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工艺水性复合强力染色剂

虫胶漆/木蜡油/什么是清水漆/施工工艺水性复合强力染色剂

虫胶漆/木蜡油/什么是清水漆/施工工艺水性复合强力染色剂

木榆禅意 2019-02-21 20:25


文字从别处整理收藏,仅供个人学习了,若侵权联系删除

虫胶漆

虫胶漆/木蜡油/什么是清水漆/施工工艺水性复合强力染色剂

虫胶是大家熟悉喜爱的一种油漆材料。用虫胶制成的清漆或亮漆(俗称泡立水)使用方便,装饰性良好。这么好的油漆材料,究竟是什么东西呢?

虫胶,是热带、亚热带地区一种寄生在植物上的紫胶虫所产生的分泌物。我国南方地区就大量放养紫胶虫,生产虫胶。

长在树上的虫胶称为棒状虫胶,里面含有很多的杂质,不能直接使用。把树枝的上的虫胶剥下来,用水漂洗,除去色素,很像一粒粒沙子,即称为粒状虫胶。漂洗时得到副产品红色素,可以做染料。粒状虫胶还不能使用。要经过精制才能使用。

粒状虫胶的精制方法主要有两种:1.将虫胶用蒸汽融化,用布袋压榨过滤,滚压成片,打碎后即成褐色片状虫胶。用这种方法精制的虫胶,里面含有少量的虫胶蜡。虫胶蜡是优良的增塑剂,能够提高漆膜的弹性,减少漆膜的脆性。但是含有蜡质的漆膜不十分透明,因此不适用于透明度要求特别高的地方。2.将粒状虫胶溶解于酒精中,然后将溶液过滤,使酒精挥发,在滚压成片。这种方法精制的虫胶是透明的。因为蜡质不溶于酒精所以缺少蜡质。它的脆性也就相应增加。

以上两种方法精制的虫胶都是棕褐色的。要想获得白色虫胶。需要经过漂白。(以下省略1000字)。

经验谈:

虫胶漆和亮漆调制过程。虫胶清漆与亮漆成分上没有区别。只是含量的不同。一般油漆工不分。工厂标准虫胶清漆的虫胶含量为30-40%。亮漆中则为15-25%。工厂用酒精清漆为90-95%亮漆为83-90%。因为亮漆是供擦涂抛光用的,如果酒精浓度太大,再擦涂过程中容易把已经涂上的漆层溶解,影响油漆质量。

虫胶不溶于一般石油、苯类、酯类等溶剂,因此它有一种隔离涂层的本领。用来隔离用油色着色的木面、木材中的树脂等。避免色素、树脂渗透到上层的油漆中。虫胶美中不足的是抗水性差。容易吸朝发白。如果在虫胶漆中加些樟脑粉,可以减少发白现象。

另外虫胶漆配成后。时间一久,虫胶中的有机酸能够与酒精化合成脂,使漆膜发粘,极难干燥。因此,虫胶最多只能保存半年,不宜再长。最好现配现用。

特别注意的是。配制虫胶时只能将虫胶片,少量少量的放入酒精中。严禁将酒精直接倒入虫胶中。严禁搅拌,否则很难溶解。只有等到完全溶解后方可搅拌。另外,潮湿天气、寒冷季节不宜施工。冬季要施工,施工场所必 须加温。

以上介绍的都是天然漆。除去以上的余下的就都是合成漆了。油漆的种类很多。木榆也不可能样样都懂。再说现在新的东东更多我有的也是刚刚听说。也没有用过更不敢乱说。以下抄书来张表。当然,木榆手中的东东可能过时。反正大家没事时看看。有用就用没用就扔一边。

木器常用商品油漆

一.类 别 清漆类

(一). 树脂清漆

1. 虫胶漆(俗称泡立水)

主要成分:

虫胶、酒精。打底用虫胶含量为30-40%抛光用虫胶含量8-14%

特 性

快干装饰性良好,有一定的硬度,但附着力和耐水性差,容易吸潮发白。

用 途

着色打底和高级家具抛光用。

2.. 软脂清漆

主要成分:

诺伏蜡克型酚醛树脂,酒精

特 性

耐酸耐碱,硬度高,但弹性差,遇光易变色,装饰性差。

用 途

一般木器罩光用。

3. 丙烯酸树脂清漆

主要成分:

