍵詞:“包乾制”改革試點

【報告原聲】

進一步提高基礎研究項目間接經費佔比,開展項目經費使用“包乾制”改革試點,不設科目比例限制,由科研團隊自主決定使用。

代表委員說

全國政協委員、安徽大學校長、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院長匡光力:這對科研人員來說是非常大的利好消息,也是科技改革中非常重大的問題。科研人員應該把更多的時間花在科研上而不是管理上。現在政府決定開展項目經費使用“包乾制”,不設科目比例限制,這就給了科研人員很多自主性,可以調整科研過程中的很多問題。這是符合科研規律,也是與國際規範接軌的。

11

關鍵詞:中等職業教育國家獎學金

【報告原聲】

設立中等職業教育國家獎學金。支持企業和社會力量興辦職業教育。

代表委員說

全國人大代表、河北省邢臺市教育局職教教研室負責人王鳳巧:這充分體現了國家對中等職業教育的高度重視,國家獎學金“獎學”的意義遠大於“金”,對品學兼優的中職學生進行獎勵,營造了一種比獎勵本身更加重要的輿論氛圍,必將推動職業教育的發展,讓更多的中職學生憑藉一技之長實現人生價值。

12

關鍵詞:大幅增加對高職院校的投入

【報告原聲】

擴大高職院校獎助學金覆蓋面、提高補助標準,加快學歷證書和職業技能等級證書互通銜接。改革高職院校辦學體制,提高辦學質量。中央財政大幅增加對高職院校的投入,地方財政也要加強支持。

代表委員說

全國政協委員、廣東技術師範大學副校長許玲:在政府工作報告中,又看到送給職業教育的大禮包,非常激動。這些都需要加快改革高職院校辦學體制,提高辦學質量,希望這些好政策能儘快落實。

專家解讀:更加公平更有質量,2019年教育改革重難點是什麼?

中國教育學會會長鍾秉林:保持教育改革政策的持續性

隨著優質教育資源供給矛盾的凸顯,我國教育發展的目標已經轉向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2019年政府工作報告將更加公平更有質量的教育作為堅定不移的工作目標,尊重教育發展的規律性,保持教育改革政策的持續性。

相比去年,我國教育工作重點在保持政策持續性和發展穩定性的基礎上,更加強調政策精準定位與突出重點,比如,在師資隊伍建設方面突出強調持續抓好義務教育教師工資待遇落實。

2019年政府工作報告指出“發展‘互聯網+教育’,促進優質資源共享”,明確了“互聯網+”等信息技術手段在教育領域的應用目標,體現了通過教育信息化實現優質教育資源共享、推進教育現代化的前瞻性。

2019年政府工作報告在明確支持企業和社會力量興辦職業教育的同時,強調無論是公辦還是民辦幼兒園,只要符合安全標準、收費合理、家長放心,政府都要支持,體現了支持並規範民間資本進入學前教育領域,在人口政策變動背景下滿足教育需求的預見性。

教育部教育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汪明:教育發展方向和目標更加明確

學前教育要堅持公辦民辦並舉不動搖,充分發揮好政府和市場兩個方面的作用,多渠道擴大供給,既要大力發展公辦園,也要鼓勵支持更多的民辦園提供普惠性服務,真正讓人民群眾的子女“有園上”“上得起”。

雖然2018年全國基本消除“超大班額”的目標已經如期實現,控制“大班額”取得明顯成效,但要實現2020年全國基本消除“大班額”目標,今明兩年仍需付出積極不懈的努力。

高中階段教育普及攻堅面臨著部分西部省份實現普及目標的難度較大、職普比例不協調、總體資源缺口較大、投入需求大等難題,普及攻堅還要繼續下大氣力。

教育部職業技術教育中心研究所副所長曾天山:中國教育步入現代化發展新時代

2019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兩處談教育的作用,一處在“多管齊下穩定和擴大就業”中單列職業教育,一處在“加快發展社會事業,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中談其他教育,顯示出對教育作用的認識更加全面。

2019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發展更加公平更有質量的教育”,比2018年提出的“發展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程度更高,要求更嚴。

2018年的政府工作報告論述教育工作通篇鮮有數字要求,而2019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多處提出數字目標,如提出實施職業技能提升行動,從失業保險基金結餘中拿出1000億元,用於1500萬人次以上的職工技能提升和轉崗轉業培訓。

早教托育、教师待遇、高职扩招……解读政府工作报告12个教育关键词

他,集“四大名旦”之長於一身!有空沒,來聽場京劇可好?

早教托育、教师待遇、高职扩招……解读政府工作报告12个教育关键词

學會做這個美食,那就厲害了!大人小孩都愛吃~

早教托育、教师待遇、高职扩招……解读政府工作报告12个教育关键词

讀書重要嗎?那是必須滴!看書籍如何改變人類命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