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中國疆域圖經常會包含察合臺汗國,卻不把金帳汗國和伊兒汗國一併畫入,為什麼?

唐遼金元明清


第一點,土地。

元朝成立時期(忽必烈)原蒙古(成吉思汗)所封的四個汗國:金帳汗國(又稱欽察汗國)、察合臺汗國、窩闊臺汗國和伊利汗國(也就是伊爾汗國)變成了另外四個汗國:元朝(大汗汗國《宗主國》)、察合臺汗國、伊利汗國、金帳汗國。

根據歷史我們可以得知忽必烈是在窩闊臺汗國(蒙古帝國的老巢)的基礎上吞併了金、宋兩國建立了元朝,同時為了繼續拉攏支持他的察合臺汗國,把原來窩闊臺汗國的部分領地(以天山為界,東邊劃歸元朝朝廷管轄,西部劃歸察合臺汗國)劃給了察合臺汗國。

所以,歷史上元朝的疆域其實和察合臺汗國部分疆域是有重合的,那麼元代中國疆域圖經常包含察合臺汗國合情合理,畢竟那是中國疆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第二點,汗國與汗國之間的關係

這點其實很明確,由於分封制導致的國與國之間的決裂歷史上並不在少數,哪怕血緣關係、親情關係再緊密,隨著利益和後裔的血脈淡薄,也會導致衝突。

元朝是繼承了原窩闊臺的大汗位置,是眾汗國名義上的宗主國,但是在阿里不哥和忽必烈進行大汗位置爭奪時期,由於各汗國有著不同的支持者,所以造成後來四大汗國的決裂。

第三點,地域關係

由於金帳汗國和伊利汗國(伊爾汗國)處於西方,距離宗主國較遠,所以處於元朝交界較近的察合臺成為元朝(宗主國)西部對抗西部兩大汗國的屏障,同時也是爭奪大汗位置的有利保障。

所以在阿里不哥和忽必烈爭奪大汗汗位時期,雙方都極力拉攏察合臺汗國,紛紛讓與自己親近的察合臺子孫擔任察合臺汗國王位。所以在元朝時期每任大汗(皇帝)都是讓與自己親善的人選擔任察合臺汗國的國王,因此相對於另外兩個汗國來說,元朝只是名義上的宗主國,既不聽調也不聽宣,反觀察合臺汗國算是真正的元朝附屬國,依附於宗主國元朝。

綜上所述,這就是為什麼元代中國疆域圖經常包含察合臺汗國的三點原因。


讀故事,解真相;大家好~我是Gurunding-古蘭丁;以上便是我的觀點,喜歡的話不妨留下您的點贊,多多關注我哦~謝謝!


Gurunding


這個問題也是讓人非常無語了。

地圖真的是歷史事實的真實再現嗎?當然不是,歷史地圖首先是一種工具,一種體現今人意志的工具,然後才是再現歷史。只有明白了地圖的這一本質,我們才能正確認識元朝疆域的表現特點。

關於元朝地圖,歷來是莫衷一是,疆域大小和囊括區域也是千變萬化,在譚其驤先生的歷史地圖集中甚至將西伯利亞地區鄂畢河以東的整個西伯利亞和遠東地區劃入元朝版圖。

不過即便這些版本千奇百怪,但有一點是非常默契的,那就是將察合臺汗國和元朝版圖合併表示。

在成吉思汗開啟了征服世界的偉大征程後,經過三次大規模西征,分別建立了窩闊臺、察合臺、欽察、伊爾四大汗國,其中欽察汗國橫跨東歐平原,伊兒汗國更是幾乎囊括整個西亞,剩下的新疆西部至中亞河中地區,被窩闊臺汗國和察合臺汗國佔據。

