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成熟,叫“與自己和解”

有一種成熟,叫“與自己和解”

源自網絡

你願意做一個完美的人,還是一個完整的人?

每個人都希望自己能做到最好,但沒有人生來就是完美無缺的。

有人說,“一個片面的自己,無法活出完整的人生。”

學會與自己和解,就懂得了人生。

有一種成熟,叫“與自己和解”

1

人這一生

應該學會與自己和解

有的人時常把責任推到別人身上,有的人卻與之相反,總是將所有錯誤都歸咎於自己,害怕別人投來指責的目光。

就如作家萊恩說:“站在別人的角度看可以理解,站在自己的角度看卻都是問題。”

事實上,無論哪一種都會對雙方造成持續傷害。

生活有一部分需要嚴肅認真,有一部分需要難得糊塗。

有一種成熟,叫“與自己和解”

2

真正的高尚

不是從不犯錯

心學家王陽明說:“真正有智慧的人,不把永遠不犯錯誤當成標準。”

一個人最高尚的品德在於能夠改正錯誤,這樣才會重獲新生。

原諒自己,並不是給自己找一個開脫的藉口,而是付出相應代價後的沉思與反省,跳出自怨自艾的陰影,更清楚地看到自己為什麼會陷入錯誤的行為模式。

如此,才能正視自己的內心,避免繼續對自己以及對他人的傷害。

只有學會放下的人,才不會重蹈覆轍。

有一種成熟,叫“與自己和解”

3

愛自己

才能更好地愛別人

蔡康永在《奇葩說》裡曾經有一句話讓人印象深刻:

“大部分的人在一味愛對方的時候,常常會忽略自己最美好的部分。”

愛自己和愛他人並不是相悖的理論,而是兩條相互靠近的軌跡。

愛自己,並不是自私;

而是在不損害別人的同時,將更多的時間留給自己,沉澱出一個豐滿有力的靈魂。

有一種成熟,叫“與自己和解”

《重遇未知的自己》裡說:

負面情緒就像黑暗無法驅趕,唯一能做的,就是帶進光來。

只有內心平和淡定的人,才能看到沿途的風景,看到灑落在窗臺上的點點陽光。

當一個人學會與自己和解的時候,那些曾經的糾結、過往的苦難,都會轉化成前行的強大力量,支撐你走向豁然開朗。

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願我們都能與自己和解,與人生把盞言歡。

有一種成熟,叫“與自己和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