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個家庭科學小實驗,爸媽陪伴下,讓娃安全探索“火”的性質

想了解兒童藝術科學啟蒙,請關注我,HandyKid。我們會介紹孩子喜歡的趣味科學小實驗、創意手工教程等,和你一起給孩子更優質的家庭教育!

為什麼小朋友們喜歡玩火呢?大約是基於以下的原因:

  • 火的形狀、顏色多變,天然是小孩觀察世界的對象;
  • 火帶來溫度,有破壞力,孩子會好奇被燒過之後的紙、木棍是怎樣的狀態,同時會有怎樣的味道;
  • 家長嚴厲禁止的態度,更是加深了孩子想突破的慾望。
3個家庭科學小實驗,爸媽陪伴下,讓娃安全探索“火”的性質

小朋友玩火是極為危險的遊戲,最易釀成火災。但不能否認,孩子對於火有很強的好奇心,他們對於玩火的危害性也沒有明確而深刻的認識。

堵不如疏,與其嚴令禁止孩子接觸火,不如由家長做好防範措施後,親自帶孩子一起安全地玩火。HandyKid為大家介紹3款科學實驗,讓孩子在動手實踐中瞭解火的性質,學習滅火技能,以後遇火也能從容應對了。


一、隱藏的火焰

3個家庭科學小實驗,爸媽陪伴下,讓娃安全探索“火”的性質

準備材料:火柴,手電筒

參考步驟:點燃一根火柴,距離牆面10cm左右,打開手電筒照射過去,可以看見牆上只出現了手和火柴的影子。火焰怎麼隱身啦?

原理淺析:火焰不會產生陰影,因為火焰不會像物理材料一樣阻礙光線通過自身。

3個家庭科學小實驗,爸媽陪伴下,讓娃安全探索“火”的性質

火焰分為外焰、內焰和焰心。其中外焰處在最外圍,由於空氣充足而完全燃燒,所以溫度最高。而內焰的亮度最高。觸碰火焰時要當心了!


二、會吞雞蛋的瓶子

3個家庭科學小實驗,爸媽陪伴下,讓娃安全探索“火”的性質

準備材料

:熟雞蛋1枚,窄口玻璃瓶(耐熱玻璃瓶,瓶口略小於雞蛋),火柴

步驟參考:

1、將熟雞蛋去殼,小頭朝下放在玻璃瓶口,讓小朋友觀察,發現雞蛋卡在瓶口處,無法直接落入玻璃瓶中。

2、拿開瓶口雞蛋,用火柴點燃後放入玻璃瓶內,待火熄滅後,立刻將雞蛋的小頭朝下放入瓶口處,並立即將手移開。

3個家庭科學小實驗,爸媽陪伴下,讓娃安全探索“火”的性質

3、觀察雞蛋慢慢的被瓶子“吞沒”,直至完全落入瓶內。

3個家庭科學小實驗,爸媽陪伴下,讓娃安全探索“火”的性質

原理淺析:

瓶中火柴燃燒,使氣體受熱膨脹,一部分氣體從瓶口溢出。氧氣耗盡、火柴熄滅後,瓶內空氣逐漸冷卻,氣體收縮,氣壓小於大氣壓,與瓶外形成氣壓差。外部的大氣壓將雞“擠”進了瓶內,於是雞蛋就被玻璃瓶“吞”進去了。

3個家庭科學小實驗,爸媽陪伴下,讓娃安全探索“火”的性質

想取出瓶中的雞蛋?下面給你一個小提示:

3個家庭科學小實驗,爸媽陪伴下,讓娃安全探索“火”的性質

通過這個實驗,能夠帶孩子認識到空氣中的氧氣成分,是燃燒的重要元素。

滅火小知識:

可燃物(木柴),助燃物(空氣/氧氣),點火物,這就是燃燒三要素。三者結合是燃燒的基本條件,預防火災就是要避免三者結合,而滅火的原理則是破壞三者的結合

如果油鍋中冒火,應該如何滅火呢?(給鍋蓋上鍋蓋,就能隔絕空氣,從而阻燃啦。

3個家庭科學小實驗,爸媽陪伴下,讓娃安全探索“火”的性質


三、燒不壞的氣球

3個家庭科學小實驗,爸媽陪伴下,讓娃安全探索“火”的性質

準備材料:水、蠟燭、打火機、氣球

參考步驟:氣球裡面加一點水,點燃蠟燭,慢慢將加水氣球放到蠟燭上方……氣球竟然不會爆炸!

3個家庭科學小實驗,爸媽陪伴下,讓娃安全探索“火”的性質

原理淺析:水能將火的熱能吸收,才不會使氣球的橡膠造成斷裂,不過,如果超過了氣球內的水所能吸收的熱能,氣球一樣是會爆炸的。

3個家庭科學小實驗,爸媽陪伴下,讓娃安全探索“火”的性質

在日常生活中,水一般是克火的存在,消防員叔叔們也是扛著水槍來滅火。

3個家庭科學小實驗,爸媽陪伴下,讓娃安全探索“火”的性質

水適合用來撲滅不少常規的著火物體(如木棍、紙張等),這主要是因為水有相當大的比熱容,它在升高自身溫度的同時,可以從著火的地方帶走很多熱量,並且水也能起到隔絕氧氣的作用。


關於我,@HandyKid

HandyKid專注兒童藝術科技啟蒙,介紹孩子喜歡的趣味科學小實驗、科技DIY項目等,平時也會推薦一些好的讀物和紀錄片。

關注@HandyKid,讓教育更精緻,讓陪伴更優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