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創板申報開閘,近20家企業“官宣”

科創板申報開閘,近20家企業“官宣”

經過四個月的籌備,科創板及試點註冊制的相關工作已經萬事具備,3月18日,科創板審核系統正式運行,券商可以通過科創板電子申報系統遞交企業IPO材料。

此前上交所曾表示,科創板沒有首批名單。審核系統上線首日並未公佈企業名單,但根據科創板上市相關規則,最晚將在本週五,我們將會看到首批受理的企業。不過3月18日當天就已知有12家企業明確表示即將申請科創板上市。

其中,賽特斯、金達萊、江蘇北人、大力電工、先臨三維,這五家企業都將由新三板轉戰科創板。復旦張江目前為港股公司,3月8日公告稱擬發行A股並於科創板上市。

黑龍江、杭州證監局信息披露新光光電、啟明醫療擬在科創板上市,上海證監局稱,聚辰半導體、申聯生物醫藥擬申請上市版塊變更為科創板。

山東監管局官網披露,中信證券股份有限公司關於煙臺睿創微納技術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上市輔導工作總結報告,明確在科創板上市。

青島證監局網站顯示,華夏天信日前披露了IPO輔導工作進展報告,結合自身發展狀況以及經營規模,決定申報上交所主板(或科創板),預計2019年申報。

3月19日,這一名單又新增了利元亨、天奈科技、傳音控股、北方灌裝、晶晨半導體、優刻得、泰坦科技、久日新材。此外,還有一些企業披露了參股子公司擬登陸科創板的消息。

據悉,18日開閘當天,提交申請材料的券商既有頭部券商,也有第二梯隊券商,目前科創板試點註冊制對保薦機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保薦壓力變得更大。因此,券商對於企業的財務狀況、歷史沿革、以及信息的真實性等都將進行更加全面認真的核查和把關,並且合理界定企業的行業定位,以確保通過審核。

3月3日發佈的《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企業上市推薦指引》中對科創板企業上市推薦的相關工作進行了明確的規定。

保薦機構在把握科創板定位時需要遵循的四大原則:

1.堅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

2.尊重科技創新規律和企業發展規律;

3.處理好科技創新企業當前現實和科創板建設目標的關係;

4.處理好優先推薦科創板重點支持的企業與兼顧科創板包容的企業之間的關係。

保薦機構優先推薦的企業包括:

1.符合國家戰略、突破關鍵核心技術、市場認可度高的科技創新企業;

2.屬於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新材料、新能源、節能環保以及生物醫藥等高新技術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科技創新企業;

3.互聯網、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能和製造業深度融合的科技創新企業。

保薦機構在優先推薦前款規定企業的同時,可以按照本指引的要求,推薦其他具有較強科技創新能力的企業。

以上這些限制為科創板上市企業劃定了明確的範圍。有券商相關人士表示,從目前公開表示要申報科創板的企業來看,多數都滿足盈利要求,而且由於有10億市值的要求,目前申報企業的利潤水平也都遠遠高於創業板和中小板的要求。此外,儘管科創板允許未盈利企業上市,但是真正符合重大技術要求突破的企業比較稀缺,考慮到上市後可能帶來的風險,券商在推薦未盈利企業的時候可能會較為謹慎。

因此,影響衝刺科創板成功最關鍵的兩個基本點,一個在於行業定位,一個在於企業真實的狀況。 通過對企業、投資機構、投融資情報等信息的全面彙總,對於行業進行了細分,劃分出幾十個一級行業,覆蓋了人工智能、IT軟硬件、材料、大數據、能源、物聯網、先進製造業、醫療醫藥等高科技創新領域,數百個二級行業進一步細分,精準劃分企業的定位,展現該領域一級市場的投融資趨勢。

同時,對於企業本身, 彙集了包括企業概述、團隊信息、工商信息、產品信息、投融資信息、相關競品的情況,以及新聞動態彙總,對公司的沿革進行全面追蹤。

科創板及試點註冊制的工作日益深入、完善,除了已“官宣”的企業,在二級市場混跡多年的企業,以及地方重點儲備、培育的企業之外,還有一大部分正在藉助一級市場資本高速成長的獨角獸也成為關注的焦點。 設置“科創板”板塊,以彙總目前可能衝刺科創板的獨角獸的資料和情報,配合大量科創板相關資訊,為機構、券商、媒體增強信息獲取的效率。

科創板申報開閘,近20家企業“官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