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離開浣熊市的我們,不由得想起一座濃霧中的小鎮

再次离开浣熊市的我们,不由得想起一座浓雾中的小镇

再次离开浣熊市的我们,不由得想起一座浓雾中的小镇

大霧天,這首音樂更配哦!

不走尋常路

不知不覺中,“《寂靜嶺》系列”已經度過了第二十個生日(1999.01——2019.01)。

在“《寂靜嶺》系列”的締造者——Team Silent小組看來,突如其來的血漿轟炸,面目猙獰的怪獸,這些視聽元素只能膚淺地作用於感官層面。真正的恐怖,是讓受眾通過作品中的心理暗示手法,領悟一個個恐怖意象背後的真正寓意——人性之惡。

在由他們製作的四部正傳中,人氣最高的《寂靜嶺2》又是其中最特立獨行的一部作品。它淡化了恐怖氣氛和晦澀難懂的宗教背景,轉而用細膩的心理分析手法,在這個終日被大霧與末世氣息籠罩的審判臺上,發起了一場關於罪與罰的心靈拷問。

雖然從與系列背景故事的聯繫來看,《寂靜嶺2》根本就是一部“外傳”,然而它卻對“寂靜嶺”世界觀的拓展和深化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大量心理暗示和精神分析元素的加入,極大的提升了整個世界觀的品味,將一個基於邪教元素和神秘主義創造出來的偏遠小鎮,變成了充滿人文精神和文藝氣息的思辨之地。

再次离开浣熊市的我们,不由得想起一座浓雾中的小镇

它的故事,就是在詭異和憂傷的氣氛中開啟的——

一封來自亡妻的來信

三年前,詹姆斯永遠的失去了自己的妻子瑪麗,他一直沉浸在巨大的悲痛不能自拔。

一天,詹姆斯收到了一封信——

再次离开浣熊市的我们,不由得想起一座浓雾中的小镇

“在我永無安寧的夢中,我看到了那座小鎮——寂靜嶺,你答應過會再帶我去那兒,但你一直沒有。現在我孤身一人在那兒,在約定的地方”。

信的落款,正是瑪麗。

三年來,詹姆斯無時不刻都在想念妻子,他更願意相信瑪麗到了一個不為人知的地方生活,而不是從病床上撒手人寰。這封詭異的來信,對於他的“意義”可想而知……

再次离开浣熊市的我们,不由得想起一座浓雾中的小镇

“於是,我就來到了寂靜嶺——的廁所”

在大霧瀰漫的小鎮行走,腳下踩著哐哐作響的鐵絲網板,難以名狀的怪物在周遭時隱時現……這些都阻擋不了詹姆斯尋找愛妻的步伐。在他看來,黑暗與恐懼中的砥礪前行,正是自己彌補缺憾所必須經歷的試煉。

然而,在和兩名“遊客”的互動中,詹姆斯對寂靜嶺的實質產生了懷疑……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座寂靜嶺

安吉拉是詹姆斯最先遇到的角色,她自稱前來尋找失蹤的母親,看似和自己有著類似的目的,但很快詹姆斯就發現了不同尋常之處:這個瘦弱的女子穿著厚厚的衣服,言行舉止處處體現著強烈的自我保護欲和自殺傾向,在小鎮中一直都在躲避著一群我們根本看不到的怪物。

再次离开浣熊市的我们,不由得想起一座浓雾中的小镇

“死胖子”艾迪剛剛登場的時候,根本就是一個膽小如鼠、混吃等死的窩囊廢。然而他很快就變成了一個敏感多疑的暴力狂,聲稱到處都有嘲笑自己的人。在“只要看了我一眼,我就要殺掉他”的放肆叫囂下,他撲向此前多次試圖幫助自己的詹姆斯,最終死在了男主角的槍下。

再次离开浣熊市的我们,不由得想起一座浓雾中的小镇

在和這兩名具有偏執性精神障礙特徵的角色的有限互動中,詹姆斯發現了他們不願意面對的真相:

原來,安吉拉長期飽受親生父親的性侵害,忍無可忍的她縱火終結了這場人倫悲劇,包括對這一切熟視無睹的母親的生命,所以她總是以為自己被一群著了火的怪物追逐。自認為無法得到救贖的安吉拉,同樣選擇在大火中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再次离开浣熊市的我们,不由得想起一座浓雾中的小镇

每個人所看到的“怪物”,均是寂靜嶺的定製產品。圖為安吉拉心中醜陋可怕的父親形象。

至於艾迪,現實中的他因為自己的體型和智商,長期飽受別人的嘲笑。在犯下一樁傷害案之後,艾迪帶著自己的心魔逃到了寂靜嶺。無法走出這座心靈迷宮的他看到了更多嘲笑自己的人,也因此變得更加敏感暴戾,最終作死成功。

唯有小女孩勞拉,稱得上是寂靜嶺中唯一的“正常人”。“正常”到只有她才可以無視其他成年人眼中的怪物,在腐爛灰暗的小鎮中旁若無人般的玩耍嬉戲,當著“大人”的面揭穿他們逃避的真相。

