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山大橋南連接線周邊舊改首批570戶抽取選房順序號

鼓山大桥南连接线周边旧改首批570户抽取选房顺序号

海峽房網

幫你買到好房子

關注

啟動徵遷首日,簽約150戶;

第一協商期,簽約962座1600多戶,

簽約率達71.68%。

這是倉山區最大的單箇舊改項目——鼓山大橋南連接線地塊周邊舊改項目創下的徵遷速度。

昨日,項目首次選房順序號抽取活動舉行,570戶選擇期房和準現房安置的被徵收群眾順利抽取了號碼。

鼓山大桥南连接线周边旧改首批570户抽取选房顺序号

涉遷戶順利抽取選房順序號。

首批570戶順利抽號

鼓山大橋南連接線地塊周邊舊屋區改造項目,是倉山區有史以來最大的單箇舊改項目,總徵收面積約114萬平方米,涉遷房屋1323座。項目從2月25日開始簽約,分三個階段進行,簽約期截至4月30日。其中,第一協商期24天,到3月20日止,共簽約962座1600多戶,有570戶選擇期房和準現房安置。

項目首次選房順序號抽取活動定於9時開始,記者8時在項目現場徵遷指揮部看到,參與抽號的被徵收群眾早已聚集在這裡,有秩序地等著抽號,不少是全家老少齊上陣。

開始抽號後,在徵遷指揮部、業主單位、鎮、村代表的共同監督下,工作人員將標有570個數字的乒乓球倒入抽號箱,轉動把手,裡面的乒乓球瞬間翻滾起來。隨後,被徵收群眾按照搬遷封房順序號,逐一上臺抽號,抽號結果當場公佈。

“23號!”被徵收群眾鄭微聽到自己抽到的號數後,激動不已。“老房子已經建了快30年,產權面積200多平方米,這次舊改政策好,我家早早就簽約了。”鄭微說,她十分期待片區的提升,所以選了就地安置。“希望家門口越來越好。”

為了家裡的房屋徵遷,多年前就出國的顏燕玲和家人特地從國外趕回來,昨日抽到了108和520兩個號碼。顏燕玲告訴記者,除了就地安置一套小戶型房子外,家人還準備在雙湖新城選一套現房,方便回來時住。

多措並舉提速徵遷

項目徵遷提速,和做好做足前期準備工作分不開。倉山區東部新城徵地拆遷安置指揮部辦公室負責人介紹,積極參照“模擬徵遷”模式,指揮部將項目宣傳摸底期拉長到3個多月,投入大量時間和精力研究部署,指揮部指揮長、包項目領導每週召開例會或專題會,集眾人智慧,解決出現的問題,研討可能存在的徵遷難題,保障項目部署工作的可行性及科學性。

“前期共摸底丈量1258座房屋,佔比高達95%。”這名負責人說,確定可行性後,項目從2月25日進入簽約期,首日就有150戶完成簽約。

徵遷提速,也離不開強有力的徵遷隊伍保障。“整個項目設9個工作組,共投入200多名徵遷工作人員組團作戰,加班加點為涉遷群眾服務。”上述負責人介紹,為配齊力量,倉山區專門從金山、倉前、東昇等街道抽調了3支由街道辦事處主任帶領的精幹隊伍支援。徵遷過程中,指揮部、鎮、徵遷實施單位、涉遷村“四位一體”,健全聯動工作機制,及時研究化解徵遷難題,力保“小事不過夜,大事不過周”。

“徵遷工作人員服務周到,處處為我們著想,給我家列出了多種徵收補償方案,無論多晚進指揮部諮詢,都有人接待我們。”抽完選房順序號的老劉說。

根據安排,項目第二協商期從3月21日到4月10日,第三協商期從4月11日到4月30日。“接下來,我們將加大力度,提速進度,全力做好徵遷服務工作,爭取早日完成項目徵遷。”上述負責人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