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离开浣熊市的我们,不由得想起一座浓雾中的小镇

再次离开浣熊市的我们,不由得想起一座浓雾中的小镇

再次离开浣熊市的我们,不由得想起一座浓雾中的小镇

大雾天,这首音乐更配哦!

不走寻常路

不知不觉中,“《寂静岭》系列”已经度过了第二十个生日(1999.01——2019.01)。

在“《寂静岭》系列”的缔造者——Team Silent小组看来,突如其来的血浆轰炸,面目狰狞的怪兽,这些视听元素只能肤浅地作用于感官层面。真正的恐怖,是让受众通过作品中的心理暗示手法,领悟一个个恐怖意象背后的真正寓意——人性之恶。

在由他们制作的四部正传中,人气最高的《寂静岭2》又是其中最特立独行的一部作品。它淡化了恐怖气氛和晦涩难懂的宗教背景,转而用细腻的心理分析手法,在这个终日被大雾与末世气息笼罩的审判台上,发起了一场关于罪与罚的心灵拷问。

虽然从与系列背景故事的联系来看,《寂静岭2》根本就是一部“外传”,然而它却对“寂静岭”世界观的拓展和深化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大量心理暗示和精神分析元素的加入,极大的提升了整个世界观的品味,将一个基于邪教元素和神秘主义创造出来的偏远小镇,变成了充满人文精神和文艺气息的思辨之地。

再次离开浣熊市的我们,不由得想起一座浓雾中的小镇

它的故事,就是在诡异和忧伤的气氛中开启的——

一封来自亡妻的来信

三年前,詹姆斯永远的失去了自己的妻子玛丽,他一直沉浸在巨大的悲痛不能自拔。

一天,詹姆斯收到了一封信——

再次离开浣熊市的我们,不由得想起一座浓雾中的小镇

“在我永无安宁的梦中,我看到了那座小镇——寂静岭,你答应过会再带我去那儿,但你一直没有。现在我孤身一人在那儿,在约定的地方”。

信的落款,正是玛丽。

三年来,詹姆斯无时不刻都在想念妻子,他更愿意相信玛丽到了一个不为人知的地方生活,而不是从病床上撒手人寰。这封诡异的来信,对于他的“意义”可想而知……

再次离开浣熊市的我们,不由得想起一座浓雾中的小镇

“于是,我就来到了寂静岭——的厕所”

在大雾弥漫的小镇行走,脚下踩着哐哐作响的铁丝网板,难以名状的怪物在周遭时隐时现……这些都阻挡不了詹姆斯寻找爱妻的步伐。在他看来,黑暗与恐惧中的砥砺前行,正是自己弥补缺憾所必须经历的试炼。

然而,在和两名“游客”的互动中,詹姆斯对寂静岭的实质产生了怀疑……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座寂静岭

安吉拉是詹姆斯最先遇到的角色,她自称前来寻找失踪的母亲,看似和自己有着类似的目的,但很快詹姆斯就发现了不同寻常之处:这个瘦弱的女子穿着厚厚的衣服,言行举止处处体现着强烈的自我保护欲和自杀倾向,在小镇中一直都在躲避着一群我们根本看不到的怪物。

再次离开浣熊市的我们,不由得想起一座浓雾中的小镇

“死胖子”艾迪刚刚登场的时候,根本就是一个胆小如鼠、混吃等死的窝囊废。然而他很快就变成了一个敏感多疑的暴力狂,声称到处都有嘲笑自己的人。在“只要看了我一眼,我就要杀掉他”的放肆叫嚣下,他扑向此前多次试图帮助自己的詹姆斯,最终死在了男主角的枪下。

再次离开浣熊市的我们,不由得想起一座浓雾中的小镇

在和这两名具有偏执性精神障碍特征的角色的有限互动中,詹姆斯发现了他们不愿意面对的真相:

原来,安吉拉长期饱受亲生父亲的性侵害,忍无可忍的她纵火终结了这场人伦悲剧,包括对这一切熟视无睹的母亲的生命,所以她总是以为自己被一群着了火的怪物追逐。自认为无法得到救赎的安吉拉,同样选择在大火中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再次离开浣熊市的我们,不由得想起一座浓雾中的小镇

每个人所看到的“怪物”,均是寂静岭的定制产品。图为安吉拉心中丑陋可怕的父亲形象。

至于艾迪,现实中的他因为自己的体型和智商,长期饱受别人的嘲笑。在犯下一桩伤害案之后,艾迪带着自己的心魔逃到了寂静岭。无法走出这座心灵迷宫的他看到了更多嘲笑自己的人,也因此变得更加敏感暴戾,最终作死成功。

唯有小女孩劳拉,称得上是寂静岭中唯一的“正常人”。“正常”到只有她才可以无视其他成年人眼中的怪物,在腐烂灰暗的小镇中旁若无人般的玩耍嬉戏,当着“大人”的面揭穿他们逃避的真相。

