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懂食品標籤上的安全信息

你知道QS與SC有什麼區別嗎?食品標籤上應該有哪些信息呢?不想病從口入,就要多瞭解一些關於食品安全標籤的小知識哦。

看懂食品标签上的安全信息

1.食品衛生=食品質量=食品安全?

A.對 B.錯 C.不一定

正確答案 B食品質量不僅指產品質量,也可以指過程質量或體系質量;消費者對質量的要求會隨著時間的改變而改變,如飲料,在物資匱乏的年代是美味,現在就是勾兌添加劑的代名詞;而且不同的人可能對同一種產品提出不同的質量要求,同樣一塊麵包,可能你認為質量很好,別人卻認為不怎麼樣。食品衛生是為了確保食品安全性和適用性在食物鏈的所有階段必須採取的一切條件和措施。食品衛生是食品安全的必要條件。食品安全是對食品按其原定用途進行製作或食用時不會使消費者健康受到損害的一種擔保。需要注意的是,一定是原定用途,即在標籤上標明的食用方式,如果不按標明的食用方式食用發生了食品安全問題,則不屬於食品安全的範疇。與食品衛生相比,食品安全更強調食品標籤的真實全面和準確,更強調食品的認證和商標管理,更注重食品使用方法的特殊性和個體差異。如標籤不合格的產品、假冒偽劣產品可能在食品衛生上符合要求,但也是不安全的。

2.食品包裝上表示食品安全的標誌是?

A.SC B.保健食品的批准文號 C.QS D.綠色食品標誌

正確答案 A 食品包裝上的QS標誌,一直被消費者視為食品安全的象徵。“服役”多年的QS標誌,已於2018年10月1日起不再使用。舊版“QS”標誌是質量安全的簡稱,是政府部門監管許可生產的安全食品。隨著新《食品安全法》的實施,明確規定食品包裝上應當標註食品生產許可證編號,“QS”標誌將不再作為食品生產許可的依據,而是啟用新的“SC”編碼。

3.標有QS標誌的舊包裝過渡期為?

A.1年 B.2年 C.3年 D.5年

正確答案 C新版《食品生產許可管理辦法》於2015年10月1日正式實施。其中,第五條是關於食品生產許可證編號標註及“QS”標誌:新獲證及換證食品生產者,應當在食品包裝或者標籤上標註新的食品生產許可證編號,不再標註“QS”標誌。食品生產者存有的帶有“QS”標誌的包裝和標籤,可以繼續使用完為止。使用原包裝、標籤、標誌的食品,在保質期內可以繼續銷售。《辦法》規定,2018年10月1日起,食品生產者生產的食品不得再使用原包裝、標籤和“QS”標誌。如果產品外包裝上沒有SC編碼或仍然為QS標誌,消費者可撥打12331投訴。

4.新版SC標誌可以看出食品的哪些信息?

A.企業所在地區 B.食品主要成分 C.添加劑成分 D.上述所有

正確答案 D 通過SC標誌,能夠了解食品裡面有哪些添加劑。“SC”編碼作用可不能小覷,它代表著企業唯一許可編碼,可以達到識別、查詢的目的,實現食品的追溯,增強食品生產企業的安全責任意識。“SC”是“生產”的漢語拼音字母縮寫,後跟14個阿拉伯數字,從左至右依次為:3位食品類別編號、2位省(自治區、直轄市)代碼、2位市(地)代碼、2位縣(區)代碼、4位順序碼、1位校驗碼。其中,最前面3位的第1位,代表食品、食品添加劑生產許可識別碼,數字1代表食品、數字2代表食品添加劑,第2、3位數字代表具體類別。如“01”代表糧食加工品,“02”代表食用油、油脂及其製品,“03”代表調味品……“27”代表保健食品,“28”代表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29”代表嬰幼兒配方食品,“30”代表特殊膳食食品。食品添加劑類別為“01”代表食品添加劑,“02”代表食品用香精,“03”代表復配食品添加劑。食品生產許可證編號一經確定便不再改變,以後申請許可延續及變更時,許可證書編號也不再改變。

5.散裝食品標籤上應該註明哪些信息?

A.生產廠家 B.生產日期 C.保質期 D.上述所有

正確答案 D一般預包裝食品在出廠時都有完整的標籤信息。對無包裝的散裝食品、現場製售的熟食類食品、拆零售賣的食品,應當在該類食品盛放容器上,加貼“散裝食品標識牌”,標明食品的名稱、生產日期或者生產批號、保質期以及生產經營者名稱、地址、聯繫方式等內容,所標信息須與該批次產品合格證或產品大包裝上載明的信息一致。稱重價簽上,需要標明“包裝日期”。對簡易包裝的散裝食品,應當在稱重價簽上標明食品的名稱、生產日期或者生產批號、保質期以及生產經營者名稱、地址、聯繫方式等內容。銷售未包裝的食用農產品,應當在攤位(櫃檯)明顯位置如實公佈食用農產品名稱、產地、生產者或者銷售者名稱或者姓名等信息。

6.關於食品與標籤,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A.無糖食品就是一點兒糖都沒有 B.零脂肪食品,吃了也會胖

C.零反式脂肪酸就是沒有脂肪酸 D.零防腐劑就是健康的

正確答案 B“無糖”並不代表沒有糖,所謂的“無糖”食物是指不含蔗糖和澱粉糖的甜食品,可能含有其他糖類替代品,如麥芽糖醇、山梨醇、木糖醇等。所以,買的時候一定要看食物成分表中是否有糖類替代品。如果仔細觀察,一些“零脂肪”食物的營養成分表和配料表中顯示的糖分含量其實很高。過多的脂肪攝入容易使人變胖,同樣糖吃多了也容易變胖。根據規定,每100克產品中含反式脂肪酸含量小於等於0.3克,即可標註為“0”,但並不代表完全沒有。過多的攝入反式脂肪酸,不僅增加患冠心病的風險,還影響孩子的發育。而且,有些食品中反式脂肪酸減少了,但為了增強口感,飽和脂肪酸的含量卻增加了。很多食物確實不含防腐劑,可是一定量的抗氧化劑也屬於食品添加劑。另外,雖然鹽和糖都是很好的“防腐劑”,但醃漬食物也存在鹽分或糖分過多的隱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