热塑性丙烯酸树脂,增韧剂,溶剂,其他树脂

特 性

快干,色浅透明,光亮、耐候性强。

用 途

高级木器罩光用

(二). 硝化纤维素清漆

1.. 木器硝化纤维素清漆

主要成分

硝化纤维素,溶剂,稀释剂,树脂,增韧剂。

特 性

快干耐水,耐油,装饰性好,但固体成分低,耐气候性差,遇潮容易发白。

用 途

高级家具打底罩光用。

2. 打底木器硝化纤维素清漆

主要成分

除上面一些成分外,还有金属硬脂酸盐。

特 性

漆膜弹性差,但填充性良好。

用 途

木器打底用

(三). 无溶剂型清漆

1. 聚氨基甲酸酯清漆。

主要成分

多异菁酸脂加成物,聚酯树脂,溶剂

特 性

固体成分高,漆膜光亮,有突出耐化学品性,耐磨性和耐气候性差。

用 途

高级木齐罩光用

2. 聚酯清漆

主要成分

不饱和聚酯树脂,苯乙烯,引发剂。

特 性

固体成分特高,漆膜光亮,耐磨,耐化学药品和溶剂。

用 途

高级木器罩光用

(四)油性清漆

1. 钙脂清漆

主要成分

石灰松香,干性油,催干剂,溶剂。

特 性

漆膜硬度高,光泽好,干燥较快,但耐水性耐和气候性差。

用 途

木器打底用和室内木器罩光用。

2. 酯胶清漆

主要成分

甘油松香,干性油,催干剂,溶剂。

特 性

漆膜较坚韧,耐久性中性,耐水性比钙脂清漆稍好,漆膜光亮。

用 途

室外木器罩光用。

3. 酚醛清漆

主要成分

油溶性酚醛树脂,干性油,催干剂,溶剂。

特 性

快干,漆膜坚硬。光泽良好。耐水性和耐气候性良好。但颜色较深。

用 途

室内外木器罩光用。

4. 醇酸清漆

主要成分

改性醇酸树脂,溶剂,催干剂。

特 性

快干,光泽好,耐气候性优良,漆膜坚韧耐磨,附着力强。

用 途

室内外木器罩光用

5. 改良金漆(木器代用漆)

主要成分

改良酚醛树脂,桐油,沥青,油溶性染料,溶剂。

特 性

色泽透明光亮,,干性快速。

用 途

代替天然广漆作木器罩光用。

二 . 磁 漆 类

(一)挥发性磁漆.

1. 硝化纤维素磁漆

主要成分

硝化纤维素,合成树脂,增韧剂,溶剂,颜料。

特 性

快干,漆膜光亮,耐磨,耐水,遮盖力和附着力强。

用 途

高级木器罩光用

(二).油性磁漆

1. 钙脂磁漆

主要成分

短油度钙脂漆料,颜料。

特 性

漆膜硬度高,光泽好,但不耐磨,耐久性差。

用 途

室内木器罩光用

2. 酯胶磁漆

主要成分

甘油松香,精炼干性油,颜料。

特 性

漆膜坚韧,耐磨,耐刷洗。

用 途

一般木器罩光用。

3. 酚醛磁漆

主要成分

改性酚醛漆料,颜料。,

特 性

漆膜坚韧,光泽良好,耐气候性强,耐酸碱,耐水。

用 途

室内外木器罩光用。

4. 醇酸磁漆

主要成分

改性醇酸漆料,颜料。

特 性

漆膜光亮耐久,无须打磨上光,机械强度也很好。

用 途

高级木器罩光用

三 . 调和漆类

(一)油性调和漆

1. 厚漆(又叫铅油)

主要成分

精制干性油,颜料,填充料。

特 性

耐气候性、光泽和耐久性均差。

用 途

木器打底和低级木器罩光用

2. 油性调和漆

主要成分

精炼干性油,颜料,溶剂。

特 性

附着力和耐气候性强,但漆膜干燥缓慢,光泽较差。

用 途

室外木器罩光用

(二)磁性调和漆

1. 磁性调和漆

主要成分

合成树脂,精炼干性油,溶剂。

特 性

漆膜坚韧,光亮夺目,形似磁漆,但耐气候性较油性调和漆稍差,漆膜容易失光龟裂。

用 途

室内外木器罩面用

上面这张表是一般的合成油漆,这张表年代比较久远,大概是七十年代的。有好多的油漆没在表中。该表也是木榆好不容易抄录下来的(主要木榆打字慢)。反正只给大家参考一下,对油漆有个了解,不管有没有用,反正我尽力了。大家就凑合着看看吧!

接着我还会将油漆的基本组成、成分的作用做个解释,让大家能够更清楚油漆的性质,以便更好的运用。待油漆特性部分讲完,我会开始讲油漆的施工。到时我尽可能讲通俗些。要说明的还是有抄书、有心得、有实践经验体会。也会讲一些施工失败的补救措施和方法。油漆讲完后,我可能还会讲木工。从木工的工具、工种的分类到木器的制作。到时我也可能做些案例,拍些图片同步进行,当然,主要的是传统的木作。一般情况我不会去制作一些拼板式家具的。在讲的同时,我也会糅合一些,我对家具、工具、以及DIY的观点和看法。同时也希望大家共同参与和探讨。

原本几天前就要上传,试了几次。无法传送表格。没办法只能从新来过。又做了一遍。Nnd好累!

木腊油配方〔拖把13〕

松节油一瓶〔14元 1斤 可以在卖油画颜料或化工商店买〕 普通的白蜡烛〔考虑到蜂蜡不好买〕 桐油〔8元1斤〕 油画颜料〔配色用〕 先将碗里到半碗松节油 将蜡烛掰成小短放入松节油中〔一根半蜡烛〕 将碗放入有水的锅里 放在炉子上加热 蜡烛会很快融入松节油 完全溶解后倒入桐油 稍加搅拌既可 完全冷却后呈膏状 用布擦拭 不加桐油是液体腊 事先将颜料融入松节油即有色油 木料表面务必用300号以上砂纸打磨光滑再擦腊 一遍既可 手感比买的木腊油要润滑 大家试试吧

俺的DIY--------------油蜡研究

自己动手已经做了三件家具,由于担忧涂料的环保问题一直没有油漆。这日,一位亲属给了一瓶桐油,于是摩拳擦掌开始涂装餐桌。

桐油装在矿泉水瓶里,怎么看怎么象豆油,开盖嗅之,一股浓郁的油腻子味儿,应该是桐油无疑。根据网上查到的资料,古法上桐油不是用刷子而是搓,咱也效法先贤,用块棉布沾上桐油搓吧。

不一会儿,油上完了,按网上所言,搓出来的应该比刷的油膜厚,实际上却很薄,这是什么道理?上了桐油,原本浅淡的木色变深了,木头的芯材部分和边材部分对比明显,芯材黄红色,边材白色泛着淡黄,显然,涂油前先给木头调色效果会更好。

