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匠鋪裡的鐵匠

鐵匠鋪

我很小的時候,我們村口有一個鐵匠鋪。打鐵的是一個身材魁梧的漢子,也許五十多歲,也許四十多歲,小時候的我並沒有留意他的年齡。他操一口抑揚頓挫、高低錯落的河南話,是從河南流浪到關中的。

鐵匠不識字,但是很喜歡聽故事。我記得很多個漫長的冬夜,鐵匠鋪裡爐火通紅,溫暖如春,我就著搖曳的爐火,給他念手中的故事書。常常地,他突然就爆發出爽朗的笑聲,牆角的蛛網在笑聲中顫抖不已。

他不識字,但是卻會背誦這樣一首詩歌:不事讎仇不畏難,布衣報國寸心丹,胡兒殺盡歸來日,仍向清溪理釣竿。當時,儘管我不知道這首詩歌寫的是什麼,但是能夠清晰地記得這首詩歌中的每一個字。很多年後,當我開始以暗訪記者的身份行走江湖的時候,遇到一名道士也會背誦同樣的詩歌,我向他請教,他說:會背這首詩歌的人,一定是洪門中人。

鐵匠鋪裡的鐵匠

哦,我終於明白了鐵匠的身份。他是高人,隱居在我們村口的鐵匠鋪。

鐵匠從來沒有說過他以前的事情,人們對他的瞭解,是從他來到我們村莊開始。

鐵匠力氣很大,個子很高,他曾經和人打賭,雙手將打麥場的碌碡舉過頭頂,那一個碌碡,少說也有五六百斤重。還有一次,一匹拉車的馬受驚,沿著鄉間道路狂奔,眼看就要跑進村莊,村道上有一群玩耍的孩子,他們看著愈來愈近的驚馬,全都嚇呆了。鐵匠從鐵匠鋪衝出來,撲上去抱住了馬頭,硬生生將驚馬扳倒了。

鐵匠、木匠、瓦匠、泥水匠、裱糊匠……都是那個時候農村離不開的手藝人。一般的鐵匠鋪都需要兩個人,一老一少,老的拿著小叫錘,年輕的拿著大鐵錘。老的左手從爐膛裡夾出燒紅的鐵塊,右手的小叫錘敲向哪裡,年輕的大鐵錘就砸向哪裡。小叫錘像小雞啄米又輕又快,大鐵錘像餓鷹捕食又急又猛。兩個人需要默契的配合,才能夠打出一件農具,鋤頭呀鐵鍁呀鐮刀呀什麼的。但是,我們村口的鐵匠鋪只有一個鐵匠,鐵匠單臂掄起八磅錘,叮叮噹噹,大氣不喘,一件像樣的農具就打成了。

那時候我特別喜歡看三國水滸,我想,鐵匠如果生活在那個時代,一定是萬人敵式的英雄好漢。生在三國,他就是關羽張飛;生在大宋,他就是魯達武松。可惜他生不逢時,生活在槍炮時代,英雄沒有用武之地。

鐵匠力氣很大,膽子更大。

我們村莊向北幾十裡,就是黃龍山。黃龍山地廣人稀,溝壑縱橫,過去土匪出沒,後來野狼出沒。穿過黃龍山,就是陝北重鎮洛川。我們這裡的人要到洛川,洛川的人要到我們這裡,需要大白天結夥同行。三更半夜,狼聲起伏,沒有人敢於從這條山路上經過。

洛川有鐵匠一個朋友,他每年總要去往洛川一趟,去的時候是夜晚趕路,回來的時候還是夜晚趕路。那時候農民要離開公社地域,需要大隊開具介紹信,在經過大隊領導政治審核合格,而且不影響農業生產的前提下,才能夠出門上路。否則,會被白天巡邏的民兵抓住,辦學習班的。

有一次,鐵匠走這條山路的時候,與狼群遭遇,前方有十幾只狼擋住了去路。鐵匠慢慢把身上的羊皮大氅脫下來,反穿在身上,羊毛朝外,羊皮朝裡,然後,手中握著隨身帶著的一把尖刀,趴在地上,慢慢接近狼群。狼群看著面前這個毛茸茸的龐然大物,不知道該不該進攻。

鐵匠和狼群的距離越來越近,狼群還在猶豫不決。距離鐵匠最近的那隻狼歪著脖子,端詳著鐵匠,鐵匠突然一躍而起,撲向那隻狼,手中的尖刀插進了狼的脖子。

其餘的狼看到這種情景,全都嚇跑了。

打狼對鐵匠這樣的好漢來說,是小菜一碟。他最傳奇的是,將狼窩掏了,還打死了一隻金錢豹。

那年秋天,連續多日霜降,地面上、瓦片上、路面上,都是一層灰白色的霜凍,太陽躲在厚厚的雲層後,空中掛著冷冷的風。鐵匠手提大鐵錘,站在村口遒勁有力的老槐樹下,問:“誰敢和我一起去掏狼窩。”

