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門第一鎮望亭,重塑“運河第一鎮”

京杭大運河蜿蜒流過,串聯起古鎮兩千多年的歷史與繁華。作為運河吳門第一鎮,望亭鎮由水而生,依水而建,世代望亭人伴著古老的運河水繁衍生息、生活勞作。

幾經疏浚修整,如今的京杭大運河望亭段,北起望虞河,南至高新區滸墅關鎮,共計6.5公里。“運河是望亭最重要的歷史文化符號之一,作為相城唯一擁有運河資源的鄉鎮,如何保護好、傳承好、利用好大運河這筆寶貴資源,對望亭未來的發展意義非凡。”望亭鎮黨委書記顧敏說。依託大運河帶來的豐厚歷史、文化、生態資源,望亭近年來致力於打造一個農業、旅遊、文化融合發展的“稻香小鎮”。

文化遺存厚植髮展根基

“京杭大運河的第一剷土是在望亭開挖的。”望亭退休老教師許志祥對這段歷史頗有研究。公元前495年,吳王夫差為與楚國抗衡,下令開鑿自蘇州望亭經無錫到達常州奔牛鎮的一段運河,比開鑿邗溝還要早九年,距今已有2500多年,是京杭大運河最早的一段河道。

歷經千年積澱,京杭運河望亭段留下了極其豐厚的文化遺產:沙墩港、觀雞橋港、牡丹港、仁巷港、南河港等水系遺存,古長洲苑、月城、皇亭碑、沈宅、迎湖寺等古址遺存,崧澤文化時期、新石器時代等各時期的出土文物,以及大量的非遺物質文化遺存……這些多姿多彩的內容,望亭人至今如數家珍。

大運河見證了古鎮望亭的發展歷史,與延續了4000多年的稻作文化一起,共同構成了“稻香小鎮”的“生命基因”。顧敏說,建設“稻香小鎮”,挖掘和培育獨特的小鎮文化,既契合瞭望亭當前的發展定位和需求,也對傳承運河文脈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

作為“稻香小鎮”建設的一部分,近年來,望亭圍繞運河文化大做文章。在京杭大運河東面,佔地20萬平方米、景觀面積19.8萬平方米的運河公園新建工程已進入尾聲。公園將恢復御亭碑、望亭驛等建築,重點展示運河古鎮文化,突出運河、驛站、御亭、沈宅等望亭歷史、地理元素,重現望亭老街一角的風貌,挖掘街區歷史文化價值,塑造運河古鎮望亭歷史文化新印象。公園內還將設立歷史文化長廊,宣傳望亭遺址考古文化知識,打造一個集科普教育、市民休閒與民俗、節氣文化活動體驗於一體的京杭大運河望亭段公園地域文化體驗區。今年9月,在農民豐收節上,展現望亭鎮地域風貌的情景劇《印象望亭》首演,成為望亭新的文化名片。

生態為本呵護“母親河”

“大運河是望亭的母親河。”運河穿鎮而過,留下了肥沃的土地,讓今天的“稻香小鎮”成為可能。守護母親河,望亭不遺餘力,在“治氣、治水、治塵”等多個領域下足了功夫。

曾經運河邊存在著不少碼頭堆場、鋼管堆場以及建築工地,船隻往來,貨物裝卸,揚塵瀰漫,其中尤以碼頭堆場最為嚴重。去年,望亭出臺《望亭鎮揚塵汙染治理實施方案》,對碼頭堆場等實施整改,實行了地面硬化等一系列舉措,並督促企業安裝噴淋、除塵等設備設施。通過大力整治,堆積的黃沙、雜亂的吊機、不規則停泊的沙船等亂象如今已不復存在。

取而代之的是河暢、水清、岸綠的美好畫面。結合現有的自然資源,望亭恢復性地開發濱河溼地生態系統,合理增加陸生植物物種和數量,建設濱河林帶,打造了大運河畔優美宜人的生態景觀。

和其他運河沿線鄉鎮一樣,望亭境內河、港、涇縱橫,浜、潭、塘星羅棋佈,每年都要進行河道輪浚,整治黑臭河道、打通斷頭浜、治理農村生活汙水等,目前全鎮已先後完成了仁巷港、鈿缽頭港、南河港等10餘條河道的生態建設。

與其他地方不同的是,京杭大運河望亭段與太湖緊密相連,還肩負著洩水、防洪、抗澇的艱鉅任務。去年年初,運河“四改三”河道整治工程竣工,運河望亭段航道全線拓寬加深,從四級升為三級,解決了鎮區航道瓶頸,大大改善了大運河的通航條件,提高了運輸能力。

古運河畔崛起“稻香小鎮”

古往今來,運河不僅是星光璀璨的文明長河,也是推動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動脈。隨著環境變遷、水利廢弛以及現代交通的發展,大運河的運輸功能逐漸淡化,曾經“流金淌銀”的光彩不復存在。但望亭人正通過對運河文化、生態資源的保護傳承與合理開發,讓這條河流重新“活”起來。

依託“稻香小鎮”建設,望亭活用運河資源,已逐步形成了集農業、休閒、生態、文化、旅遊等為一體的產業集群,描繪出一幅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的“田園新藍圖”。漫步古運河畔,秀美的景色令人心曠神怡,兼具古韻古貌和現代氣息的主題開放空間讓本地居民和外地遊客同時受益。

去年5月,“稻香小鎮”入選江蘇農業特色小鎮,成為蘇州市入選的7個小鎮之一;今年1月,“稻香小鎮”運營服務中心成立,蘇州文化國際旅行社、蘇州蝸旅網絡科技有限公司、江蘇鳳凰棲智能住宅科技有限公司等一批涉旅企業集中入駐。生產、生活、生態“三生融合”,小鎮未來發展可期。

“大運河的利用價值與範圍還有待更高層次地開發,打響望亭‘運河牌’仍需加把力。”顧敏說。當前,“運河吳門第一鎮”望亭,正致力於大力宣傳運河文化,加大環境治理工作力度,全力提升運河的生態環境與人文環境,推動可持續發展。通過長效管理、常規管理與強力整治相結合,多方位做好京杭大運河望亭段保護開發,為古老的運河畫出新的美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