桐油尽管号称是干性油,干得却很慢,第一遍用时一天一夜,第二遍第三遍时间更长。虽然有味,可比化学油漆那种强刺激气味强太多了,不过这种味道消散也很慢。有人说桐油干后是一股清香味,到现在还未闻到。

本想先拿桌子作实验,可是性子急,顺手连沙发也刷了,这样不同种松木间涂刷效果就有了对比。我的桌子主要部分是樟子松的,本来我要买的是红松,不过最开始不识货,被奸商骗了,桌子中心板和桌脚是黄花松;沙发主体是老黄花松,还有有两根红松撑。涂上桐油后,獐子松基本呈现浅琥珀黄色,少部分位置颜色较深偏红。老黄花松最漂亮,大部分都是黄红色,一部分是湖泊黄,木纹尽显,点缀如丝。新黄花松颜色不如老木,与獐子松接近,但木纹美观。红松名不虚传,果然红,算琥珀红或肉红色吧,颜色非常均匀,可惜木纹很淡。另外我还将桐油涂在一根准备做休闲椅的已加工好的白中微有浅赫色丝纹的榆木木方一个平面上,一夜后涂油的一面变成美丽的琥珀黄。结论:桐油适合干透的木质,硬木好过软木,老木好过新木。r>涂桌子时发现桌子中间有点上鼓,不知是桌子干燥变形还是当初没处理好,于是用手刨子刨了刨,从刨面可以发现桐油只浸润不到1毫米深,显然桐油并不能深层滋润,至少用我的涂擦方法不能。

桐油干燥甚慢令人恼火,网上又说不能日晒,我就用电吹风作个试验,向晾了一宿还未干的桌子角处局部吹热风5分钟,用手一摸,没干的地方还是未干,比原来好象好一点,可能吹风时间不够,我没有再实验。

防水实验:取几滴水分别放在桌面和沙发扶手上,桌面上水不动,沙发扶手上的水自动会聚成珠状;几分钟后用干布轻擦水嘀,略留些水痕,桌面上残留水分不一会被獐子松吸进去,用手模摸,可以感觉木头的潮湿;而沙发扶手上水痕如故,未被吸收。这种分别看来只能用獐子松木质疏松黄花松木质坚硬来解释,也许我的桌子还得涂几遍油,我有点担忧,不是说桐油防水吗?

既然桌子防水性能不佳,我想起家具保护还有种方法是烫蜡。先试验,取一根蜡烛,掰下几小块捏碎,撒在桌子角上,用电吹风吹,蜡渐渐融化成液体,随风力弥散开来成一滩,明显被木头吸收,2分钟后只剩明显的蜡痕,停风,用干净的棉布一擦,蜡痕无影踪,再看桌面,烫蜡部分与未烫蜡部分在视觉上毫无区别,用手一摸,手指不再有油迹,略觉比其他部位光滑,但对比感觉极微。我想,不管咋样,能吸收肯定就有效果。

大面积烫蜡不能用蜡烛了,蜡烛的主要成分是石蜡,对人对家具都无害,但不知其中是否有污染环境的杂质混杂,行家都都说用蜂蜡,我也买了1斤,耗资18元。黄黄的一团,象块石板,细细一闻,有股淡淡蜜香。同样切下几小块捏碎,撒在桌子角上,用电吹风吹,随着蜡渐渐融化成液体,蜂蜜的味道越发浓烈,这次蜡末较多,电崔风融化蜂蜡感觉很费劲,嗡嗡半天涂覆面积也不大,效率很差。边融边用软布蹭,均匀后再顺木纹摩摩,表面依然看不出有什么异样好像没上蜡一般,手摸有摸到蜡质的感觉。

为提高效率,我考虑将蜡块放到容器中加热融化,再用刷子刷。正在摆弄电热杯时,忽然想起了最近很有点名气的“木蜡油”。木蜡油有两种,一是号称是德国货的OSMO植物木蜡油 ;另一种是国产的楚之源木蜡油。

它们广告可是吹得山响。比如OSMO植物木蜡油说到:

以天然植物的蜡与油为基料,植物成分是巴西棕榈蜡、埃台里蜡、向日葵油、大豆油、亚麻油、蓟油·无需稀释,无需打底,搅拌均匀,直接涂刷(仅一至两次涂刷

基料:多种天然植物油与植物蜡

颜料:达到食品级

稀释剂:天然松油、天然苏油

木蜡油的主要成份: 亚麻籽油、向日葵油、豆油、蓟油、巴西棕榈蜡、小烛树蜡(不含苯、汞、铅!所有有机颜料为食品级!所有添加剂符合欧洲药典纯净标准!适合儿童玩具!)

德国OSMO欧诗木木蜡油进口属国家免检产品!(由于非凡的品质和环保性!)

用德国:OSMO欧诗木木蜡油生产的木制可直接进入欧洲市场!(因为OSMO欧诗木木蜡油完全符合欧盟环保用油漆标准!)

