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沅集 《經訓堂法書》一


《經訓堂法書》是清朝乾隆年間所刻的古代名人書法集錄,一共十二卷,收錄了包括王羲之、唐虞世南、唐玄宗、懷素、宋蔡襄、蘇軾、黃庭堅、米芾及元明以來趙孟、鮮于樞、康裡巙巙、鄧文原、唐寅、祝允明、文徵明等名家墨跡,書體各不相同,有楷書和行草書等,其中以行草書居多。

當時,這個法書錄由畢沅收集整理,並請了兩位刻碑名家所刻。畢沅是誰?可能大多數人都不太知道他,他是乾隆年間的進士和狀元,學習成績特別優異,為了紀念母親和皇上的教誨,他給自己的書房命名為《經訓堂》,這位狀元曾任翰林院的編修,後來還擔任了湖廣總督一職,死後,也被追任為太子太保等職,可見朝廷對他是非常賞識的。

畢沅學識淵博,可以說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無所不通的人,在司馬光《資治通鑑》的基礎上,又編寫了續本《續資治通鑑》,還編撰有《傳經表》、《經典辨正》、《靈巖山人詩文集》等,可以說是一位文化人。


畢沅為什麼要編寫《經訓堂法書》呢?據初步分析,主要是出於三個方面的原因:一是他本人就喜愛書法,二是他把朝廷和自己收藏的古人的作品進行了統一整理和彙編,輯錄成冊,這也是作為文人的一個習慣,三是他擔心由於紙張的不易保存性,就刻錄在石板之上,這樣可以重拓,更利於長久保存。

《經訓堂法書》收藏的古今名人的作品都是上乘之作,很具有各個書家的代表性,因此在史料價值和書法價值上都具有深遠意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