再次离开浣熊市的我们,不由得想起一座浓雾中的小镇

沒事不要盡說什麼大實話……

身為局外人的詹姆斯,自然看不到安吉拉眼中的“火人”,更感知不到艾迪所聽到的刺耳笑聲,但這並不代表他是無辜的。

恰恰相反——

再次离开浣熊市的我们,不由得想起一座浓雾中的小镇

男主角所經歷的寂靜嶺,也是其自身潛意識的病態創作:無論是在醫院中游蕩的護士,還是步履蹣跚,朝著自己噴塗黃褐色嘔吐物的怪物(下圖),這些都是自己對妻子三年病重時光的記憶投射。

再次离开浣熊市的我们,不由得想起一座浓雾中的小镇

除此之外,由於妻子重病所導致的長期禁慾,還讓詹姆斯產生了每一個男人都懂的問題——性壓抑。

再次离开浣熊市的我们,不由得想起一座浓雾中的小镇

兩個成熟女性下半身扣在一起的“模特怪”,象徵著詹姆斯被長期壓抑的性慾。

上述的這個“不能說的秘密”,結合對亡妻的思戀,便演變為了一個似曾相識的人格——瑪麗亞(下左圖)。

再次离开浣熊市的我们,不由得想起一座浓雾中的小镇

尋找失落的記憶碎片

在遊戲早期流程的瑰水望湖公園中,詹姆斯邂逅了一個名叫瑪麗亞的紅衣女子。她的容貌和瑪麗如此之像,詹姆斯甚至將其誤認為了“失蹤”的妻子。

再次离开浣熊市的我们,不由得想起一座浓雾中的小镇

瑪麗亞和妻子瑪麗的容貌,除了髮色以外完全相同,但性格卻截然相反。

稍加接觸之後,詹姆斯就認識到妻子形似神不似的女人,並不是瑪麗——即便是當年和自己處於熱戀中的她,也從未表現出如此性感和輕佻。

再次离开浣熊市的我们,不由得想起一座浓雾中的小镇

然而,嘴上說不要,身體卻很誠實。

詹姆斯不但主動邀請瑪麗亞結伴而行,而且在途中還對她關愛有加,甚至萌發了和她一起逃出寂靜嶺,開始一段新生活的念頭。

再次离开浣熊市的我们,不由得想起一座浓雾中的小镇

瑪麗亞第一次被怪物“三角頭”殺死。

如果說艾迪、安吉拉和勞拉這三個在寂靜嶺中遇到的人物,讓詹姆斯對這座小鎮的實質產生懷疑,那麼瑪利亞的人格,則讓他開始無法辨別自身記憶的真實性。

瑪麗亞每次的出現和離去,都顯得毫無邏輯可言。她甚至多次被怪物處決之後,依然活奔亂跳的出現在詹姆斯面前,再重複這個循環,讓詹姆斯在無能為力的痛苦中越陷越深。

再次离开浣熊市的我们,不由得想起一座浓雾中的小镇

瑪利亞的處刑者“三角頭”是主人公潛意識中暴力、侵犯成分的化身,同時又象徵了其良知對自己的鞭笞。

“我為什麼會來到這裡,為什麼會受到這般懲罰?我到底做過什麼?”

最終,在“三角頭”為自己設置的審判臺前,詹姆斯認識到了自己試圖挽救的瑪麗亞並不是真實存在的人物,她和自己在寂靜嶺中遭遇的一系列怪物一樣,都是主觀臆想出來的,用於懲罰自己罪惡靈魂的刑具。

至於這個看似“不離不棄”的愛情故事,真相卻骨感得可怕:

再次离开浣熊市的我们,不由得想起一座浓雾中的小镇

通過湖濱旅館312房間中的一盤錄像帶,詹姆斯重拾了可怕的真相。

屬於詹姆斯的寂靜嶺旅途已經完結了,然而屬於玩家的寂靜嶺卻才剛剛開始。

愛的盡頭,是比恨更可怕的東西

任何的愛都有盡頭,對於在一千多天時間裡都在照料瑪麗亞的詹姆斯來說更是如此。

再次离开浣熊市的我们,不由得想起一座浓雾中的小镇

詹姆斯回憶起了因為病痛而日益暴躁的妻子每天在耳邊的咆哮。

三年中的詹姆斯每時每刻都在為妻子的康復而祈禱,然而在病床上日益衰竭的瑪麗,卻距離自己熟悉的模樣越來越遠,他的精神也在這種不斷的折磨中瀕臨崩潰。

在妻子無法逆轉的病情面前,詹姆斯又是一個弱者。他既沒有能力處理好自己慾望,也剋制不了源於自私的恨。一個聲音,在他的腦海中越來越響——“這一切,必須終止!”

