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让欧洲了抢先?中国为啥没有首先产生现代科学和工业文明

中国在公元1500年前贡献了人类所有技术成果的50%以上,高时能达到70%多(英国科学史专家李约瑟)。近三百年来欧洲人在汲取世界各国科技成果基础,发展出了现代自然科学体系,完成了人类划时代的进步。掌握了现代科学的欧洲率先走上了工业化道路,迅速超越了中国和地球上任何其他文明,他们四处抢掠殖民,也把现代科学和工业文明带到世界各地。这个换挡的过程让中华民族威信扫地、信心归零。

中国在春秋战国时期就萌生了封建社会,并于公元二世纪建立郡县制的大秦帝国。然从秦汉到清末,中国封建社会两千多年来一直走“政治腐败→土地兼并→农民起义→改朝换代→政治清明→平分土地→生产恢复→社会进步→政治腐败→土地兼并→农民起义→改朝换代……"的死循环。

究其原因,有文化(如封建儒家思想)和体制传统(大一统王权压制创新)的原因,但最主要是中国在科学技术一直停留在传统经验水平,生产力没有大的进步。因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不突破,生产关系难以改变。

为什么让欧洲了抢先?中国为啥没有首先产生现代科学和工业文明

欧洲外部开放内部离散的地理结构好比是文化的搅拌机,形成多元文化催生出现代科学和工业文明

欧洲的地理结构:外部开放内部隔离,更多地表现为区块化。欧洲南部有三大半岛分别是希腊、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北部有两大半岛丹麦和挪威、瑞典、芬兰,西部两大岛上有英国、爱尔兰,阿尔卑斯山脉横在大陆中部阻隔了东西南北欧,主要河流从阿尔卑斯山脉呈辐射状流出,向南波河流入的意大利、向西罗讷河流入的法国、向北莱茵河流入的德国、向西多瑙河流入匈牙利和南斯拉夫各国,都分别孕育了不同的民族,也都形成了各自的语言和文化。欧洲向南向西与地中海隔海相望的是古埃及文明和两河古文明,与北非和西亚、南亚各文明虽有山水分离,但交通都十分便利。

欧洲这种支离碎地理环境和良好的外部交流条件,造就了欧洲众多的民族国家,和多元的文化,这为资本主萌芽和现代科学诞生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世界各族的文明成果全部汇集这里,使罗马北面的日耳曼等蛮族吸收消化,产生拼音文字,思考认识世界,产生了偏向浅层推理的哲学文化,生成了近代科学体系,经过短暂的中世纪酝酿,从原始社会迅速进入资本主社会。

为什么让欧洲了抢先?中国为啥没有首先产生现代科学和工业文明

中国内部统一外部隔离的地理结构恰是文化熔炉五千年炼出最高等级的“有根有色文化”

中国的地理结构:华北、西北、华东、西北联成一片,只有西南、华南稍有隔离但两千年前就早早纳入了大一帝国的版图,成为以汉族核心区。

在中原汉族文化周边全是处于原始状态的游牧或渔猎部族,他们几乎都没有自己独立的文字,这些民族(如匈奴、突厥、鲜卑、回鹘、蒙古等)往往战斗超强,任何中华域外文明程度稍高的民族根本接近不了中华文化核心区。

中华文化区这种内部统一,周边与其他主要文明隔离地理结构,恰似文化冶炼炉,经过五千年的历史炼出人类目前唯一的最高等级的文化——“有根有色文化”——中华文化。几千年来华夏民族以中原为起点不断融合周边的部族(基本都是同一种族),形成了现在世界最大也是同质性最好的汉族。在中国分裂只是暂时的,大一统一从来就是常态。这种情况有利于文化的持续稳定发育成熟,但不利于思想的多元化和自然科学体系的诞生。

正如十七世纪德国哲学和科学奠基人莱布尼茨所说的中国本来就是一个接近“理性化的国家”。南宋时中国已经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宋朝有先进的土木工程、航海术和冶金学方面的发明,四大发明已经齐备。这些发明和纸币都推动了宋朝经济的发展和繁荣,对人类文明产生深远影响。如果清明上河图中那样的工商业和已经规模很大海外贸易继续发展下去,商业带动工业,工业促进科技进步,中国完全有可能走上工业化道路。

为什么让欧洲了抢先?中国为啥没有首先产生现代科学和工业文明

但树欲静而风不止,外部少数民族强势介入,建立起强大的元、清封建王朝,硬是把中国拉回原来的死循环。明朝虽然有规模宏大大的郑和下西洋,但为了防止倭寇入侵等原因,大明朝廷接着实行了闭关锁国政策,又一次了关闭了中国自主工业化的大门。

直到西方列强开着轮船大炮把中国大门打开,一顿胖揍被打醒的中国人,迅速调整了状态,虚心学习科学技术和搞工业化。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中国已经是经济大国、科技大国、贸易大国。现在中国掌握了科学技术走进入工业社会,任何内外部因素都阻止不了中国科学发展的步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