木蜡油与油漆的区别:

油漆:在表面形成漆膜,易龟裂,易起翘,易剥落。

木蜡油:渗入木材表里,不龟裂,不起翘、不剥落。

干燥时间:在通风良好的情况下,需12小时,表干约6小时

看起来很诱人,实际木蜡油可能也不错,不过这家公司材料成分上绝对在放P。木蜡油里面肯定有蜡又有油,但绝非向日葵油、豆油这些众所周知的非干性油,除非他们想让人蹭一身油。最好的干性油就是被外国佬称为中国木油的桐油,所以我们可以确定木蜡油中油的原料只能是桐油和少量亚麻籽油混合物,从其 干燥时间看:“在通风良好的情况下,需12小时,表干约6小时”,正是典型的桐油特性,不约而同,宜家的比安多勒木油成分也是这样。木蜡油中蜡的原料无疑是蜂蜡,它是最环保性能最优越的蜡种;作为一种涂料,固体的蜡必须成为液体而粘稠的桐油必须稀释,最普通的稀释剂是辛那水,汽油也常用,可是它们极不环保,宜家的比安多勒木油成分表中有个无铅干燥剂提醒了我,酒精不就是无铅干燥剂兼稀释剂吗?好了,经过我们合理的分析,昂贵的木蜡油被厂家刻意隐藏的成分的秘密暴露在俺们穷哥们眼前,现在我自己造,气死他们这帮奸商。

试验:

用一个不锈钢电热杯,放入一杯底无水酒精,插电,酒精沸腾,断电,放入适量碎蜂蜡,一根筷子搅化,酒精溶液变成蜂蜜色,到一半到一个瓷碗中,再向碗中注入适量桐油,筷子搅一会,酒精冷却后碗中成为白中微带淡黄色奶油状膏体;对比杯中未加桐油的酒精蜂蜡溶液,杯中蜡质与酒精已经略有分离。

放置半小时后,杯中未加桐油的酒精蜂蜡溶液大部分已经干涸。

结论:酒精蜂蜡溶液可以用来烫蜡,需现融现烫。

放置三小时,碗中桐油蜂蜡酒精混合膏体依然如故,不干不躁,比最初颜色黄些,应该是酒精挥发的缘故,如果放置于密闭的瓶罐中酒精就会保存住。用软布沾一点擦涂在一根干燥的榆木方子上,木方变色,比上回纯刷桐油那根色稍浅,但有些光泽。再来一遍,这回颜色一样了。放置一夜,第二天一早,木方涂得较薄的一面干了,涂得厚厚的一面未乾,果然如木蜡油广告所言“只需薄薄涂上一层”,因为厚了不好干哪。第三天,厚的一面也干了,手摸有明显的蜡质感,软布打磨一下,木面稍糙的地方只是颜色变深,而木面细致磨平的地方有一些光泽,可以认为是亚光。

了不起的木蜡油啊,什么高科技?俺们在家就能造。

当然,我所造的木蜡油可能与厂家真正的商品在工艺配比和性能还有差距,不过在大的性能上应该不会相差很远。至此总结对比一下桐油烫蜡和木蜡油我们可以认定,所谓OSMO植物木蜡油不过是桐油+烫蜡的操作简化版,一斤桐油工厂采购价大约为5--7元,一斤蜂蜡工厂采购价大约为12元,再花6元买瓶酒精,我们自己可以制作大约2,2升家庭木蜡油,而规格为0,75公升的OSMO木蜡油价格为273元,价格如此高实在不合理。

更为严重的是,这种东西最佳用途在于室外木制品的防腐,简单又容易操作,家用家具中频繁接触水或赃物的如果用这个东西恐怕不乐观.

酒精虽然可以稀释油蜡,缺点是不能溶解它们,这对于涂刷效果定有影响,能够方便找到的能够兼溶油蜡的挥发性溶剂就是松节油.以3:2比例将蜂蜡溶入松节油中(热水浴法)就得到所谓的高品质'液体蜡',用他打地板很不错,擦皮鞋也可以,可以把鞋擦得很亮.这个东西有股鞋油味可以直接用来给家具烫蜡,方法很简单,用棉布粘了擦就行,这就是古典家具行业中奉做秘法的烫蜡大法中的湿烫法.

木头打过蜡后颜色变深,具光泽.我做了一个红木的电脑耳机架, 样式很简单,一块8*18CM的红木板当底座,上面间隔5CM竖直立两个红木枋,木枋上端比断口低一厘米处用5CM长木枋作个横撑既能稳固整个机架又是挂耳机处。用这种传统的烫蜡方法上了三遍蜂蜡,棉布抛光后真是漂亮,表面好象绸缎般柔光可爱,转动耳机架,随着光线入射角度不同,红木表面纹理颜色不断变化,真有种梦幻的感觉,老祖宗的办法就是好,我从未见到过这种涂饰效果。

在液体蜂蜡中再加入桐油和适量松节油,用少量酒精调节浓度,是否就是商家的木蜡油呢?有兴趣的朋友不妨实验对比一下.我的兴趣在于烫蜡,没有深入.

论环保,还有一种虫胶漆,虫胶清漆是用虫胶片(干漆片)溶解于酒精中即成。虫胶片比酒精为2:5。溶解少量虫胶片的方法很简单:将虫胶片倒进酒精瓶里泡两宿就成。刷虫胶清漆时,先用白布包棉花作个涂施包,然后蘸上虫胶清漆,顺木纹揩擦.涂个二.三十遍后光闪闪的效果就出来了,遍数多些更好.据说很多乐器上刷的就是虫胶漆,乐器能行家具当然也行,这种漆最大缺点是怕热怕烫,先刷虫胶漆再打几遍液体蜡可以得到非常令人满意的视觉效果,这种方法集环保廉价原材料易得施工方便效果过得去于一体,强烈建议木友门使用.

