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小巍:園則坪,一個鄉村的“變形記”


賀小巍:園則坪,一個鄉村的“變形記”


記者 賀小巍

10月31日,子洲縣裴家灣鎮園則坪村黨支部書記王道在他的微信朋友圈裡發了一條信息:建設中的重耳川主題公園接待的第一批遊客。照片中十多位遊客站在建設中的重耳川主題公園前,駐足觀看,每人脖子上戴的一條大紅圍巾,讓這次遊覽顯得很有儀式感。

11月1日,一個豔陽高照的下午,記者走進園則坪村,感受這個陝北鄉村的“變形記”。


賀小巍:園則坪,一個鄉村的“變形記”


面花節:一張叫響的名片

園則坪,本來是子洲縣一個很普通的村子,靠天吃飯,種植為生。近年來,村裡年輕人外出,打工的打工,做生意的做生意,和上下川道的大多數村子一樣,面臨著“空心化”的境況。真正讓園則坪聲名鵲起,一躍成為全縣甚至是全榆林市明星村的,是他們在2016年的一個創舉。

2016年4月4日,清明節,子洲縣首屆“子推文化節”面花大賽在子洲縣裴家灣鎮園則坪村舉行,來自子洲、綏德的8個鄉鎮代表團參加了此次比賽。整個節慶活動圍繞著“一比賽、兩活動、六展示”展開,(一比賽即面花比賽;兩個活動即公祭介子推活動,表彰“孝道楷模”活動;六展示即陝北秧歌、陝北說書、子洲嗩吶、子洲剪紙、子洲石雕、攝影展覽)整個節慶活動吸引了周邊縣區五千餘人前來觀看,現場熱鬧非凡。

捏面花是子洲縣淮寧河一帶在清明節的民俗,淮寧河也叫走馬水,淮寧河川道也叫重耳川。相傳晉公子重耳奔狄曾在此避難,因有介子推割股奉君的故事,所以面花又稱子推饃,是為祭奠晉國大臣介子推而做的祭品。淮寧河川的居民每年清明節都要捏面花,代代相傳。2013年9月,子洲面花成功申報為陝西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園則坪村傳承這一典故和民俗,舉起了“子推文化節和麵花大賽”的大旗。

第一屆面花節的成功舉辦,讓園則坪的村民們嚐到了甜頭,人吸引來了,就是把財吸引來了。此後,面花節活動,又連續舉辦了兩屆,一屆比一屆規模大。吸引的參賽隊伍,也從周邊縣區鄉鎮,擴大到了整個陝北地區,到今年第三屆舉辦的時候,內蒙、山西、山東、甘肅等周邊省份也派出代表隊來參賽,活動舉辦日有近兩萬人參加,村民們自己做的面花紀念品供不應求,用村民的話來說是:3天掙了半年的錢。

園則坪村的面花節,如今不僅是本村的文化名片,也成了全縣的一張文化名片。


賀小巍:園則坪,一個鄉村的“變形記”


鄉村發展:內生動力帶活一盤棋

黨的十九大,提出了鄉村振興戰略,勾畫了未來我國鄉村發展的美好藍圖,具有重大意義。然而鄉村怎麼振興,還需要很多的探索和實踐。

以鄉村為參照物,我們把來源於鄉村外部、能夠推動鄉村振興的因素和力量稱之為外在推力;反之,把來源於鄉村內部、能夠促進鄉村振興的因素或力量稱為內在動力。鄉村振興,既需要外力推動,更需要內在動力。園則坪村依託傳統文化,打造面花節,帶活鄉村發展一盤棋,就是一種鄉村發展的內生動力。

提到園則坪村發展的內生動力就不能不提一個人,這個人叫賀國銀。村裡人都知道,園則坪村能有今天的發展,能把這個節慶活動搞得這麼有聲有色,紅紅火火,與賀國銀的一手參與、策劃、指導有密不可分的關係。

賀國銀就是園則坪村本村人,一直在外工作,幾年前從榆林市交警支隊政委的崗位上退下來之後就回到園則坪村。他說,在外面半輩子,但對家鄉一直有感情,能夠給家鄉做點事,和村裡人一起找一條致富的路子,是他最大的心願。

賀國銀不僅從事過多年的領導職務,還有攝影的愛好,曾參加過多次節慶活動和攝影大賽。“走過的地方多了,參加的活動多了,想法也就多了,家鄉就在淮寧河川,有重耳奔狄的典故,又有清明捏面花的習俗,如果把這兩者結合起來,推出一個文化節慶活動,既發揚了傳統文化,又能提高村子的知名度,給村民帶來利益,多好的事情。”這是賀國銀策劃推出面花節的初衷。

鄉村振興的內在動力,主要包括鄉村內部的人才、土地、產業等。從我國現實情況看,發展比較好的鄉村,更多的也是依靠內部資源和自身力量發展的結果。園則坪村村子不大,也沒有什麼天然優勢,既不靠近大城市,也沒有山清水秀的自然風光。在此之前,大家除了外出打工,做點小買賣,主要依靠的就是種地,要靠村子自己的發展改變命運,以前想都不敢想。

園則坪村在賀國銀的創意提出後,村領導和幾個在外面做生意、有影響的本村人溝通商量後,大家一致同意並表示願意出錢出力支持,把第一屆面花節做起來,找到一條適合本村發展的新路子。

