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站輻射能致癌,你信嗎?

基站輻射能致癌,你信嗎?

說起輻射,你腦海中閃過的鏡頭是什麼?

原子彈、X光、致癌、路由器、顯示屏、基站。。。哇,聽起來好可怕。不好意思,你弄混了兩個概念:電離輻射與非電離輻射

基站輻射能致癌,你信嗎?

今天給大家科普一下: 輻射指的是由場源出的電磁能量中一部分脫離場源向遠處傳播,而後再返回場源的現象,能量以電磁波或粒子(如阿爾法粒子、貝塔粒子等)的形式向外擴散。可以說自然界的萬物,都在向外傳送熱量,這種傳熱的方式就被稱為輻射。

再來說說電離輻射

基站輻射能致癌,你信嗎?

它是危險的。 電離是指電子被電離輻射從電子殼層中擊出,使原子帶正電。因為高頻高能的電磁波,可以電離物質,能對細胞甚至是 DNA 造成損害; 我們日常生活中接觸的最多的電離輻射主要是來自太陽的紫外線和在醫院做檢查時的X光。 但實際上生活中接觸這兩種輻射的劑量都是非常小的,所以並不會顯著增加人體患癌的幾率。

那什麼是非電離輻射呢?

非電離輻射之能量較電離輻射弱。非電離輻射不會電離物質,而會改變分子或原子之旋轉,振動或價層電子軌態。換句話說,非電離輻射不會直接導致基因突變。 生活中的紅外線、可見光(包括手機電腦屏幕發出的光)、無線電波(如wifi)以及微波等都屬於非電離輻射。

曬太陽為什麼感到溫暖,因為紅外線的波長較長,穿透原子分子間隙,使得原子分子振動加快,所以溫度上升。而這能夠促進人體血液循環和新陳代謝,將原本滯留在體內的老舊廢物和有害物質,新陳代謝由汗腺排出體外。 曬太陽的過程說白了也是一個接受輻射的過程。

那麼,基站的輻射有多大?

假設基站高30米,基站的功率一般是40w,如果你在距離一個基站水平10米遠的位置,計算可得理論上的基站輻射量是0.3微瓦/平方釐米。

基站輻射能致癌,你信嗎?

而我們中國的功率密度標準是40微瓦/平方釐米,這樣一對比,是不是就放心了呢? 實際上,在很多小區內檢測到的電磁輻射,基本都在0.1微瓦/平方釐米以下,翻400倍都沒超標。因為電磁輻射的本質是能量逸散,輻射越大,能量損耗越大,不僅對信號質量會產生嚴重的影響,而且會大幅增大運營商的成本,所以它會恨不得沒有損耗,直接把信號傳到你手機裡。

據測算,手機的輻射一般是0.5微瓦/平方釐米,是國家標準的1/80。而物理學家早已算出地球上太陽光的輻射功率面密度大約是0.1瓦/平方釐米,太陽光輻射是基站輻射的上千倍,更別說裡面還有紫外線這種有害輻射了,也沒聽說過誰因為太陽有輻射就不出門了吧。

基站輻射能致癌,你信嗎?

現在,你對基站輻射還感到焦慮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