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大學50年研究:提升孩子思維能力的3步提問法,寒假立即用起

哈佛大學50年研究:提升孩子思維能力的3步提問法,寒假立即用起

教育的本質不是學習知識,而是訓練大腦學會思考。

最近趁著年底,盤點自己今年讀過的育兒書,發現讀得最多還是培養孩子思維能力的書籍。我蠻重視培養孩子思維力的,特別認可愛因斯坦說過的一句話:

教育的本質不是學習知識,而是訓練大腦學會思考。

現在小朋友要學的東西很多,每天接收的信息量也比我們那會大多了,不開動腦筋、掌握點思考方法,要想學出“效果”真的很難。

思維力是可以啟蒙訓練的,美國不少小學都有成體系的教材進行培養。今天,我就和大家分享一個國外家庭常用的訓練孩子思維力的提問法:

see-think-wonder三步提問法

see-think-wonder三步提問法源自哈佛大學教育學院的“零點計劃”(Project Zero)。“零點計劃”在哈佛已經進行了50多年,致力於如何讓孩子更好地理解、更好地思考,更好地發揮創造力。它包含的內容非常多,see-think-wonder提問法只是其中一個小點。

這個提問法最大優點是,爸媽們掌握後,不論在家裡,還是帶娃外出玩耍,隨時隨地都可以練起來。

上週末,我帶千尋逛動物園,實踐了一次see-think-wonder提問法,一路交談甚歡,彼此收穫滿滿。接下來,我就把過程掰細了分享出來,希望能幫大家打開一些寒假帶娃的思路,春節假期,也是“授娃以漁”的好時機。

看完後,你一定會覺得,真的好簡單,我也可以用起來!

哈佛大學50年研究:提升孩子思維能力的3步提問法,寒假立即用起

第一步 see(觀察)——see的意思是:你看到了什麼?

當走進動物園,新鮮事物不斷引入千尋的眼簾,我便開始了提問的第一步:說說你看到了什麼?

這一步的有意思之處在於,孩子和你看到的點往往是不一樣的。

比如,同樣是池塘邊的火烈鳥,我看到的是“有的火烈鳥是雙腿站立的,有的卻一直單腿站立。”而千尋看到的是“有的火烈鳥顏色更紅,有的顏色淺一些,是橘紅。”

哈佛大學50年研究:提升孩子思維能力的3步提問法,寒假立即用起

同樣是大象,我看到的是“噸位好大”,千尋看到的是“大象皮膚好粗糙啊。”

如果同行多幾個孩子,我猜,一定會有更多千奇百怪的看點冒出來!在回答“what do you see?”的過程中,孩子不僅鍛鍊了觀察力,還體會到了:

  • 每個人看事物的角度是不一樣的,不同角度會導致不同的觀點。
  • 傾聽別人的觀點,能幫助我們打開思路,看到自己忽略的東西。

仔細琢磨一下,這不就是歐美教育界備受推崇的獨立思考和批判思維的雛形嘛。

溫馨提醒:

爸爸媽媽在問孩子看到什麼時,要記得控制自己不輕易對孩子的回答做解讀。

比如,籠子裡明明是一隻獵豹,千尋卻說她看見的是本傑明警官,我要是急著告訴她:”嗨,別胡說,那是一隻獵豹。”就糟糕了,因為本傑明警官是電影《瘋狂動物城》裡的角色,它真的是隻獵豹。

急著解讀,往往會錯過孩子驚豔的想法。^_^

第二步 think(思考)——think的意思是:你對你看到的怎麼想?

這裡有個小技巧:不光要問孩子怎麼想,還要問他為什麼這麼想。

比如,千尋說她看見“有的火烈鳥顏色很紅,有的顏色要淺一些。”

我會繼續問:“火烈鳥顏色不同,你怎麼想啊?”

她想了想,說:“火烈鳥應該是小時候顏色紅,長大後顏色就變淺了。”

“為什麼你會這麼想呢?

這個問題就好比一個“邏輯開關”。

之前孩子的回答可能就是想到什麼說什麼。一旦這個開關打開,啪!之後,她就不得不去重新思考、梳理因果關係,還得組織語言,才能有邏輯地表達。

千尋琢磨了好一陣,說:“你看,那些顏色更紅的火烈鳥個子都比較小啊,它們是小Baby的火烈鳥;顏色淺的火烈鳥個子更大,是‘大孩子’。所以,火烈鳥的顏色是隨著年齡大小變化的。”

不管說的對不對,她至少學會了去思考現象背後的原因,總結規律,再用有邏輯的語言表述出來。

哈佛大學50年研究:提升孩子思維能力的3步提問法,寒假立即用起

這步提問對孩子來說有多重要,我自己就深有體會。

小時候,我喜歡跟爸爸聊天。每次跟在他身後,激動地吧唧完我的想法後,爸爸總是會不緊不慢地多問一句:“丫頭,說說看啊,為什麼這麼想?”