清水

就是象水一样很清的可以看到河底,所用的油漆是透明的,可以看到被涂面的颜色与花纹,清水对木工要求很高,所选的材料也是很讲究的,常规常用的清水夹板有水曲柳,红榉,白榉,黑胡桃,红胡桃,樱桃木,枫木,橡木,沙比利,柚木,铁刀木,斑马木,各种科技木等等。

半清半混

就是象水一样半清的可以看到河底很模糊,所用的油漆是透明的加上颜色粉,涂在物体表面。

混水

就是象水一样很混的,看不见河底,油漆是带颜色的,涂在物体表面,完全可以盖住被涂物。

什么叫做清水混做

就是做法跟清水做法一样,只是在做油漆时,把被涂物表面修补过后沙平,上一层自己喜欢的颜色,再图清漆,以后做法跟清水做法一样。

四、油漆

(一)木器清油工程

1.醇酸清漆

⑴清理木器表面磨砂纸打光刮腻子打磨刷

漆重复以上程序

⑵施工工艺

A:清油涂刷前的基层处理:打磨基层时涂刷清漆的重要工序,应首先将木器表面的灰尘、油污等杂质清除干净,将钉帽按要求陷入木器内1毫米。打磨砂纸时应将砂纸包住短木方垫着磨,线角、大而要求磨平、磨光,并用潮湿布或棉丝将表面清扫干净。

B:用开刀或刮板将油腻子刮入钉孔、接缝等处,刮抹时要横抹竖收,刮光、收净,干透后用砂纸顺着木纹轻轻磨光,用潮布或棉丝擦净。

C:清油涂刷的施工规范:涂刷清油时,依照先上后下,先难后易、先左后右、先里后外的顺序和横刷竖顺的操作方法施工。

D:刷第一遍清漆时,应加入一定量的稀料稀释漆液,以便于漆膜快干。

E:操作时顺木纹涂刷,要求涂刷漆膜均匀,不漏刷,不流坠,待清油完全干透硬化后,用砂纸打磨。打磨时要求将漆膜上的光亮全部打磨掉,以增加与后遍漆的粘接程度。磨后用潮布或棉丝擦净。

F:第一遍清漆刷完后,应对饰面进行整理和修补,对漆面明显的不平处,可用颜色与漆面相同的油性腻子修补,若木材表面上节疤、黑斑与大的漆面不一致时,应配制所需颜色的油色,对其进行覆盖修色,以保证饰面无大的色差。刷第二遍清漆时,涂刷时要刷得饱满,涂膜可略厚一些,操作时要横竖方向多刷几遍,使其光亮均匀,如有流坠现象,应趁不干时用刷子马上按原刷纹方向顺平。第二遍漆干透后,按第一遍漆得处理方法进行磨光擦净,涂刷第三遍清漆。

G:面层抛光打蜡,是对饰面的进一步修饰,也是高档次油漆工程与一般油漆工程的重要区别。抛光是先用水砂纸蘸肥皂水进行研磨,开始用320号水砂纸,最后用 600号水砂纸。研磨是用力要均匀,并保证整个漆膜都要磨到。然后用砂蜡(抛光膏)蘸在软布上,在漆膜表面反复揉擦。软布上砂蜡液不宜过多,揉擦是动作要快速。当表面十分光滑、平整时上光蜡,用棉花蘸醋,在漆膜表面薄薄地擦一层即可。

H:清油涂刷的环境要求:木器表面进行清漆涂刷时,对环境的要求较高,当环境不能达到要求的标准时,将影响工程的质量。涂刷现场要求清洁、无灰尘,在涂刷前应进行彻底清扫,涂刷时要加强空气流通,操作时地面经常泼洒清水,不得和产生灰尘的工种交叉作业。因此,涂刷清漆应在家庭装修工程的最后阶段进行。涂刷应在略微干燥的气候条件下进行,温度必须在5摄氏度以上方能施工,以保证漆膜的干固正常,缩短施工周期,提高漆膜质量。

2.高级清漆擦漆

⑴施工程序:

清扫、起钉、除油污等砂纸打磨润粉砂纸打磨第一遍满刮腻子磨光第二遍满刮腻子磨光刷油色刷第一遍清漆拼色复补腻子磨光刷第二遍清漆磨光刷第三遍清漆水砂纸打磨刷第四遍清漆磨光擦漆施工磨退打砂蜡上光蜡擦亮

⑵施工工艺:

施工工艺与清油基本相同,但第四遍刷漆及磨光后,应使用脱脂纱布内包脱脂棉,粘上稀释后的清漆,在漆面上揉擦3至4遍,至漆膜饱满后用稀料揉擦2遍以上,一定要从一边开始按顺序揉擦。

(二)木器混油工程

1.醇酸瓷漆

⑴施工程序

清扫基层表面的灰尘,修补基层用磨砂纸打平,节疤处打漆片

打底腻子涂干性油第一遍满刮腻子磨光涂刷底层涂料复补腻子磨光擦净涂刷第二遍涂料

磨光擦净涂刷第三遍涂料磨光抛光打蜡

⑵施工工艺

A:基层处理时,除清理基层的杂物外,还应进行局部的腻子嵌补,修补基层的平整度。

B:对木材表面的洞眼、节疤、掀岔等缺陷部分,应用腻子找平,然后再满刮腻子,满打砂纸,打砂纸时应顺着木纹打磨。

C:在涂刷面层前,应用漆片(虫胶漆或原子灰)对有较大色差和木脂的节疤处进行封底。为提高基层与面层的粘接能力,应在基层涂干性油或清油,涂刷干性油层要所有部位均匀刷遍,不能漏刷,俗称刷底子油,它对保证涂刷质量有很关键的作用。底子油干透后,满刮第一遍腻子。第一遍腻子干后以手工砂纸打磨,然后补高强度腻子。