很多人認為之所以在元朝地圖上只標註察合臺汗國而不標其他汗國,是因為察合臺汗國距離元朝最近,其實這是典型的扯淡,因為窩闊臺汗國距離元朝同樣很近。

至於說四大汗國中因為察合臺汗國和元朝關係親密就更是無稽之談了。在蒙哥汗身死釣魚城,忽必烈和阿里不哥激烈爭奪汗位時,阿里不哥是在蒙古本部的忽裡臺大會上稱汗的,名正言順,而且也得到了東道諸王等本部王公支持,另外也得到了窩闊臺汗國、察合臺汗國以及欽察汗國的聲援。

而忽必烈則在開平按照漢人傳統自立為王,主要依靠的是漢人地主階級的支持,聲援忽必烈的也只有旭烈兀建立的伊兒汗國。

因為忽必烈和阿里不哥的汗位爭奪,蒙古內部走向分裂。等到忽必烈擊敗阿里不哥,窩闊臺汗國、察合臺汗國及欽察汗國相繼單飛,窩闊臺汗國的海都甚至在忽必烈建立元朝後繼續騷擾元朝西北,忽必烈晚年甚至不惜親征海都。

所以論親疏<strong>關係,元朝和伊兒汗國才是好基友,察合臺汗國雖然和元朝合作消滅了窩闊臺汗國,但不能成為取代伊兒汗國和元朝畫在一起的理由。

所以靜夜史認為將察合臺汗國畫在元朝旁邊的最根本原因就是:

新疆自古是我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距離遠近也好,關係親疏也罷,只要能讓後人一眼看出“新疆是我國的一部分”就夠了。北宋地圖中的“黑汗”、“西州回鶻”、“吐蕃諸部”,南宋地圖中的“西遼”等,也是這個用意。

至於為什麼是察合臺汗國而不是窩闊臺汗國,是因為在元朝疆域一直在不斷變化中,待到疆域穩定下來的元朝中期,窩闊臺汗國已經被元朝和察合臺汗國聯手消滅,所以新疆地區就成了察合臺汗國的天下。

在地圖上表達意志歷來是所有國家慣用的外交策略,最典型的莫過於常凱申地圖開疆,將承認獨立的蒙古又畫到中華民國地圖上。

“地圖言志”雖然看起來一廂情願甚至有自我安慰的意思,但對於教育本國人民確實有巨大作用,比如今日在我國地圖之外,“海參崴”、“伯力”、“廟街”、“庫頁島”等這些耳熟能詳的名字依然標註在俄羅斯地圖之上,說你忘記了這段屈辱估計鬼才信。而奮發圖強的我們也在期待著祖國強盛後這些土地的真正迴歸。

所以正確認識地圖的本質,絕對是必須和必要的!

多有疏漏,煩請斧正。

我是靜夜史,期待您的關注。


靜夜史


我是change回答一下我的看法:

我們知道成吉思汗及其子孫通過對外的不斷征戰,開拓了東起日本海、西抵地中海、北跨西伯利亞、南至波斯灣的遼闊疆域,國土橫跨亞歐大陸,極盛國土面積達三千餘萬平方公里(含西伯利亞北部),是連續面積最大的帝國——蒙古帝國。

而蒙古帝國又分為四大汗國,分別是金帳汗國,察合臺汗國,窩闊臺汗國和伊兒汗國,和宗主國。四大汗國分別由成吉思汗的兒子或者孫子分封后建立。四大汗國和元朝名義上是屬國與宗主國關係,但實質各自獨立為政甚至相互仇視。四個汗國疆域:欽察汗國,也稱金帳汗國,成吉思汗長子朮赤的封地,主要轄區是東起額爾齊斯河,西至多瑙河,南起高加索山的地區。察合臺汗國,成吉思汗次子察合臺封地,主要轄區在天山南北。窩闊臺汗國:成吉思汗第三子窩闊臺的封地,領有額爾齊斯河上游和巴爾喀什潮以東地區。伊兒汗國是東濱阿姆河,西臨地中海,北界裡海、黑海、高加索,南至波斯灣的大國。