很多年輕人奔湧到老槐樹下,爭著搶著要跟著去。

這時候,小麥已經種上了,秋莊稼已經收割完畢,正是農閒時節,隊長也來了,他習慣性地一手叉腰,站在一塊凸出的石頭上,以一種指點江山的姿態說道:“只能帶四個人去,其餘的人要去填窟窿。掏了狼窩,算你們沒人一個工。”填窟窿是我們那裡的人每年冬季都要乾的一種活路,大雨過後,田地裡被雨水衝出了很多窟窿,社員們推著架子車,挑著擔子,把遠處的土填進窟窿裡,以備第二年耕種。奇怪的是,自從實行責任制後,土地承包到戶,家家把自己的土地平整完好,再沒了水土流失,也沒了填窟窿這種活路。

鐵匠帶著四個人上路了,我纏著也要去,鐵匠讓我跟在他身邊,不能遠離。

我們走進了黃龍山中,沿著鄉間小道走了不遠,就看到地上有幾行狼的爪印。那四個青年神色緊張,鐵匠看看爪印說:“這是昨晚前半夜留下來的,你們看,爪印上還有一層霜,是後半夜落的。”

我們跟著爪印向前走,翻過了兩座山,趟過了一道溝,來到了一處懸崖下。爪印也在懸崖下消失了。懸崖下叢生著刺蓬和荊棘,有的荊刺上掛著淡黃色的絨毛,鐵匠拿起來看了看,說:“這是狼毛,狼窩就在附近。”

那四個人握著手中的鐵叉,驚慌四顧。鐵匠拉著我的手,來到了一處桶口粗的洞穴前,他指著說:“這就是狼窩。洞口旁邊的石頭是光滑的,狼從這裡出出進進,磨成了這樣。”

鐵匠指揮那四個人,兩兩一組,分散在左右兩邊,抱著石頭,然後,他拔了幾把枯草,堆在狼窩裡,然後又折了幾大抱刺蓬,堆在旁邊。鐵匠從口袋裡取出火柴,點著了枯草,把刺蓬堆上去,一股濃郁的煙霧扶搖直上,石縫裡的兩隻壁虎慌手慌腳地躲開了。

鐵匠脫下夾襖,對著火堆扇動,濃濃的煙霧鑽進了狼窩裡。我學著他的樣子,也脫下衣服向裡扇風。過了一會兒,幾十米開外的地方,有兩股青煙從地下冒出來。鐵匠大喊一聲:“堵住。”那兩組人抱著石頭,將狼窩的另外兩個出口堵住了。

我看著這一切,心驚膽戰,問鐵匠:“狼要從這個洞跑出來怎麼辦?”

鐵匠說:“狼怕火,不會從這裡出來的。”

火焰燒了一會兒,煙霧卻再也沒有鑽進去,而是倒灌出來,迷得我們睜不開眼。我問:“怎麼了?”

鐵匠說:“狼用屁股擋住了通道,煙灌不進去。”

那四個青年用石頭堵住了狼窩的另外兩個出口後,也來到了鐵匠身邊。鐵匠把狼窩口的柴火撥到了一邊,然後脫掉長褲,鑽進了狼窩。

我站在狼窩邊,突然哭了起來。鐵匠在狼窩裡問:“你哭什麼?”

我說:“你甭進去,裡面有狼。”

鐵匠的聲音從狼窩裡甕聲甕氣地傳出來:“甭怕,我一會就出來。”

我在狼窩邊大約等候了半個時辰,看到鐵匠鑽了出來,他的頭上身上全是土,渾身散發著一種奇怪的尿騷味,讓我直想打噴嚏。

那四個青年人一起迎上去問道:“怎麼樣了?”

鐵匠舉起手中的大鐵錘,我看到大鐵錘上全是血跡,他笑著說:”一錘一個,一錘一個,全都砸死了。“

我們都驚訝地睜大了眼睛。

鐵匠說:”狼這種畜生,你看它在外面很橫的,又奸又猾,可你鑽進它的窩裡,它就會嚇破膽,只知道嗚嗚哭,渾身打擺子。我舉起鐵錘,它都不知道躲避。我照準腦門,一錘下去,狼就倒下了。其餘的狼看到這情形,也不知道反抗,等著挨錘。這一窩居然有九隻狼,我打死了八隻,另外一隻正撅著屁股打洞,想要從這裡逃出去。我照準它的屁股一錘砸過去,它就趴著不動了。“

鐵匠鋪裡的鐵匠

那天晚上,我們凱旋歸來。

第二天,公社聽說這件事情,就開來一輛拖拉機,拉著我們去了黃龍山,把這些狼拉回來。公社要走了九張狼皮,我們村口支起了大鐵鍋,把狼剁成塊放進去。那時候的人一年到頭難得吃一回肉,聽說我們村煮狼肉,周圍十里八里的人都端著碗來了,想分吃一口。