D:涂刷面层油漆时,应先用细砂纸打磨,如发现有缺陷可用腻子复补后再用细砂纸打磨。最后一遍油漆涂刷前,应对前一遍的漆膜用水砂纸进行研磨,使表面光滑平整后涂刷。

水性复合强力染色剂,是由染料跟多种助剂按一定比例复合而成的染色剂水溶液,简称水性染色精。这是一种专门针对木材染色而研制的染色剂,对木材具有较强的渗透性,能渗透木材的细胞壁,进入细胞腔,跟木材发生复杂的化学反应,产生较强的亲和力,从而能使木材获得各种鲜艳、牢固、耐久性强的色彩。并使木材纹理被渲染得更加清晰悦目,具有很好的装饰效果。

此种染色精,在国外早已进行工业化大批量生产。在国内,由于家具工业的迅速发展与壮大,也正在进行工业化专业制造。经过对比使用,国产的质量跟国外产的相当,有的使用单位认为还要好一些,但价格却要便宜得多。如深圳奥达涂料有限公司生产的水性染色精有R型(红色)、Y型(黄色)、B型(蓝色)、N型(黑色)等系列品种。用户利用这些品种,可以自主地调配出各种所需要的彩色,对家具进行染色处理。现用户普遍反映,用水性染色精给家具染色,使用方便,染色均匀,木纹清晰,质量稳定可靠。

本文仅就水性染色精的应用进行较系统地分析,以供使用参考。

1、跟油性色精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现在木家具进行透明涂饰所用的着色剂,可分为水性染色精与油性色精两大类。这两种着色剂虽然都是有色物质,均能给木家具着色,但它们的化学性能及着色原理却有着本质上不同。具体分析如下:

上面已提及的水性染色精,属真溶液,对木材渗透性较强,并能发生复杂的化学反应,产生较强的化学亲和力,从而能改变木材的色彩,使家具获得较理想的染色质量。由于水性染色精是真溶液,家具经染色后,表面上没有任何色彩的粉汁遮盖木材纹理,所以家具的木材纹理仍然十分清晰,并且被新的色彩渲染得更加悦目,获得更好的装饰效果。

由于油性色精是用着色颜料跟有机溶剂、树脂按一定配比研磨而成的一种浑浊液,着色颜料微粒不能溶于有机溶剂,只能扩散在有机溶剂中。所以用油性色精给木家具着色,其颜料微粒不会渗入木材而跟木材也发生化学反应改变木材的颜色,只是被吸附在木材表面上形成一层微薄的颜料涂层。木材表面虽能形成新的色彩涂层,但木材纹理被色彩涂层所覆盖,而变得模糊不清,同时其色彩层也难以涂饰均匀。

为掩盖油性色精着色不均匀的缺陷,不得不采取“修色”(亦称“面着色”或“二次着色”)的措施。所谓‘修色’,就是将一定比例的油性色精与清漆调和在一起,使本来清澈透明的清漆变成了半透明的色漆,然后将这种半透明的色漆喷涂在已着色的木家具表面上,形成半透明的色漆涂膜,以使购买家具的顾客难以觉察到家具色彩不均的缺陷。其结果,导致家具表面上的木纹更加模糊不清,不仅没有起到渲染家具材质与木纹天然美的作用,反而严重削弱了木材的天然美。其实这种半透明色漆的用途,跟不透明色漆基本相同,只能用于涂饰材质较差的低档家具。中、高档木家具,尤其是高档木家具,不能用这种半透明的色漆来涂饰。否则与木家具透明涂饰的目的––更好地渲染木材的材质与木纹天然美相违背,严重影响了家具的装饰效果,降低了家具的质量与档次。

1.2 无毒性,不燃烧

水性染色精是以水作溶剂,属绿色环保材料,无毒、无异味,对环境无污染,对人体健康无损害,能有效地改善劳动条件。并且不燃烧,不会给生产、运输、保管及使用的单位造成火灾隐患,能实现安全生产。水性染色精的这些优点,恰巧是油性色精的不足之处,这是由于油性色精中含有大量的有机溶剂,或多或少地存在一定的毒性与异味,会给环境造成污染,有害人体健康。而且所用的溶剂多数为易燃品,无论是生产或是使用,都不安全。

1.3 染色方便,生产效率高

用水性染色精,给木家具进行染色,可采用普通漆刷进行刷涂。这不仅操作方便,能使染色精溶液快速地、充分地渗入木材中,易形成均匀的色彩,染色效率高。而且刷涂对染色精的损耗极少,也不易弄脏产品与操作工人。

而用油性色精给木家具着色,需要用纱头或布块进行擦涂(亦称擦色或揩色)。不仅生产效率比刷涂要低,而且擦涂的操作技术较难掌握,致使多数涂饰工人,难以将色精均匀地擦涂在家具表面上,往往是深浅不一。工人师傅形象将这种颜色不均匀的现象比作唱京剧的“大花脸”。即使是擦涂技术十分熟练的工人,也时有擦成“大花脸”的缺陷。这将严重地影响家具的装饰效果。其次是擦涂还需消耗大量棉纱头,而棉纱头又会吸收损耗一部分油性色精,从而提高了家具着色的材料成本。

1.4 涂膜的附着力较强

因用水性染色精给木家具表面染色后,木材表面纹理十分清晰,没有任何粉尘影响涂膜附着力,所涂饰的涂料直接跟木材表面接触,故形成的涂膜附着力较强。\而用油性色精给木家具表面着色后,由于在家具表面上有一层附着力较差的微薄颜料涂层,使在涂饰家具表面上的涂料不能跟木材表面接触,而是直接跟附着力较差的颜料涂层接触,因而所形成的涂膜附着力也就较低。若颜料涂层稍厚,还会使涂膜在涂饰的过程中,会掀起,甚至剥落下来。对此,涂饰工人深有感触,因为返工修理实在麻烦。其次是,有的油性色精涂层,会受到自身或底(面)漆中的溶剂影响,而产生较严重的褪色现象,会给使用单位造成较大的损失。