而窩闊臺在成吉思汗死後入主宗主汗國掌握大權。而察合臺汗國之所以畫入中國元朝疆域,是因為察合臺汗國離元朝比較近,加之元朝皇帝曾經武力征服過察合臺汗國,有能左右其的軍事能力,因此經常把察合臺汗國也算入了元朝疆域一部分。而金帳汗國和伊兒汗國一是離得較遠二是軍事實力強所以也就各自為政


<strong>


change8184


歷史背景:

蒙古人西征之後,除了元帝國以外,還建立了四個汗國—窩闊臺汗國、察合臺汗國、伊兒汗國、欽察汗國。其中伊兒汗國因為和元帝國都是拖雷後裔,所以關係最好。其它三個帝國和元帝國的關係就非常一般,1268年,海都發動叛亂,建立窩闊臺汗國。1269年,欽察汗國、窩闊臺汗國與察合臺汗國召開塔剌思忽裡臺會,達成了共同反對拖雷家族控制的元朝和伊利汗國,並劃分各自在阿姆河以北地區的勢力範圍的協議。

但是好景不長,後來窩闊臺汗國為元帝國所滅,察合臺汗國分為東西兩個部分,而伊兒汗國和欽察汗國則相對獨立。

察合臺汗國的演變:

成吉思汗的次子察合臺擁有封地,就在他的封地上,不斷地發展,成立了察合臺汗國。此後,察合臺和他的繼承人通過侵奪大汗的土地,使其兀魯思向半獨立化方向發展,成了統治東達今吐魯番,西及阿姆河,北接花剌子模和塔爾巴哈台山,南臨印度的強大勢力,深深地影響著我國的西北地區和中亞的歷史發展,其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1334年察合臺汗國因內部混亂不止,最後一分為二:汗國東部(蔥嶺東)形成以朵豁剌惕部異密為首的東察合臺汗國(這也是現在我們中國的新疆部分);汗國西部(蔥嶺西)形成以巴魯剌思部異密為首的帖木兒帝國。(後來橫掃中亞,準備找朱元璋決戰的帝國)

東察合臺汗國和中國現有疆域的延續性:

東察合臺汗國1388年遷都到別失八里(今新疆吉木薩爾)。1404年,元朝肅王兀納失裡投降明政府,被封為忠順王,1406年明政府設哈密衛。1515年吐魯番汗國正式吞併哈密,明朝正式放棄了哈密衛。

清朝初年,西域為蒙古準葛爾部所統治,其首領為噶爾丹。1755年乾隆皇帝派出平叛大軍,最後徹底消滅了準葛爾汗國,統一新疆。

我們可以看到,雖然新疆從元朝開始有一段時間脫離了中央政府的管理,但從清朝1762年開始,到現在200多年時間,一直沒有從中國分離過。順便說一句,蒙古也是如此,蒙古從元朝開始,一直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自民國才被某些國家卑鄙的分裂出中國。

這樣我們就清楚了,元代中國疆域圖是考慮到歷史的延續性,才經常把察合臺汗國,尤其是東察合臺汗國畫入中國,而且這樣的圖在其疆域上都有虛線進行標註。


關注東西縱橫彈,每天聽一段東西方最前沿的發展趨勢或一段最值得思考的歷史。


東西縱橫彈


金帳汗國與伊兒汗國卻沒有一併畫入,其最大原因是大元政府的無能無為。

說無能為力是因為這兩個汗國離大都(北京)太遠了,有多遠呢?拿現在比較先進的交通工具高鐵來說,從北京到烏魯木齊也要20個小時左右,而從新疆到這兩個汗國又要20個小時。是想當時以馬匹作為交通主力的時代,元朝政府得到兩個汗國消息至少要幾天,還是800里加急。所以元朝政府即使有心也管不到那麼遠,因此兩大汗國基本屬於自治狀態,所以沒有把兩大汗國畫入元朝中國地圖之中。