再次离开浣熊市的我们,不由得想起一座浓雾中的小镇

没事不要尽说什么大实话……

身为局外人的詹姆斯,自然看不到安吉拉眼中的“火人”,更感知不到艾迪所听到的刺耳笑声,但这并不代表他是无辜的。

恰恰相反——

再次离开浣熊市的我们,不由得想起一座浓雾中的小镇

男主角所经历的寂静岭,也是其自身潜意识的病态创作:无论是在医院中游荡的护士,还是步履蹒跚,朝着自己喷涂黄褐色呕吐物的怪物(下图),这些都是自己对妻子三年病重时光的记忆投射。

再次离开浣熊市的我们,不由得想起一座浓雾中的小镇

除此之外,由于妻子重病所导致的长期禁欲,还让詹姆斯产生了每一个男人都懂的问题——性压抑。

再次离开浣熊市的我们,不由得想起一座浓雾中的小镇

两个成熟女性下半身扣在一起的“模特怪”,象征着詹姆斯被长期压抑的性欲。

上述的这个“不能说的秘密”,结合对亡妻的思恋,便演变为了一个似曾相识的人格——玛丽亚(下左图)。

再次离开浣熊市的我们,不由得想起一座浓雾中的小镇

寻找失落的记忆碎片

在游戏早期流程的瑰水望湖公园中,詹姆斯邂逅了一个名叫玛丽亚的红衣女子。她的容貌和玛丽如此之像,詹姆斯甚至将其误认为了“失踪”的妻子。

再次离开浣熊市的我们,不由得想起一座浓雾中的小镇

玛丽亚和妻子玛丽的容貌,除了发色以外完全相同,但性格却截然相反。

稍加接触之后,詹姆斯就认识到妻子形似神不似的女人,并不是玛丽——即便是当年和自己处于热恋中的她,也从未表现出如此性感和轻佻。

再次离开浣熊市的我们,不由得想起一座浓雾中的小镇

然而,嘴上说不要,身体却很诚实。

詹姆斯不但主动邀请玛丽亚结伴而行,而且在途中还对她关爱有加,甚至萌发了和她一起逃出寂静岭,开始一段新生活的念头。

再次离开浣熊市的我们,不由得想起一座浓雾中的小镇

玛丽亚第一次被怪物“三角头”杀死。

如果说艾迪、安吉拉和劳拉这三个在寂静岭中遇到的人物,让詹姆斯对这座小镇的实质产生怀疑,那么玛利亚的人格,则让他开始无法辨别自身记忆的真实性。

玛丽亚每次的出现和离去,都显得毫无逻辑可言。她甚至多次被怪物处决之后,依然活奔乱跳的出现在詹姆斯面前,再重复这个循环,让詹姆斯在无能为力的痛苦中越陷越深。

再次离开浣熊市的我们,不由得想起一座浓雾中的小镇

玛利亚的处刑者“三角头”是主人公潜意识中暴力、侵犯成分的化身,同时又象征了其良知对自己的鞭笞。

“我为什么会来到这里,为什么会受到这般惩罚?我到底做过什么?”

最终,在“三角头”为自己设置的审判台前,詹姆斯认识到了自己试图挽救的玛丽亚并不是真实存在的人物,她和自己在寂静岭中遭遇的一系列怪物一样,都是主观臆想出来的,用于惩罚自己罪恶灵魂的刑具。

至于这个看似“不离不弃”的爱情故事,真相却骨感得可怕:

再次离开浣熊市的我们,不由得想起一座浓雾中的小镇

通过湖滨旅馆312房间中的一盘录像带,詹姆斯重拾了可怕的真相。

属于詹姆斯的寂静岭旅途已经完结了,然而属于玩家的寂静岭却才刚刚开始。

爱的尽头,是比恨更可怕的东西

任何的爱都有尽头,对于在一千多天时间里都在照料玛丽亚的詹姆斯来说更是如此。

再次离开浣熊市的我们,不由得想起一座浓雾中的小镇

詹姆斯回忆起了因为病痛而日益暴躁的妻子每天在耳边的咆哮。

三年中的詹姆斯每时每刻都在为妻子的康复而祈祷,然而在病床上日益衰竭的玛丽,却距离自己熟悉的模样越来越远,他的精神也在这种不断的折磨中濒临崩溃。

在妻子无法逆转的病情面前,詹姆斯又是一个弱者。他既没有能力处理好自己欲望,也克制不了源于自私的恨。一个声音,在他的脑海中越来越响——“这一切,必须终止!”