隊長說:“羊吃百樣草,羊肉很好吃;狼吃羊肉,肯定狼肉更好吃。”

可是,狼肉煮熟後,一點也不好吃,吃到嘴巴里像吃乾草一樣。

隊長又說:“狼皮褥子好,鋪在身子下面,就像鋪著一團火,冬天一點也不冷。而且,夜晚有狼呀豹子呀接近,狼毛就會豎起來,扎醒你,向你示警。”

當時大家都感到狼皮很神奇,沒有人會懷疑隊長的話。現在想來,隊長這是想當然的說法。後來,我上了初中,揹著饅頭去幾十裡外的鎮子上學,成了一名住校生。

我和鐵匠的聯繫減少了,而鐵匠的傳奇還在繼續。

我上初二的那一年,村子裡要修蓋飼養室,沒有長椽,也沒有檁條,隊長就決定派人到南山去拉。關中東府的人,把陝北高原叫北山,把秦嶺山區叫南山。

隊長在村子裡找了兩個力氣大的人,一個是鐵匠,一個是鎖柱。兩個人各趕著一輛馬車上路了。鎖柱是我們大隊的民兵連長,差一點就當了海軍,聽說只是因為不會游泳,才沒有選上,所以,鎖柱在我們大隊高人一等,走路的時候,都是鼻孔朝天。你要是在路上遇到他,問候他一聲,他連你看也不看,只丟給你一句"哼"。

鐵匠和鎖柱上路了,他們走了一天一夜,到了南山,夜晚住在看林人的茅草房裡。鎖柱說他曾經一拳把牛打倒了,他問鐵匠有沒有這麼大的力氣,鐵匠笑笑不說話;鎖柱又說他有一次遇到打劫的,搶了前面好幾個人,他一個人赤著腳追趕了十幾裡,劫匪嚇得丟下東西逃了,他問鐵匠有沒有這樣的膽量,鐵匠還是笑笑不說話。

鎖柱笑著說:“人人說你力大如牛,膽大如斗,我看未必。”

鐵匠也笑著說:“那都是人胡說哩。”

天亮後,他們趕著馬車繼續行走,走了四五里路,來到了一面小山坡下,突然,馬圓睜雙眼,眼睛裡充滿了恐懼和焦慮,全身顫抖著,幾乎要跪下去。鎖柱用鞭子使勁抽打著馬,馬疼痛地擺擺脖子,但不敢叫一聲。

鐵匠說:“前面有情況。”

鎖柱問:“什麼情況?”

鐵匠說:“我也說不準。”

鐵匠話音剛落,遠處傳來了一個女人撕心裂肺的哭喊,接著,一隻金錢豹從密林中衝出來,和他們打了一個照面。豹子的背上揹著一個孩子,孩子沒有了哭聲,不知是死是活。

鐵匠鋪裡的鐵匠

鎖柱陡然看到金錢豹,嚇得癱坐在地上。鐵匠一把操起支撐馬車的棍子,向著豹子奔去。這種棍子是特製的,長約一米,一端分叉,一般是堅硬的榆木製作。

金錢豹看到鐵匠趕過去,掉頭就跑,鐵匠在後面追趕。

追出了兩三里後,豹子看到無法擺脫,又看到身後只有鐵匠一個人,就把孩子從背上放下來,掉頭撲向鐵匠。

鐵匠閃在一邊,棍子揮舞過去,砸在了豹子的腰上,棍子應聲斷為兩截。

豹子落下地來,因為疼痛,長嘯一聲,樹葉紛紛飄落。

鐵匠尋找著四周可以當做武器的東西,可是四周只有枯葉。豹子又一次逼近鐵匠,鐵匠把兩截斷棍砸向豹子。棍子砸在豹子身上,又落在地上,豹子渾然不覺。

豹子長嘯一聲,第二次撲向鐵匠,在空中,豹子伸出了爪子,露出了牙齒。鐵匠站在原地,一閃身,豹子的爪牙都抓空了。鐵匠的拳頭對準豹子的頭顱揮過去。豹子落下地來,滾了兩滾。

豹子剛剛爬起身來,鐵匠的腿又到了。鐵匠一腳踢在了豹子的肚子上,豹子又倒了下去。鐵匠撲過去,照準豹子的脖子,踩出了一腳又一腳。剛開始,豹子還在掙扎,到了後來,豹子不再動彈了。

鐵匠從豹子嘴裡把那個孩子救了,那個孩子是秦嶺山中一戶藥農的孩子。

此後,鎖柱在鐵匠面前,再也不敢吹噓自己了。

鐵匠後來回到了河南老家,我們失去了聯繫。

鐵匠如果現在還活著,得有80歲了。

鐵匠鋪裡的鐵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