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圖房價暴跌?從差2萬等到差39萬!今天的你還在觀望?

近日,一中介朋友和Bobi分享了一位阿姨,跟著她看了快兩年房子的一個買房經歷。


第一次看房:“房子不著急買,在觀望觀望有沒有比這套便宜些的”


第二次看房:“這套還沒昨天那套好呢,怎麼還貴這麼貴呀?有沒有優惠呀?”


第三次看房:“不是吧?那種地段,戶型才優惠1萬?”


第四次看房:“昨天不是還優惠了嗎?今天怎麼就漲了?唉,不急,聽XX說下半年房價會跌,況且現在手頭還差個3萬,要不再等等吧!”


兩年後,終於下定決心要買了,“最終,把房款從差2萬變成了差39萬,現在還責怪我當時為什麼沒有逼她買?!Excuse me?!”


在生活中這樣的情況很多,對於買房Bobi有以下幾點想法:


企圖房價暴跌?從差2萬等到差39萬!今天的你還在觀望?


1

看好就出手,當斷不斷反受其亂


對於很多購房者來說都有一個普遍的心態,躊躇不前,遲疑觀望。這裡分為三種情況:

一是,瞻前顧後,這些人不是不想買,而是總想著多看幾套,糾結很久後就是不出手,眼巴巴的看著房價漲上去了。

二是,對於一些人來說買房花的是大半輩子的積蓄,總想在最低價格買進,但是便宜不是抄底,該出手時就得出手。


三是,想著房價崩盤的人。總有些人喊著房價跌了,我們就買得起房了。可是房價暴跌我們真的買得起房嗎?房價崩盤經濟動盪,你不僅買不起房,還會承受巨大的壓力。


到那個時候我們不是在糾結買不買房,而是考慮如何生存下去。


在這個飛速發展的時代,房價日漸增長,想買房不要猶豫,看好就出手,當斷不斷反受其亂。


企圖房價暴跌?從差2萬等到差39萬!今天的你還在觀望?


2

買房不用考慮那些亂七八糟的,注重需求最重要。


如果是為了孩子的教育,就考慮學區房,價格雖高,但能享受到重點學校的教育資源,並且學區房的關注度高,投資價值大。

如果作為投資,從未來趨勢看,儘管房產投資有廣闊的發展前景,但也要考慮風險。房價不會永無止境的上漲,也不可能瞬間暴跌。

要分清短線與長線之間的關係,瞭解自己的財務狀況之後,合理設計自己的投資之路,在確保收益的前提下,抓住機會博短線,方能在投資大潮中游刃有餘。

如果是新婚夫婦在沒有雄厚的經濟實力情況下,就考慮新城區的房子,由於地區偏遠,車輛少,很多人對此類樓盤望而卻步,但從經濟上看新城區的房子肯定比老城區的便宜,

相比老城區,新城區地段空曠,空氣清新,戶型新穎,未來出行也將越來越便利,環境配套設施也會越做越完善。夫妻手頭充裕的情況下,老城區購房最好不過了,老城區發展成熟,交通便捷,配套完善,需求大,越大的城市,房子增值的潛力也越大。

具體取捨,自身需求和自己的消費能力最重要。價格和地段往往不能兩全,一旦猶豫只會與房子失之交臂,曾經便宜的時候沒有珍惜,之後想買已經買不起了。


企圖房價暴跌?從差2萬等到差39萬!今天的你還在觀望?


3

買房要有主見,諮詢朋友意見只會買不到房子。


一些朋友買房喜歡找七大姑八大姨來問,覺得自己心裡沒底,覺得房子裡面貓膩太多,其實在買房子這件事情上,親戚朋友能夠除了在經濟上給與幫助外,決策上能夠幫上忙的並不多。

畢竟每個人的需求不同。很多時候,在你糾結很久。綜合了所有人的意見後,你買房的計劃十有八九也是落空。像開頭案例中的小夫妻一樣,房子是你住的,和別人有什麼關係呢?

別人的建議最多隻能參考借鑑,很多時候因為別人的勸導:“在等待吧,現在房價太高,買了就虧啦”,“放心會降下來的!”... 日復一日,房價跌了嗎?不知不覺中房價只會越來越高,那些等著房價下跌的人,最終等到的都是買不起。

再者,一些購房小白完全聽信專家言論。

各路房產大佬們今天一句“未來樓市”會漲成什麼樣,明天一句“未來樓市”會跌成什麼樣... 房產界只要出現一星半點的波動,各種“專家說”充斥著網絡屏幕。

那些勸我們不要買房的專家們,誰手上沒有幾套房呢?其實買房很簡單,想買就買,不用太過於聽其他人的意見,因為時間會給你最好的答案,既然選擇了買房,便只顧風雨兼程。


企圖房價暴跌?從差2萬等到差39萬!今天的你還在觀望?


4

從來沒有一個人,因為買了一套房子而破產。


房價漲了,你賺了。房價降了,沒關係,僅屬於短期回調。畢竟房地產是特殊商品,它不僅僅具備住宅屬性也有保值和升值的功能。

由於房價每年都在上漲,而通貨膨脹,貨幣貶值,房價往往跑贏CPI,跑贏銀行存款,買房是最保險的投資方式。

回眸過往,過去10年全國房價漲了3-10倍。未來十年,依然會有很多人選擇買房,房屋屬於固定資產,代表了一個人夫人的絕大部分身家,房屋能給人帶來歸屬感為年輕人帶來奮鬥的目標,房屋離不開教育和結婚生子。也從來沒有一個人,因為買了一套房子而破產。


企圖房價暴跌?從差2萬等到差39萬!今天的你還在觀望?


5

你是剛需,不管怎樣你都是要買的,沒有別的選擇。


什麼是剛需?就是房子漲不漲都得買,沒有別的選擇。買房的目的是自己居住,要在城市有個容身之處、再考慮今後成家立業結婚生子等等。

剛需族購房的過程中需要注重的是量力而行,做好預算,理性購房。其次注意周邊配套設施是否成熟。住房不止看價格,生活便捷也至關重要。

有些人會說:“買房這麼貴,不如租房好了”,租房看似前期花銷少,但是比起買房,10年後的財富差距真的會很大。

假設你看中一套總價為100萬的房屋,首付30萬,公積金貸款70萬。二十年累計下來,月供3970,10年後選擇一次性還款30萬,那麼十年月供為3970.37*12*10=476444.4萬元。

租房的話:假設100萬的房子月租租金為:2500元,以每年房價增長的6%計算,十年後租金為:50684.37元。

現實中,CPI遠低於實際通貨幣膨脹率。所以,小夥伴們,你還有什麼理由不買房?!


企圖房價暴跌?從差2萬等到差39萬!今天的你還在觀望?


6

別總想著買十全十美的房子,

你出的也未必是十全十美的價格。


對於買房而言每個人都十分重視,然而,一些小夥伴們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過分追求完美,一心幻想能買到十全十美的房子,要黃金地段,交通便捷、好房型、南北通透、綠化優美、治安良好,最好還有重點學校。可礙於手頭緊,挑房的時候各種不滿意。挑來挑去,挑到房價漲了,利率上浮了,最終不是你挑房子,而是房子在挑你。

在你優柔寡斷的時候,別人買的房子早已翻了幾倍。

別讓你搖擺不定的性格成為買房道路上的絆腳石,沒有十全十美的房子,你出的也不是十全十美的價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