2 水性染色精色彩的调配方法

2.1 色彩调配的基本知识

用水性染色精调配色彩,同样要遵循色彩构成的原理。利用水性染色精中的红、黄、蓝三种原色,可调配出所需要的彩色。下图为三原色的配色关系图:

三原色的配色关系图

从图中可以看出,用三原色能够调配出二次色(橙色、绿色、紫色)、三次色(黄灰、蓝灰、红灰)。由于配色的比例变化无穷,再加上每一种彩色的饱和度与浓度也可以随意改变,所以利用水性染色精的三种原色,能够调配出木家具染色所需要的任何彩色。

水性染色精系列产品中,配有的N型(黑色)染色精,除可直接用来将木家具染成黑色外,主要用于调整各种彩色的饱和度,以使彩色变得更丰富。所以,只要购置水性染色精4种基本系列产品,就能调配出各种各样的彩色,完全能满足木家具染色的要求。

2.2 水性染色精的色彩调配方法

(1)调配色彩时,先分析家具所要求的色彩或样板的色彩,需要选用哪几种型号的水性染色精来调配,并估计配色的大致比例。

(2)按大致比例,分别量取水性染色精系列产品中的两种或三种(或四种),并加入适量清水予以稀释,然后再混合搅拌均匀。

(3)接着找一块跟需染色家具材质相同的小木板,进行试染色。若认为染出色彩不够红,就另加入适量R型染色精;若不够黄,就另加入适量Y型染色精,由此类推。边调边试,直至调配出所要求的色彩为止。

只要按上述的方法,多实践几次,就会愈快愈好地调配出所需要的色彩来。

如果只需用某一种型号(例如B型)的水性染色精进行染色,那么先根取出一定用量的B型染色精,然后根据色彩的浓度要求,加入一倍至数倍清水,调配出所需浓度的色彩,即可进行染色。其配色工艺虽较为简单,但在配色过程中,同样需对跟家具材质相同的小木板进行试染色,以确保所配色彩符合工艺要求。

2.3 配色实例分析(例如调配红木色)

(1)先分析红木色,需由红、黄、黑三种色调的水性染色精调配而成,其中以红、黄色为主色调,黑色为副色调,并确定其大致配比为10︰5︰1。

(3)取出一定量的R型、Y型、N型水性染色精,并加入适量清水进行稀释,再按10︰5︰1的比例混合均匀,便成为红木色水溶液。

(3)接着用配成的红木色水溶液,对跟家具材质相同的小木板进行试染色,若感觉不够红,可另加入适量的R型染色精;若要求偏黑一点,可另加入适量的N型染色精;若要求黄一点,可另加入适量的Y型染色精,直至所调配的红木色符合工艺要求为止。

3 染色工艺及技术要求

3.1 家具表面处理

若家具表面上有洞眼、裂缝,需嵌补好。如有木毛、胶痕、污迹需彻底砂磨干净,并清除灰尘,务必使染色表面清洁、平整、光滑。

嵌补家具表面上的洞眼与裂缝,可用本系列染色精产品调配好的染料溶液,跟适量碳酸钙(俗称老粉)及微量着色颜料调成所需色彩的腻子,先将洞眼与裂缝嵌补好,待干后,再砂磨平滑,并清除灰尘。

3.2 染色

先用一把漆刷,将调配好的水染色精溶液涂刷到被染色的家具表面上,大致涂到即可。

紧接着用另一把干净的漆刷,先横木材纤维方向刷涂几遍,以使染色精溶液充分渗入木材纤维;然后顺木材纤维方向刷涂,以使木材表面色彩刷涂均匀为止。最后用排笔(即羊毛漆刷)进行弹刷,以将表面上多余的染料溶液刷掉。

涂刷染水性色精溶液的速度宜快,每染色一块板件,中途最好不要停顿,直至染色均匀为止。调配好的染色精溶液平均用量,约为50–60g/ m2。用量多,染出的色彩深;用量少,染出的色彩浅。

3.3 拼色

家具表面经染色后,若木材表面原来的色斑处、节疤处或其他局部的色彩不均匀,可用毛笔蘸取用于染色的染色精溶液跟微量着色颜料调成所需要的色彩,进行拼色,将色彩不均匀处修补均匀,以消除色差,作到色彩均匀一致。

3.4 涂底漆

待家具染色表面干后,即可涂饰透明底漆(不能涂饰配有体质颜料的所谓封闭底漆,以免降低涂膜的透明度),以封闭木材的色彩与纹孔。若涂饰2–3次透明底漆,可增加底漆涂膜的厚度,减少面漆的用量。

4 透胶薄木染色

现代板式家具多以表面胶贴薄木的中密度纤维板与刨花板为原材料,由于所用的薄木较薄,所以或多或少地存在透胶的缺陷,既薄木表面无数透胶的纹孔便变成了无数的白色胶点。这些白色胶点,在薄木表面进行染色时,不会吸收染色精溶液仍保持白色,跟薄木所染出的色彩形成明显的反差。若不消除这种缺陷,将严重影响家具的美观性。

为克服薄木透胶的缺陷,唯一的措施是对薄木采用无孔式(亦称封闭式)涂饰,既先在薄木表面上刮涂一层填纹孔涂料,并使填纹孔涂料的色彩跟所用染色溶液的色彩基本相同,以将薄木表面纹孔中的白色胶点填平覆盖掉,然后再进行染色处理。

