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計算市場拐點即將到來

“中國是一個非常獨特而有趣的市場狀態,處於某種意義上的倒掛,即個人消費者的數字技術的應用已經遠遠超過了企業級的技術。” 德勤中國雲服務主管合夥人劉俊龍表示,“一方面,數字化技術在中國已經獲得了大規模的應用。另一方面,雲計算這些技術在企業的應用中,仍然處於一個早期階段。”

雲計算市場拐點即將到來

“但這樣的格局很快會發生改變。”劉俊龍指出,“從行業來看,越靠近消費者側的企業,由於市場倒逼,對數字化轉型以及上雲的動力更大。因此,最先一波開展數字化轉型的企業,主要集中在消費品零售、金融、高科技等領域。但隨著數字化轉型的深入,傳統行業對於雲的需求會大量湧現。”

雲計算面臨爆炸性增長

過去一年,德勤與亞馬遜AWS在大中華地區達成戰略合作關係,聯手為二、三十家大型企業提供數字化轉型和雲落地的服務,這其中就包括了傳統裝備製造領域的大型央企。“雲計算的拐點即將到來,2019年-2020年,中國雲市場會面臨爆炸性增長,未來大型企業、傳統企業上雲會越來越多。” 劉俊龍說。

劉俊龍認為,傳統企業上雲的動力主要來自於幾個方面,首先是中國數字化轉型的壓力傳遞地非常快,隨著阿里巴巴、騰訊等互聯網企業的崛起,壓力已經快速傳遞到了傳統產業鏈的後端。這也促使了企業家的視野開始轉變,對於數字化生態的焦慮以及對於未來的思考,讓傳統企業、特別是領導層開始著手數字化轉型。此外,黨和政府在這方面的政策指引、宣傳和要求,也對傳統企業帶來非常大的觸動。

上雲的阻礙在於觀念和人才

對於傳統企業來說,還存在哪些上雲阻礙呢?劉俊龍認為,最大的難點不在於技術層面,而在於觀念,企業對於雲計算會有一些傳統誤解。“比如對數據安全性有很大的顧慮。大家覺得上雲了,數據不在自己的服務器上,非常不踏實,其實雲廠商提供的服務和銀行是類似的。數據放在雲上就像錢放在銀行,這是第一個誤區。”

第二個誤區,是普遍把上雲這件事和降低IT成本劃了等號。“由於企業領導層沒有把雲和真正企業轉型聯繫起來,沒有把數字化轉型上升到足夠重要的戰略地位。這對於想要上雲的IT部門而言,會帶來很大的壓力。因為上雲不一定就能降成本,如果要做業務創新,可能還要花錢。”

另外,整個中國在雲環境下的整體人才的資源不足,也是一大阻礙。“過去幾年中國最頂尖的雲計算人才都集中在了亞馬遜這樣的雲服務廠商之中。以傳統企業的薪酬水平和整個企業的機制,很難把人才從雲服務商吸引到企業來,而企業上雲又絕不僅僅是亞馬遜或德勤這些外部雲服務機構的事,需要企業內部的人才支撐。所以,人才資源的匱乏,是過去幾年企業上雲非常關鍵的瓶頸。” 劉俊龍說。

上雲三階段:Imagine、Delivery、Run

如何克服企業上雲的難點?劉俊龍總結了Imagine、Delivery、Run三個階段:

Imagine(規劃),企業為什麼要上雲,上雲有什麼價值,有沒有做好準備,即所謂的雲前期的規劃、價值判斷和諮詢等。這是非常重要的一個階段,因為企業上雲最大的兩大障礙,觀念以及人才的匱乏,都需要在這個階段對企業進行宣貫,讓領導層對雲和數字化的認知更加清晰,並有時間去準備人才團隊。

Delivery(交付),企業的哪些系統上雲,哪些暫時還不能上,要用公有云供應商的什麼服務,要做什麼樣的應用?在這個階段,企業需要和供應商合作,把原有IT系統搬遷上雲,利用雲計算技術開發新的應用,讓這些應用真正走向市場,實現開發、落地、部署。

Run(運營),是上雲之後的關鍵階段。在經營模式變化以後,企業如何運營創新業務,這也非常重要。

“小鳥雲”是深圳前海小鳥雲計算有限公司旗下的雲計算服務品牌,專注為個人開發者用戶、中小型、大型企業用戶提供一站式核心網絡雲端部署服務,促使用戶雲端部署化簡為零,輕鬆快捷運用雲計算。小鳥雲是國內為數不多具有ISP/IDC雙資質的專業雲計算服務商,同時持有系統軟件著作權證書、CNNIC地址分配聯盟成員證書,通過了ISO27001信息安全管理體系國際認證、ISO9001質量保證體系國際認證。

作為卓越的雲計算服務商,小鳥雲有著完善的行業解決方案和精湛的雲計算技術。自主研發的純SSD架構雲服務器,以50,000IOPS隨機讀寫速度、800Mb/s吞吐量的高性能數值刷新行業記錄。其整合資源、細化資源到落地資源的服務舉措,旨在打造差異化的開放式閉環生態系統,幫助用戶快速構建穩定、安全的雲計算環境。且雲計算強大的計算能力和彈性擴展優勢有效降低用戶開發運維難度和整體IT成本,讓用戶能更專注於核心業務的創新,實現自身更多價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