另一方面金帳汗國與伊兒汗國卻沒有一併畫入,這也是元朝政府的一種政治妥協。

當初蒙古大汗窩闊臺突然陣亡,蒙哥想要即位成為新大汗,他僅僅考自己的力量遠遠是不行的。因為蒙古國此時的領土面積已經太大了,幾乎已經把大部分亞洲領土全部納入版圖之中,還要加上歐洲的部分。這麼大的領土面積下,出現了許多擁兵百萬的領主。想要坐上大汗之位,必須與人結盟。欽察汗國也就是金帳汗國的建立者拔都就是蒙哥的同盟,蒙哥幫助拔都建立金帳汗國,拔都幫助蒙哥成為新大汗,並承諾金帳汗國可以自治。

同樣,伊兒汗國的建立者旭烈兀是蒙哥的親兄弟,蒙哥對他極為信任,加之旭烈兀也是一個傑出的軍事統帥,他在1251年蒙古諸王公大會上幫助蒙哥奪得大汗之位。作為回報,蒙哥承諾讓他幫助自己共治蒙古國。旭烈兀想要幫助兄長開疆擴土,於是決定率軍西征。蒙哥為此承諾,所有你打下的領土都將成為你自己的私人領地。當在1256年旭烈兀上書請封時,蒙哥哪有不準之理。後來忽必烈即位,又怎麼會為了那麼遙遠的土地,傷害與旭烈兀兄弟之情。

而察合臺汗國不是拖雷一脈的,加之又離元朝政府相近,忽必烈有比較把他控制在手,防止將來金帳汗國與伊兒汗國發生變亂,影響元朝的統治!

因此,元代中國疆域圖經常會包含察合臺汗國,卻不把金帳汗國和伊兒汗國一併畫入。察合臺汗國充當著元朝對其他兩個汗國的屏障。

以上只是我的個人觀點,如有不足歡迎補充!

<strong>


夜襲糖多多


因為他們的地圖都是現代人繪畫的,現代人繪畫肯定要把目前在中國範圍內的地理都要概括進去,但是你如果仔細看會發現察合臺漢國和大元之間是有明顯分界線的。

蒙古帝國在蒙哥死掉以後就再也沒有統一過,蒙哥應該是真正意義上最後一個蒙古帝國的大汗。忽必烈只是大元的大汗,而不是整個蒙古人的大汗。察合臺漢國當時根本不屬於大元,但是現在新疆那一塊地理上屬於我們國家,我們國家繪製地圖不僅僅要繪製中央正統的連續的朝代地圖,周圍割據的勢力也要繪製,就是這片土地上曾經存在的過都屬於我們國家的歷史。

例如大元算我們國家歷史,但是察合臺漢國也算我們國家歷史,因為後世這片土地是我們國家的。如果現在韓國,越南那塊還是歸屬我們國家的,那麼我們每次繪製地圖也會把那兩片土地的勢力變化加進去的。


王二閒話


成吉思汗和他的後代們創建了一個幅員遼闊的大蒙古帝國。把察合臺汗國畫入元朝地圖是因為臨近。另外,察合臺汗國中期內部因信仰宗教等問題,造成分裂。我先祖合班、出伯兄弟二人自帶一萬二千多騎兵和物資從伊犁奔襲至哈密,投奔忽必烈旗下,被封豳王、肅王、威武王、西寧武武王四王位。形成了東察合臺。所以,有人就一併將察合臺汗國畫入了元代。地圖是人畫的,所以寫成畫,而不是劃了。


手機用戶56899324441


因為察合臺汗國統治的區域就是中國的新疆,嚴格來說察合臺汗國也是中國歷史的一部分。正如漢朝的地圖也要把匈奴,青藏高原,唐朝時期的吐蕃,南詔只不過代表後來是中國的一部分而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