正是這句話,讓我養成了凡事多想想,沉澱一下的習慣;也養成了講話要有理有據有邏輯的習慣。這兩個習慣,讓我在後來的職業生涯裡受益頗多!

第三步 wonder(探索)——wonder的意思是:還有什麼是你想要了解的?

孩子觀察了,也講了自己的想法和為什麼這麼想。這時候,可以鼓勵他們去進一步探索。

千尋講完她對火烈鳥顏色的想法後,我問她:“你想知道自己說的對不對嗎?”

這娃想了解更多的熱情立馬就被誘導出來了。一般來說,孩子本身好奇心就強,只要你有意識地引導,他們都會給出積極反饋。

不過,關於火烈鳥顏色的問題,我也不知道答案。

對於我們不知道的答案,可以誠實地告訴孩子:“媽媽也不知道,我們一起尋找答案吧。”可以問問動物園裡的工作人員,也可以使用工具在互聯網上搜索相關資料。

這樣的延伸,把逛動物園變成了一個非常有意思的“開放式調研項目”,孩子在生活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更關鍵地是她學會了如何尋找答案。

哈佛大學50年研究:提升孩子思維能力的3步提問法,寒假立即用起

話說回家後,我們查到了好多有趣的知識。

火烈鳥顏色的不同,除了受到物種不同的影響,還受到了食物的影響。據荷蘭科學家弗朗西斯科·布達教授和他的實驗小組成員,通過精確的量子計算手段發現,紅的火烈鳥是因為身體中蝦青素含量更高,蝦青素就藏在它們經常食用小蝦小魚身上……

千尋恍然大悟地說:“啊,我知道了,如果火烈鳥沒得小蝦小魚吃,它們就會變白。”

哈哈,真的嗎?這又是另一個問題了,不如我們繼續研究研究?

我個人蠻喜歡三步提問法中這最後一步。因為,當我提問時,我發現我的好奇心也被調動起來了,真的是和孩子一起漲知識,一起成長。

我們倆都需要具備的“終生學習能力”,在這一步裡得到了鞏固提升,可謂雙贏!

see-think-wonder三步提問法,除了日常溜娃,親子閱讀也很適用。

我以前聽過一位美國老師在繪本課上講《灰姑娘》,用的就是三步提問法。

哈佛大學50年研究:提升孩子思維能力的3步提問法,寒假立即用起

首先,讓孩子觀察畫面,問問他們都看到了什麼。(see

有的孩子看到了辛德瑞拉被後媽虐待,每天干不完的活,十分辛苦;有的孩子看到辛德瑞拉雖然辛苦,但她過得很快樂……

因為各有不同,大家都在自己觀察的基礎上,又發現了很多新東西,彼此延伸、補充,思路就打開了。

接著,老師會讓孩子講講從畫面想到了什麼,為什麼這麼想,對故事內容做個預測。 (think)

有孩子講:辛德瑞拉雖然辛苦,但很快樂,因為她有小鳥、小老鼠這麼多好朋友陪伴。

最後,老師會鼓勵孩子們去探索,除了故事本身的內容,還有什麼是你想知道的呢?(wonder)

聽聽孩子們的想法吧,真的很有創意:

我想知道,如果午夜12點,辛德瑞拉沒來得及跳上她的南瓜馬車,會發生什麼?

我想知道,仙女說午夜12點後所有東西都要變回原樣,為什麼辛德瑞拉的水晶鞋沒變回去?

……

有木有覺得,用三步提問法講繪本,孩子不但參與感很強,腦洞也是大開啊,主動思考能力都被充分激發出來了。

眼看著寒假就要來臨,少了課業壓力,假期裡,不論是日常溜娃還是親子閱讀,都比平時多了好幾倍,大家不妨借這個機會,把see-think-wonder提問法用起來,效果可能比上早教班還要好很多。

這就是家庭教育的優勢啦,不是和孩子正襟危坐、一板一眼地“學習”,而是在生活裡、一點一滴中,“潤物細無聲”地Push,就跟咱們形容練武的最高境界一樣:看似無招勝有招!

劃重點

1、see-think-wonder,簡單的提問法卻能帶給孩子受益一生的思維力。

2、see,你看到了什麼;think你對你看到的怎麼想,為什麼這麼想;wonder,還有什麼是你想了解的。

3、家庭教育的本質是在生活中,“潤物細無聲”地Push孩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