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視劇中的娛樂圈生態,有多難呈現?

影視劇中的娛樂圈生態,有多難呈現?

文 | jin

私下撕得你死我活,人前表演姐妹情深,爆料永遠縮寫猜測……

娛樂圈在普通大眾眼裡,總是自帶神秘和光鮮亮麗的色彩,讓他們忍不住想去扒開明星們完美的皮相,看看內裡究竟是什麼樣的。

八卦是人類的第四大天性。

知乎、豆瓣、微博、論壇等等,無處不在的爆料貼,隨隨便便就有數千上萬的贊和評論,充分說明大眾對這個圈子的好奇。

於是,便有揭秘娛樂圈的各類影視劇誕生,或聚焦幕後製作,或聚焦演員,或聚焦電視臺,或聚焦娛記。

影視劇中的娛樂圈生態,有多難呈現?

2019年以來,已有數部與娛樂圈有關的電視劇播出或正熱播,比如《幕後之王》《愛上北斗星男友》《我的奇妙男友2》等,還有已定檔3月25日播出的《夜空中最閃亮的星》。

之前也有不少聚焦娛樂圈的作品引起熱議,比如《重生之名流巨星》《逆襲之星途璀璨》《雲巔之上》《舌害》等等。

不過總結而言,這些劇中的娛樂圈故事,大多是為偶像劇本質背書而已,真正觸及到娛樂圈生態的少之又少

第一劇集(diyijuji)看來,於這類型劇而言,找準故事對象的職業功能,展現其真實的生存狀態,聚焦娛樂圈的核心問題,併為問題提出解決方法,或者深入挖掘這個行業的普遍心理,才能真正成為一部合格的娛樂圈職場劇。

什麼職業做什麼工作

▲▲▲

一部聚焦娛樂圈生態的劇,首先

要搞清楚的是故事對象是誰,是節目製作人,還是影視劇製片人,是演員,還是娛記。其次便是根據故事對象職業的不同,設計不同的工作內容作為情節填充。

我們以《愛上北斗星男友》為例。

片中,徐璐飾演的文素汐和吳昕飾演的蔡舒萌同為女製片人,供職於同一家公司,因搶奪片子上映時的宣傳資源明撕暗鬥,由此產生戲劇感。

影視劇中的娛樂圈生態,有多難呈現?

製片人是做什麼的呢?

我們常常以“管錢”來形容他們的工作。具體來說,組導演、編劇等幕後團隊,談演員,控制拍攝進度,談後期製作團隊,緊接著盯發行,播出時對接宣傳團隊,等等,這是一個比較全面的製片人執行項目時需要做的工作。

而文素汐與蔡舒萌呢?一個開上線發佈會也會遲到,讓人難以認同她為這個項目付出了兩年的心血;一個洩漏同事未上線電影的資源,給公司帶來巨大的損失,自己也遭遇信任危機。

這就是兩個業內金牌製片人為事業所做的“努力”。

對製片人而言,投資成本、導演、編劇、演員、平臺、市場、審查、記者,哪一個不比與對頭競爭重要尤其還是同氣連枝的自家公司同事

顯而易見,《愛上北斗星男友》沒有真實呈現劇中聚焦的娛樂圈工作者的生存狀態。

影視劇中的娛樂圈生態,有多難呈現?

不過,這也是國產職場劇最容易產生的問題——披著職業的外衣談戀愛。可能會有人說,《愛上北斗星男友》本來就是偶像劇,並不是娛樂圈職場劇,要求是否太嚴苛?

實際上並沒有。

文素汐和蔡舒萌作為一對競爭對手,推動著劇情進展,如果缺乏真實感,那兩人間的矛盾便很難形成。同時,文素汐的人設也要靠“獨當一面的女製片人”立起來,才能讓故事更加合理。

這一點上,《幕後之王》顯然要更加專業一些。

節目製作人對綜合能力要求比較高,既要有創意,又要會說話,還得有可以應對一切突發狀況的沉著冷靜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影視劇中的娛樂圈生態,有多難呈現?