第一屆舉辦之後,每年的面花節舉辦期間,在當地都流傳有三個賣斷了,本村的面花賣斷了,子洲的果餡賣斷了,綏德田莊鎮的羊肉面賣斷了。一個面花節不僅僅讓一個鄉村沸騰,而且還帶動了十里八鄉的大小買賣。

“這就是面花節的效應。”賀國銀說。


賀小巍:園則坪,一個鄉村的“變形記”


規劃未來:從掙3天的錢,到掙四季的錢

面花節的成功,讓許多村民嚐到了甜頭,但村支部書記王道並不滿足於此,“我們正在考慮做長產業鏈,通過打造主題公園、有機農業等讓村民不僅在節慶活動上掙到錢 ,更要在一年四季掙到錢。”王道說。

自從舉辦了面花節,淮寧河川道上來來往往的人們發現園則坪在不斷地發生著變化。村道兩旁花團錦簇,村子對面正在興建重耳主題公園,有機農耕園也在規劃之中。“面花節是個名片,也是個載體,我們通過這個節慶活動,讓園則坪廣為人知,然後再做更多的事情”賀國銀說。在賀國銀家的窯洞裡,牆上貼滿了對園則坪村的未來規劃圖,民宿夜景、五大展館、有機農耕等等。

每當想到園則坪村的未來,賀國銀和王道他們都會滿懷憧憬,但同時他們也很清醒。“絕不不切實際,絕不多花錢,絕不能讓村民利益受到損害。”王道說,這是他們要把握的重要原則。對於遠期規劃,會不會有村民不理解,這一點賀國銀也毫不避諱,肯定會有,但是隻要大多數人能理解,能支持,我們就有信心和動力。

就在採訪的當天,裴家灣鎮後小溝村的李小軍來找賀國銀,他想利用園則坪村的人氣,把他的農業基地種上鮮花,明年春天就會有一條環山花谷連在他的村子和園則坪村之間。“人來了,儘量讓他們多走走,多看看,有園則坪這個好鄰居,我們就要想辦法跟著受點益。”李小軍笑著說。


賀小巍:園則坪,一個鄉村的“變形記”


評論:從園則坪看鄉村振興的內生動力

■賀小巍

一個面花節讓原本沉寂在淮寧河邊的小村子“活”了起來。

自從黨的十九大提出鄉村振興戰略之後,鄉村的繁榮振興和發展走向就成為大家關注的焦點。對於鄉村振興,最重要的兩支力量就在於外在推力和內生動力。外在推力在國家的重視和支持下,已經正在形成,通過園則坪的發展例子,我們更想探討的是鄉村發展的內生動力。

在陝北,比園則坪自然條件好的村子不勝枚舉,但挖掘自身優勢,凝聚本村力量,勇於扛起文化旅遊大旗來振興鄉村的卻沒有幾個。我們說鄉村振興的內生動力,主要包括鄉村內部的人才、土地、產業等。對於一個外部條件不好,既不臨近大城市,也不擁有煤礦油井,還沒有能吸引人來旅遊資源的村子來說,內生動力可以說是無從談起。人才沒有,土地不值錢,能說得上產業的就是春種秋收,打穀子賣錢。在這樣的條件下,園則坪人通過挖掘本土文化,變現本地民俗,走出了一條獨闢蹊徑的發展之路。

首先,內生動力要有一批好的帶頭人。園則坪的發展變化,與賀國銀這個回鄉幹部的參與有很大的關係。這些人從城裡領導幹部的位置上退下來,站位高、視野寬、人脈廣,投身於鄉村發展建設,具有天然的優勢。鄉村振興歸根到底要靠人來振興,那麼,首先要有人願意回到鄉村,願意從事農業。這些人從鄉村出去,如今又回到鄉村,對鄉村有著本能的感情,能做到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應該成為鄉村振興一支不可忽視的力量。

其次,內生動力要有創新的精神和敢為人先的勇氣。重耳文化和介子推的故事在子洲縣南川地區一直都在流傳,而且輻射周邊三個縣和七八個鄉鎮,清明節捏面花的習俗也在淮寧河流域廣泛存在,但是隻有園則坪舉起了這面大旗,叫響了面花品牌。在鄉村振興戰略的大背景下,鄉村要發展,就是要破除“等、靠、要”的惰性思想,從自身要良方,從自身要動力,從自身要發展。

最後,內生動力要找到適合自身發展的產業。車有車道,馬有馬路,每個村子都有自己獨特的資源和優勢,重要的在於怎麼樣將這些資源和優勢變現。凡是發展的比較好的村子都是找到了適合自身發展的產業和門路,比如袁家村、馬嵬驛、詩經裡等等。園則坪通過面花文化將介子推這個以“忠孝 ”著稱的歷史人物樹立起來,憑藉大家對傳統忠孝文化的信仰和麵花這種流傳於民間的手工技藝的熱愛,創新性地打造出了一個旅遊文化品牌。找到了既符合當地習俗,又讓人們易於接受的一種文化產業,人人都能參與,個個都能上手,使得產業發展可持續並且有生命力。

鄉村振興是個大課題,鄉村振興也是個大寶庫,需要不斷地去挖掘,不斷地去深耕,在好的政策指引下,只有真正激發出鄉村振興的內生動力,我們的鄉村才會紅紅火火,才會生機勃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