終於有一天,他產生了讓妻子,更是讓自己從無盡的痛苦中解脫的想法——殺死她……

再次离开浣熊市的我们,不由得想起一座浓雾中的小镇

這盤錄像帶不僅來歷不明,而且內容也完全不符合邏輯,依然可以解讀為詹姆斯扭曲的記憶。

後來,妻子永遠的離開了自己,但其中的真相,卻被詹姆斯的自我防禦機制埋入了潛意識的深層,用以逃避自己的責任和感情。這個無能而又自私的男人,就這樣選擇用夢境來麻痺自己。

當所有的謊言都被寂靜嶺一一擊破之後,詹姆斯不得不殘酷的面對自己內心最黑暗,最不為人知,乃至就連我們這些擁有上帝視角的旁觀者也說不清,道不明的一面。

留白的魅力

在過去的十幾年時間中,玩家們均認同通過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論來解讀這部傳世經典:

灰暗破敗的表世界象徵著詹姆斯壓抑的前意識,黑暗腐爛的裡世界,則是他的潛意識,佔領這片黑暗之地的是無邊的慾望和道德的淪喪。他所經歷的故事,正是人性中道德和敗德這兩個截然相反的聲音的天人交戰。

即便如此,在許多細節問題,乃至故事的真相問題上,玩家們都有不同的觀點:

就拿“殺妻”這一真相來說,詹姆斯究竟是親手結束了瑪麗的生命,然後編造出了妻子召喚自己的來信來自我催眠。還是在妻子病故之後,因為當初這個想法所導致的罪惡感而暗示自己是兇手……每個人的解讀都是不同的。

至於詹姆斯所遇到的形形色色的人,他們可以是和男主角一樣的罪人,也可能是主人公人格中的暴戾、軟弱、純真、自我傷害等構成要素分裂出來的獨立人格。

遊戲劇本為每一種解釋都留下可以提供論據的細節,甚至還有對應的結局作為支撐。這些留白,也讓這部作品在過去十幾年時間裡一直都為AVG核心玩家們所津津樂道。

但至少玩家對這個霧氣濛濛的小鎮的實質,有著高度的共識:

寂靜嶺是一片贖罪之地,它將被負罪感折磨的人召喚到這裡,用他們努力逃避的罪惡編織成一個無邊煉獄。

寂靜嶺好像一個擁有無限可能的盒子,將任何糾結於過去而不能自拔的人丟進去,都會生成獨一無二的故事。救贖還是毀滅,這些都不是遊戲的結局,它更注重的是我們在面對內心恐懼時所做出的選擇。

再次离开浣熊市的我们,不由得想起一座浓雾中的小镇

我們很好奇把同樣犯下殺妻罪行的奎託斯丟進寂靜嶺,到底會發生什麼?

寂靜嶺,讓我們第一次見識了“開放式遊戲”

2001年金秋,兩部大作相繼顛覆了我們過去對電子遊戲的認知。

再次离开浣熊市的我们,不由得想起一座浓雾中的小镇

《寂靜嶺2》和《橫行霸道Ⅲ》,分別發售於2001年9月24日和2001年10月22日。

無論從題材還是玩法來說,《橫行霸道Ⅲ》和《寂靜嶺2》都毫無共同之處。然而從遊戲方式的開放性來說,二者又戲劇性地呈現出了一組互文關係,宛如鏡子的兩面——前者指向人類無限的外部,最終在今年進化為了《荒野大救贖Ⅱ》這種可以將一個時代裝入兩張光盤的史詩。

相對“唯物”的《橫行霸道Ⅲ》,“唯心”的《寂靜嶺2》則指向人類無限的精神世界,原本在日常生活中根本無法觸及的深淵,在攝人心魄的故事演繹下,一步一步引誘我們層層墜入,接受來自人性最深處的震撼。

《寂靜嶺2》吸引玩家的地方不在於動作、戰鬥、養成等等系統,事實上,如果按照這些標準來評判,它根本就是一款毫無“遊戲性”可言的作品。它真正的魅力,在於將故事變成了玩法的一部分。我們在迷霧中邁出的每一步,還有場景細節和暗示的每一次解讀,就是其核心價值的體現。

它的開放性,體現在精神層面近乎無限的交互性。

在這裡,你甚至可以和弗洛伊德談笑風生……

在推出系列第四作《房間》之後,Team Silent小組宣佈解散。後續以外包方式推出的作品,也並未重現輝煌。結合Konami的現狀,我們會發現《寂靜嶺》品牌已經事實死亡。這座迷霧籠罩的小鎮,不再可能像《生化危機2 重製版》中的浣熊市那樣獲得重生。然而,二十年後的我們對此卻並不悲傷。

因為這座在迷霧中時隱時現的小鎮,已經植根於玩家們的內心深處。

是的,無盡的噩夢終於結束,穿過濃霧,迎接你的是晦暗破敗、滿目瘡痍的現實。這是宿命,你註定要孤身一人踏上沒有盡頭的道路,行走於永世的廢墟。

再次离开浣熊市的我们,不由得想起一座浓雾中的小镇再次离开浣熊市的我们,不由得想起一座浓雾中的小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