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時期,中國壟斷的戰略物資

二戰時,中國有一壟斷產品——桐油。雖然現在很少人提及,但在當時確實幫中國渡過了很多難關。

在當時有“一棵桐樹抵得過一杆機關槍,一顆桐油果抵得過一顆手榴彈”的說法,桐油的價值可見一斑。

什麼是桐油

二戰時期,中國壟斷的戰略物資

上圖這種類似於大豆油的油脂就是桐油,桐油是一種極其優秀的乾性油。所謂“乾性油”是指一大類油脂,這類油脂內的高分子物質在空氣中可以經過氧化進一步形成高分子聚合物。

“乾性油”幹了並不是說這種油脂裡面的水分蒸發了,而是說這種油裡面的酯物質經過氧化結合成分子量更大的高分子聚合物了。

二戰時期,中國壟斷的戰略物資

我們從唐代開始到今天,中國一直是世界上桐油的主要生產國。中國桐油主要由三年桐和油桐的種子壓榨而成。

樹上的種子剝下來就是下圖的樣子了。

二戰時期,中國壟斷的戰略物資

不要小看這些其貌不揚的種子——劇毒!

從工業革命開始,世界上的機械設備取代了傳統的工具,大量鋼鐵製造的設備不斷的出現。這時世界各國所面臨的一個重要課題就是防水防鏽。這樣一來汽車上需要桐油、火車上需要桐油、軍艦上需要桐油、飛機上需要桐油、槍炮上需要桐油、只要有機械的地方都需要桐油。

二戰時期,中國壟斷的戰略物資

為什麼是桐油?這主要是桐油中大量的桐油酸(C18H30O2)的作用,桐油酸是一種18碳基不飽和脂肪酸,可以迅速的和空氣中的氧氣反應,生成緻密的漆膜。在加入了一氧化鉛作為添加劑後,以桐油為基底的油漆甚至可以在十幾分鍾內就乾燥完成。

二戰時期,中國壟斷的戰略物資

桐油在19世紀末期20世紀初期迅速的取代了亞麻油(另一種乾性油)成為了世界油漆之王。可以說只要需要上油漆的地方都有桐油的身影。至此,鋼鐵是工業的骨架,桐油就順理成章的成為了工業的皮膚。

二戰時全球的90%左右的桐油都來自中國,而中國的桐油又以四川為首。憑藉桐油的耐酸性、速乾性、燃燒性,因此廣泛被應用在軍艦、飛機、潛艇等軍用武器上面。(當然沒有桐油,也一樣會打仗,只是有桐油可以提高性能和延長壽命)

另外當時由於中國缺乏柴油、汽油,並且東部沿海已經被封鎖,能得到的石油並不多。然而我們硬是把路走直了,利用桐油提煉,也算是以解燃眉之急。這個當年希特勒利用煤炭煉油,倒也有異曲同工之妙。(為什麼現在不用,因為性價比太低。戰爭年代一切為打仗服務,價格次要。)

並且由於當時的我們積貧積弱,沒有啥可以賣的,即使有可能也沒有競爭力,因此賣給外國桐油成了一條路子。

抗日戰爭初期,我國對武器和汽車等有著迫切的需求,但是國內又不能生產,沿海很多地方又被日軍封鎖,此時的美國還在戰爭中執行著中立政策,這時候金融家陳光甫與學者胡適赴美求援,遊說美國政要與金融家繞開政策,採用經濟借款的形式得到了亟需的軍事援助,這就是1939年2月8日簽訂的《桐油借款合約》——我們以五年內向美國出售22萬噸桐油為抵押,獲得美國進出口銀行向中方公司貸款2500萬美元,由此獲得了一批急需的抗戰物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