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秒內閃拍900幅圖像!美探測器即將揭開“天涯海角”真面目

1月2日報道外媒稱,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1日以一次歷史性飛越迎接新年。

法新社1月1日報道說,這是人類迄今探索的最遠、而且很可能是最古老的宇宙天體——一個被稱為“天涯海角”(Ultima Thule)的遙遠小天體,以期更多地瞭解行星的形成。

“去新視野!”NASA“新視野”號探測器項目首席科學家艾倫·斯特恩在馬里蘭州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應用物理實驗室舉行的慶祝活動上說。包括身著太空服的孩子在內的人群在派對上吹起喇叭,歡呼慶祝“新視野”號探測器在格林尼治標準時間5點33分把鏡頭對準距離地球64億千米、位於柯伊伯帶黑暗寒冷的宇宙空間的這顆太空岩石的那一刻。

此次飛越發生在距離冥王星約16億千米的位置上,是科學家首次近距離觀察一個古老的行星構件。冥王星是此前太空探測器近距離觀察的最遙遠天體。

獲取實際飛越的實時視頻是不可能的,因為從地球發出的信號需要6小時以上才能到達探測器,然後還需要6小時才能獲得回覆信號。

第一個傳回地球的信號應該在飛越發生約10小時後抵達,也就是上午9點45分(格林尼治標準時間14點45分)左右,讓NASA知道“新視野”號能否在危險的高速相遇中倖存下來。

探測器以5萬千米的時速在太空中疾馳,目標是非常接近“天涯海角”的位置,距其表面約3500千米的範圍內。

“皇后”搖滾樂隊的吉他手布賴恩·梅說:“這是一個我們所有人都不會忘記的夜晚。”這位擁有天體物理學高等學位的吉他手錄製了一首單曲來向“新視野”號探測器及其探索精神表示敬意。

斯特恩說,“天涯海角”獨一無二,因為它是太陽系早期的遺蹟,可以提供有關其他行星起源的答案。

他說:“這顆天體處於深度冰凍狀態,因此完美保存了初始構造。”

斯特恩說:“我們要了解‘天涯海角’的一切,從它的構成、地質概況到它最初是如何形成的,它是否有衛星、大氣層和諸如此類的事情,這將告訴我們太陽系中天體的原始形成條件。”

它是什麼樣子的?

科學家不知道“天涯海角”是坑坑窪窪的還是光滑的,甚至不知道它是單一天體還是一個星團。

科學家在2014年藉助哈勃太空望遠鏡發現了這顆天體,據信其大小在19至32千米之間。

2018年12月31日公佈的一幅在192萬千米以外拍攝的模糊不清的像素化圖像吸引了科學家,因為它顯示的似乎是一個細長的團,而不是一塊圓形的太空岩石。

探測器將在飛越的幾秒鐘內拍下900幅圖像。更清晰的圖像將在未來三天內傳回。

美國西南研究院的副項目科學家約翰·斯潘塞說:“眼下,看到傳回的數據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

在2006年發射的“新視野”號探測器於2015年完成飛越冥王星的主要任務、傳回有史以來拍攝這顆矮行星的最詳細圖像後,科學家決定用“新視野”號研究“天涯海角”。

斯特恩說,研究的目標是拍攝“天涯海角”的圖像,而且圖像的分辨率是研究小組拍攝的冥王星圖像的三倍。

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應用物理實驗室的項目科學家哈爾·韋弗說,人類直到20世紀90年代才知道柯伊伯帶的存在,這是太陽系形成時留下的巨大環形遺蹟帶。

韋弗說:“這是行星科學的前沿。我們終於到達了太陽系外圍,這些天體從一開始就在那裡,而且幾乎沒有改變——我們認為。我們會了解的。”

NASA的源光譜釋義資源安全風化層辨認探測器(OSIRIS-REx)也創下新紀錄,進入小行星“貝努”的軌道。這顆小行星是迄今探測器環繞飛行的最小天體——直徑約為500米。

這兩項行星探索壯舉恰逢1968年12月美國宇航員乘坐阿波羅8號飛船繞月球飛行的50週年紀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