羅晉飾演的淳于喬,面對競爭對手的刻意為難,早早想出嘉賓被截胡的planB;在直播時遇到不專業的團隊將贊助商的產品搞錯,他也能及時想出應對的辦法。

“解決問題比發火重要”,這大概是所有職場中人,在經歷過數不清的突發事故後,總結而來的真理。

展現娛樂圈真實的生存狀態

▲▲▲

找到娛樂圈故事對象後,以此為基礎,生髮故事便是重中之重了。

我們一般看到的娛樂圈劇中,撕鬥和勵志是不可缺少的兩大元素,前者主要製造矛盾,後者主要保證故事的正能量主旋律

不可否認,這兩者在現實的娛樂圈裡,也是不可或缺的兩大元素。

但絕不是所有。

這裡,我們以《舌害》為例。

《舌害》的故事對象是娛記。

宋祖兒飾演的翟一桃,剛入行時被老闆要求寫公號爆款文,標題怎麼勁爆怎麼來,十萬加才是王道;被老娛記吉井一手培養後,思維基本是圍繞著如何看圖編故事而來,大明星金城家輝被查酒駕,翟一桃興奮不已,“這又是酒駕又是醉駕,這得多少個頭條啊”,緊接著便開始腦洞大開的幻想,“沒找代駕吧?”“車上不止他一人,同行的最好也是大咖”“最好啊,還是雙方都是已婚的”……在腦海上上演了一場大戲。

影視劇中的娛樂圈生態,有多難呈現?

這一段戲,將娛樂記者的工作需求、好奇心、想象力發揮到了極致,翟一桃八卦小娛記的形象一下就被立起來了。

之後,翟一桃被拍與金城家輝同行,遭人肉搜索,迫於無奈下,金城家輝將翟一桃招來做宣傳。這些劇情,雖顯得過於戲劇化,但吉井和翟一桃私下的互通,以及為了挖料,翻牆、去影視城做群眾演員偽裝、裝竊聽器,等等,都讓娛記這個職業有了更多的展現。

不過,這部劇對娛樂圈生態的呈現,還是處於比較表象的階段:出場人物以簡單粗暴的方式,初步探討了娛樂圈明星之間的競爭、與媒體的博弈,以及明星與粉絲間的關係,卻未能深入挖掘娛樂圈大明星或是娛記的普遍心理。

觸及普遍心理

解決關鍵問題

▲▲▲

在國產娛樂圈劇中,最常見的設置是大明星或頂級製作人,因各種心傷導致性格孤僻,無慾無求卻身居高位,然後與初入職場的菜鳥女主相遇,解開心結,相親相愛。

影視劇中的娛樂圈生態,有多難呈現?

其實這是偶像劇的一般套路,但為什麼在聚焦娛樂圈的劇中,顯得更加不可信呢?

因為娛樂圈工作的特殊性質,只要有曝光,就有知名度,進而就能帶來利益。別的行業可能需要悶頭髮大財,但在娛樂圈,曝光程度決定著利益多少。

也因為如此,越想往上層走,名利心就越不可或缺。辛芷蕾曾坦言自己就是想紅,這才是娛樂圈的生存法則。無慾無求?抱歉,大概你得換個行業。

只是,每個人曝光自己的方式不同,有人通過影視作品中的角色,贏來知名度;有人通過綜藝節目或選秀,在大眾面前刷臉;也有人通過人設、緋聞等獲取熱度。

這是娛樂圈這個特殊行業的普遍心理。

抓住了這個前提後,還需要觸及一些大家關注的問題。

影視劇中的娛樂圈生態,有多難呈現?

比如《我和我的經紀人》中提到,朱亞文面臨的人設混亂問題,張雨綺因自身的性格導致工作受影響,喬欣則因為長相、氣質不夠獨特,不能受到公司和觀眾的重視。

這些都是演員面臨的實際問題。在聚焦娛樂圈的劇中,這些問題是無法迴避的。

可惜,大部分國產娛樂圈劇中,呈現的演員工作受挫,基本上都是負面新聞或別人的惡意打壓引起的,演員自身的問題鮮有觸及,彷彿只要有機會表演,主角就一定能成功,表現明顯的大概就是《雲巔之上》裡袁姍姍飾演的簡兮了。

影視劇中的娛樂圈生態,有多難呈現?

自去年的繳稅補稅風波後,演員這個職業被大眾妖魔化,娛樂圈更是被陰謀化、純粹名利化,形成了極為不好的社會影響,長期被人設、新聞矇蔽的大眾,反噬的力量浩大。

而聚焦娛樂圈的影視劇,對大眾真正瞭解娛樂圈各工種和他們的生存狀態,不失為一個好方法,只是,拍劇需謹慎,亂編兩行淚啊。


—The End—

出品 | 米瑞文化

主編 | jin

校對|靳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