若要求对薄木进行显孔式(亦称开放式)涂饰,即不填纹孔,并要让薄木表面上所有的纹孔很好地显现出来,以增加薄木立体感的装饰效果。上面已到,用一般的染料水溶液是不能处理薄木纹孔中胶点的白色。但是,用现在的水性染色精对透胶不十分严重的薄木进行染色,能处理好薄木纹孔中胶点的白色,可获得较好的染色效果。基本上解决了透胶薄木不能进行显孔式涂饰的问题。

`木家具进行显孔涂饰,在国外应用较为普遍。现在国内主要用于涂饰出口家具,但越来越得到人们的认可,将会获得迅速推广应用。

利用水性复合强力染色精给木家具及其他木制品染色,具有渗透性好、着色力强、色彩均匀牢固耐久、木纹清晰悦目、操作方便、染色效率高、生产成本低、无毒无异味、安全环保等优点,并能有效解决透胶薄木染色的问题。这是专门针对木材染色而研制的新产品,并采用专业化、标准化、大批量制造,质量稳定可靠,能确保木材染色的质量要求。据此以预料,水性染色精,将成为国内外中、高档木家具及其他木材制品理想的染色剂,而获得广泛应用,有着广阔的市场发展前景。

天然漆(大漆、生漆)

天然漆俗称大漆,是我国的特产。在我国古代就用它来保护木器。天然漆耐候性、耐化学药剂的性能比一般的漆都要好。坚固耐久,光泽度经久不变。从地下挖掘出来的楚国漆器,虽然经过两千多年,至今还完好如新,丝毫没有走样,足以证明天然漆的品质。

天然漆不是由人工配制而成的,是从生长着的漆树上,割开树皮流出的树液。漆树在我国分布很广,陕西、河南、安徽、浙江、湖南、湖北、贵州、广东、广西等地区都有大量漆树可供割漆。

漆树上流出的汁液用细布或丝绵过滤,除去杂质即为生漆。再经过日晒或低温烘烤(30-40度C),脱去一部分水分后成为熟漆或推光漆。生漆的质量差别很大,一般鉴别方法是:盛在金属盘中,用火加热使水分蒸发,等到水分蒸发漆色改变后,再行称重。如果称得重量为六两,就称这种生漆为六分漆(即含水分25%)。生漆的商用规格至少应为五分六厘漆(即含水分32%)。生漆的性状,还可以从它的外形来辨别,如将漆的表面扒开,最初成蛋黄色,以后逐渐变为深红,最后成为黑色的就是好漆;如果漆色带有灰、绿等其他颜色,即为品质低劣的生漆。

生漆含水分较多,干燥快,但光度较弱。熟漆的干燥较慢,但光度却比生漆要强。熟漆经过一番炼制,加入桐油或苏子油等其他油料后,变成为一般所谓的广漆、透纹漆了。这样炼出来的漆呈半透明状,比较美观,并且毒性也减少了,在木器的装饰表面都喜欢采用它。然而在耐候性,耐化学性等性能方面,却要比原先差,漆膜的坚固性也低,干燥时间也延长了。

生漆呈半透明棕色,但加上朱砂、藤黄、蓝靛、金、银等颜料,就可以变成各种美丽发光的色彩。涂饰多次的厚漆,可以雕刻成凹凸的花纹,它又可以和螺钿、宝石、金属等结合,组成各种镶嵌图案。目前,天然漆大多用在特种工艺品上。

天然漆油漆时必须注意;天然漆有毒性闻到气味都可以使人过敏。哪怕油漆干了还会有人过敏。一定得等尤其干透后才能使用。一般最少半个月。不知道现在防毒面具是否有效?今后那位木友尝试时告诉木榆一下不胜感谢!

做生漆、广漆一定要在黄梅天做。湿度越大干燥越快。当然有地下室的另当别论。如扬州漆器,每做一遍漆后都要放入地下室干燥。干燥后再做第二遍。

广漆我们江苏一带又称之为荸荠漆,颜色就如荸荠差不多紫红色。时间长了逐渐变深,有些黑紫色。漆膜半透明,做得好也能看到木纹。过去油漆时打底(也就是上色擦粉底),一般都用洋红打底。做出来的家具是较亮的紫红色。一般人不过敏。但也有极少数人会过敏。过去一般用的较多。有些老家具,黑里隐隐透点深紫的家具。一般都是用的广漆。硬木家具一般都用生漆。

生漆与广漆最大的优点不怕烫。热的东西放在上面,暂时会泛白。但是过会后自然会消失。

桐油是我国的特产,产于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桐油是用油桐的子实体经过碾碎压榨而制得的。

桐油局拥优良的性能。油膜坚韧光亮,且富耐水性,是我国民间沿用很久的一种涂料。普遍用于房屋,家具,车辆,木船等。桐油与石灰混合能变成坚硬的固体,再掺上麻筋,可田船缝,以防漏水,为木船制造的必需品。

生桐油涂在物件表面,也能干结成膜,但干的缓慢,漆膜较软,耐水性也差,所以必须经过熬制,使之成为熟桐油,以提高其性能。

熟桐油的熬制是我国劳动人民的伟大创造,很早以前就知道用聚合,催化等办法来改进植物油的性能了。疏通有的熬制方法过去全凭油工老师傅的经验决定。一般先将生桐油放铁锅内用火熬,加入土子(含氧化锰的矿石,做催干剂用),熬制220度左右加入密陀僧(含一氧化铅),当加温到270-280度十就加松香,这样就变成熟桐油了。下面介绍一种熟桐油的配方(按重量比计):

生桐油 100

土子 夏 0.24

春、秋 0.32

冬 0.63

密陀僧 0.25

松香 0.84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