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寧創新發展的“紅利”是這樣來的……

江宁创新发展的“红利”是这样来的……

1月27日,區委、區政府召開全區創新發展大會,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落實中央和省市關於創新發展的最新部署要求,總結成績、表揚先進,交流經驗、部署任務,進一步營造全區“重視創新創業、支持創新創業、鼓勵創新創業”的濃厚氛圍,加快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創新名城核心區。

市委常委、區委書記李世貴強調,搶抓機遇、乘勢而上,真抓實幹、奮力拼搏,以更高站位、更實舉措、更大幹勁,奮力推動創新名城核心區建設取得引領性、突破性、標誌性的新成績,為新時代“強富美高”新江寧建設注入更強勁的動能。中國工程院院士都有為、中國工程院院士王廣基,市科技局局長洪禮來出席會議。區長嚴應駿主持會議。

區領導張會祺、李濱、梁愛國,出席會議,出席大會的還有國網電力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副院長、總工程師鄭玉平,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55研究所副所長吳禮群,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第724研究所副所長馬振康,俄羅斯工程院副院長,歐洲科學院、斯洛文尼亞工程院等多院院士Igor Emri,國際實驗力學學會會士、美國航空航天學會通信院士魯紅兵。

江宁创新发展的“红利”是这样来的……

李世貴在講話中指出,剛剛過去的2018年,江寧在中央和省市堅強領導下,在社會各界特別是各類人才的鼎力相助中,實現了高質量發展的良好開局。尤其在創新發展方面,積蓄了新勢能,拓展了新合作,增強了新後勁。

江宁创新发展的“红利”是这样来的……

就如何抓好江寧新一年創新發展工作,李世貴強調:

創新發展的紅利是“想出來”的,

必須以更高站位謀劃創新名城核心區建設。

☑ 要圍繞踐行新發展理念,謀創新發展的“大勢”,堅決把創新驅動放在高質量發展的核心位置,推動江寧走在創新發展的最前列;

☑ 要緊扣創造更大奇蹟,謀創新發展的“未來”,把創新資源優勢釋放得更全面更徹底;

☑ 要突出搶抓戰略機遇,謀創新發展的“新篇”,加快構築具有不可替代競爭優勢的創新環境。

創新發展的紅利是“幹出來”的,

必須以更實舉措深化創新名城核心區建設。

☑ 要結合江寧實際,圍繞狠抓新型研發機構提質增效、高新技術企業引育、科技創新成果轉化、高水平創新平臺建設、全球創新資源集聚、一流創新生態營造,切實把“市場化、高端化、國際化、融合化、集群化、法制化”貫徹江寧科技創新始終,幹出江寧創新發展的新天地。

創新發展的紅利是“拼出來”的,

必須以更大幹勁推進創新名城核心區建設。

☑ 各地各部門要把責任壓得更實,做到責任明確、措施有力;

☑ 各級幹部要把腳步邁得更勤,用實打實的服務、心貼心的幫扶,為人才加油鼓勁,為企業排憂解難,進一步增強他們克難奮進謀創新的信心決心;

☑ 各創新主體要把士氣鼓得更高,不斷激發全社會的創新活力。

江宁创新发展的“红利”是这样来的……

嚴應駿在主持大會時強調:

統一思想、提高認識,進一步增進建設創新名城核心區的凝聚力,繼續把創新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找準各自的結合點和著力點,為江寧創新發展增添新動力;

緊盯目標、豐富內涵,進一步增強建設創新名城核心區的支撐力,立足去年打下的良好基礎,把既有的各項政策舉措落地落實;

強化責任、營造氛圍,進一步提升建設創新名城核心區的推動力,書寫出高質量推進創新發展的嶄新篇章。

市科技局副巡視員梁曉沭在會上解讀了2019年市委一號文《關於深化創新名城建設提升創新首位度的若干政策措施》。會議還解讀了我區《關於加快推進創新名城核心區建設的工作方案(徵求意見稿)》。

江宁创新发展的“红利”是这样来的……江宁创新发展的“红利”是这样来的……
江宁创新发展的“红利”是这样来的……

會議表揚了區創新發展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以及區優秀科技服務機構和孵化載體、區新型研發機構優秀建設獎、區最具創新力企業。

10個街道和三大高新園區遞交2019年創新發展工作目標責任書;高新園區代表、新型研發機構代表、最具創新力企業代表、科技服務機構代表分別進行表態發言。

2018數讀江寧創新發展

江宁创新发展的“红利”是这样来的……江宁创新发展的“红利”是这样来的……
江宁创新发展的“红利”是这样来的……江宁创新发展的“红利”是这样来的……

記者:朱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