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萬起步,他把利潤幾毛錢的小買賣,賣到年銷1300萬

中國有句老話叫“三十而立”。雖然是句古訓卻讓現代人很緊張。三十歲,你還沒結婚?三十歲,買房了嗎?三十歲,怎麼還沒有穩定的工作?好像人活到三十歲這個年齡,本身就成了個很充分的理由,規定了你必須去做這些事。

2000年,雲南省騰衝市的趙慶生遭遇企業改制,下崗了。那一年,他30歲,沒有一點兒積蓄。

上有老、下有小,趙慶生是家裡的頂樑柱,一大家子人都要靠他來養活。而眼下就連兒子的學費,他都得張手管家裡老人要,心裡實在不是滋味。已經三十歲的趙慶生,出路在哪?

6萬起步,他把利潤幾毛錢的小買賣,賣到年銷1300萬

在騰衝,有一種當地人離不開,外地人吃不夠的傳統小吃——餌絲。它是用大米做成的,已經有380多年的歷史。不管是煮著吃、泡著吃,還是涼拌著吃,騰衝人把餌絲吃出了花樣。

有市場必然存在商機。250多家做鮮餌絲的小作坊,和上百家做餌絲的小飯館,密密麻麻地分佈在騰衝市。

一斤鮮餌絲賣2.5元錢,一碗餌絲8元起。趙慶生在吃餌絲的時候,聽到很多外地遊客說,這個餌絲太好吃了,要是能帶走就好了。但鮮餌絲的保質期只有兩三天時間。

遊客的話讓趙慶生萌生出一個想法:如果能讓鮮餌絲來個大變身,就像方便麵那樣,拿回家開水一泡就能吃,方便食用,保質期還長。讓遊客吃好了再買著帶走,是一個很大的商機。


6萬起步,他把利潤幾毛錢的小買賣,賣到年銷1300萬

當地小作坊裡面做的鮮餌絲,在騰衝市完全可以消化掉,但對餌絲進行深加工,這在當時幾乎沒人做。琢磨明白了產品類型,也鎖定了目標群體,趙慶生準備大幹一場。

想法很好,但總要回到現實,啟動資金從哪來?

比趙慶生更愁的是他父親。有一天趙慶生回家,從父親手裡拿走了6萬塊錢,其中的5萬,是父親一輩子的積蓄,還有1萬元是他挨家挨戶給趙慶生借來的。父親做夢都想著能搞點錢來支持兒子一把,但也只能幫他到這兒了。

趙慶生心裡五味雜陳......

6萬起步,他把利潤幾毛錢的小買賣,賣到年銷1300萬

6萬塊,如果想建個加工廠根本不可能,趙慶生只能找人合作。這一來,能在設備投入上節省成本;二來,自己也能在這個過程中摸索一下做餌絲的技術。

趙慶生是個老實人,平時的話不多,更不善表達。找人談合作的時候,他想出一個最直觀的辦法:只用五張紙,就輕鬆解決問題。

像這樣的餌絲片就是用一張張的米皮製成的,餌絲片的厚度決定了餌絲的厚度。

6萬起步,他把利潤幾毛錢的小買賣,賣到年銷1300萬

趙慶生經過多次試驗發現,只有把餌絲厚度控制在0.5-0.6毫米,才能在短時間內,遇開水迅速泡開。而他手裡的五張紙摞起來剛好符合這一厚度標準。

但實際上要做方便餌絲,難度是極大的。因為它的厚度,只有傳統餌絲厚度的三分之一。

趙慶生跑了好幾家制作餌絲的小作坊,最後找到一個叫程永光的老師傅。他做餌絲已經有40多年了,做出的餌絲比別人家的更有韌勁。

6萬起步,他把利潤幾毛錢的小買賣,賣到年銷1300萬

趙慶生覺得程永光有潛力做出厚度0.5毫米的餌絲。他承諾程永光,將來有了產量會大批量收購他的餌絲。

趙慶生和程永光一起琢磨了一個月,但因為餌絲太薄,很容易破,一直也沒找到突破口。

技術沒問題,那原因肯定出在食材上。趙慶生從市場上買回來各種米做嘗試。他發現有一種米很特殊——漿米。

用普通大米做成的大米飯,口感軟糯,粘性比較強,而用漿米做出的米飯就特別硬。如果用它來做餌絲,那更是剛得很。無論是放到鍋裡煮,還是用開水泡,都不容易爛,而且吃起來綿密有嚼勁。

6萬起步,他把利潤幾毛錢的小買賣,賣到年銷1300萬

趙慶生和程永光一起試做,果然用漿米生產出厚度在0.5-0.6毫米的餌絲,倒入沸水,5分鐘就能泡開。

鮮餌絲由程永光生產,趙慶生負責收購,省去了製作鮮餌絲的設備投入,他只需要烘乾、定型、包裝。

趙慶生成功地把一碗餌絲變成了一包方便餌絲,不但保留了鮮餌絲的好口感,經過烘乾後,餌絲的保質期還從兩三天延長到了一年。

因為受眾群體是遊客,全國各地的人口味喜好不一樣,趙慶生又專門開發出香辣、雞肉等6種口味。2001年底,他的第一批方便餌絲成功出爐。

6萬起步,他把利潤幾毛錢的小買賣,賣到年銷1300萬

趙慶生將一包餌絲定價在3元錢,實際上一包能賺到的利潤也就只有幾毛錢。利潤薄,只能靠走量。

騰衝是個旅遊城市,每年到這裡來的遊客能達到 1600多萬人次。既然來一趟,誰不帶點兒特產回家?趙慶生瞄準了景區裡尹如麗開的一家土特產店。

趙慶生原本就不善言辭,賣產品對他來說,更是個老大難。他就索性把產品的亮點直接展示給消費者看。

在尹如麗的特產店附近,趙慶生舉辦了一個比賽,就是用漿米團米球。

漿米的彈性,要比普通大米的彈性大很多。米球做出來後,就像乒乓球一樣,可以不停拍打。每拍10下,趙慶生就送一包餌絲。遊客玩的起興,更對這個用漿米做成的餌絲產生濃厚興趣,當場就有人要掏腰包購買趙慶生的方便餌絲。

6萬起步,他把利潤幾毛錢的小買賣,賣到年銷1300萬

左:普通米團 右:漿米團

尹如麗看到遊客對方便餌絲的喜愛程度,也同意趙慶生把方便餌絲放到她的店裡銷售。

利用漿米的天然彈性做文章,趙慶生成功拿下景區的多家土特產店。之後他又開始往騰衝市區鋪貨。

一斤鮮餌絲2.5元錢,趙慶生把它加工成方便餌絲後,價格可以翻4倍。2018年,銷售額達到1300萬元。

現在,趙慶生投資建設了一個新廠房,建立了餌絲加工的全部生產線,把餌絲從小作坊製作變成工業化生產。對於趙慶生來說,下崗不是事業的終點,而是人生的新起點。


6萬起步,他把利潤幾毛錢的小買賣,賣到年銷1300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