终于有一天,他产生了让妻子,更是让自己从无尽的痛苦中解脱的想法——杀死她……

再次离开浣熊市的我们,不由得想起一座浓雾中的小镇

这盘录像带不仅来历不明,而且内容也完全不符合逻辑,依然可以解读为詹姆斯扭曲的记忆。

后来,妻子永远的离开了自己,但其中的真相,却被詹姆斯的自我防御机制埋入了潜意识的深层,用以逃避自己的责任和感情。这个无能而又自私的男人,就这样选择用梦境来麻痹自己。

当所有的谎言都被寂静岭一一击破之后,詹姆斯不得不残酷的面对自己内心最黑暗,最不为人知,乃至就连我们这些拥有上帝视角的旁观者也说不清,道不明的一面。

留白的魅力

在过去的十几年时间中,玩家们均认同通过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来解读这部传世经典:

灰暗破败的表世界象征着詹姆斯压抑的前意识,黑暗腐烂的里世界,则是他的潜意识,占领这片黑暗之地的是无边的欲望和道德的沦丧。他所经历的故事,正是人性中道德和败德这两个截然相反的声音的天人交战。

即便如此,在许多细节问题,乃至故事的真相问题上,玩家们都有不同的观点:

就拿“杀妻”这一真相来说,詹姆斯究竟是亲手结束了玛丽的生命,然后编造出了妻子召唤自己的来信来自我催眠。还是在妻子病故之后,因为当初这个想法所导致的罪恶感而暗示自己是凶手……每个人的解读都是不同的。

至于詹姆斯所遇到的形形色色的人,他们可以是和男主角一样的罪人,也可能是主人公人格中的暴戾、软弱、纯真、自我伤害等构成要素分裂出来的独立人格。

游戏剧本为每一种解释都留下可以提供论据的细节,甚至还有对应的结局作为支撑。这些留白,也让这部作品在过去十几年时间里一直都为AVG核心玩家们所津津乐道。

但至少玩家对这个雾气蒙蒙的小镇的实质,有着高度的共识:

寂静岭是一片赎罪之地,它将被负罪感折磨的人召唤到这里,用他们努力逃避的罪恶编织成一个无边炼狱。

寂静岭好像一个拥有无限可能的盒子,将任何纠结于过去而不能自拔的人丢进去,都会生成独一无二的故事。救赎还是毁灭,这些都不是游戏的结局,它更注重的是我们在面对内心恐惧时所做出的选择。

再次离开浣熊市的我们,不由得想起一座浓雾中的小镇

我们很好奇把同样犯下杀妻罪行的奎托斯丢进寂静岭,到底会发生什么?

寂静岭,让我们第一次见识了“开放式游戏”

2001年金秋,两部大作相继颠覆了我们过去对电子游戏的认知。

再次离开浣熊市的我们,不由得想起一座浓雾中的小镇

《寂静岭2》和《横行霸道Ⅲ》,分别发售于2001年9月24日和2001年10月22日。

无论从题材还是玩法来说,《横行霸道Ⅲ》和《寂静岭2》都毫无共同之处。然而从游戏方式的开放性来说,二者又戏剧性地呈现出了一组互文关系,宛如镜子的两面——前者指向人类无限的外部,最终在今年进化为了《荒野大救赎Ⅱ》这种可以将一个时代装入两张光盘的史诗。

相对“唯物”的《横行霸道Ⅲ》,“唯心”的《寂静岭2》则指向人类无限的精神世界,原本在日常生活中根本无法触及的深渊,在摄人心魄的故事演绎下,一步一步引诱我们层层坠入,接受来自人性最深处的震撼。

《寂静岭2》吸引玩家的地方不在于动作、战斗、养成等等系统,事实上,如果按照这些标准来评判,它根本就是一款毫无“游戏性”可言的作品。它真正的魅力,在于将故事变成了玩法的一部分。我们在迷雾中迈出的每一步,还有场景细节和暗示的每一次解读,就是其核心价值的体现。

它的开放性,体现在精神层面近乎无限的交互性。

在这里,你甚至可以和弗洛伊德谈笑风生……

在推出系列第四作《房间》之后,Team Silent小组宣布解散。后续以外包方式推出的作品,也并未重现辉煌。结合Konami的现状,我们会发现《寂静岭》品牌已经事实死亡。这座迷雾笼罩的小镇,不再可能像《生化危机2 重制版》中的浣熊市那样获得重生。然而,二十年后的我们对此却并不悲伤。

因为这座在迷雾中时隐时现的小镇,已经植根于玩家们的内心深处。

是的,无尽的噩梦终于结束,穿过浓雾,迎接你的是晦暗破败、满目疮痍的现实。这是宿命,你注定要孤身一人踏上没有尽头的道路,行走于永世的废墟。

再次离开浣熊市的我们,不由得想起一座浓雾中的小镇再次离开浣熊市的我们,不由得想起一座浓雾中的小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