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最喜歡喝的粥是什麼?

燕子生活錄


我最喜歡的就是玉米粥,放上紅薯就更加完美了。

我出生在魯西北,從小就喝這個長大,感覺喝什麼也比不上這個。

在農村一般都是用大鍋做飯,燒的是柴火,做出來的飯格外的香。早晚基本上都是玉米粥,鍋底上會有一層比較稠的,拿鏟子剷出來,我就喜歡吃這個。等過了霜降,就開始收紅薯了,放到玉米粥裡,那簡直就是人間美味啊,把鍋底下的剷出來,甜甜的稠稠的,只喝的肚子脹。

大米粥也不錯,等水開了把火轉成小火,慢慢的熬,只到把粥熬到發粘,那滋味也不錯。我不喜歡水是水米是米的,太稀了,大米也沒有熬到勁兒,喝著不舒服。

當然最愛的還是玉米粥,柴火做的,現在是吃不上了,好懷念啊。



我不是魚肉


不請自來的小仙女前來覲見!🤪🤪

說到粥,絕大多數人對八寶粥,皮蛋瘦肉粥,蓮子粥,小米粥,大米粥等等粥最為熟悉,基本上都喝過這些粥品,味道也都能被大眾接受,可謂居家必備的好粥啊!

但是,還有一種小眾美食—滕州白粥!相信只有山東棗莊人對這個名字的最為熟悉!😆😆

作為一個滕州鄉土人,從小我的印象中就是喝這種粥長大的,小時候村裡早上都會有推著小車來賣粥的,這邊只要呦呵聲一響,我立馬跳起床來催著媽媽去給我打一碗粥來喝,相信這也是我們每個滕州人小時候最美的回憶,影響健康又美味,配上一根剛出鍋的油條,蘸上一小口熱粥,滿滿的幸福感~說著我的口水都要流出來了,今天早上,也就是兩個小時之前,我在我們車站附近吃的早餐就是這個粥,一塊錢一大碗,油條五毛錢一根,三塊錢足夠一個成年人吃飽哦😘

滕州白粥起源於山東省滕州市,是當地比較有名的小吃。白粥算的上是滕州最傳統的一種早點飲品了,來源早已無法考證。在滕州,提到“粥”指的肯定是這種白粥,而不是那種廣意上的稀飯。粥指是用小米和黃豆共同磨製成水漿而燒製的,又因粥色微黃,故又稱米黃粥。

“粥”的做法比較複雜,採用優質的大豆和小米經過浸泡、磨漿然後按一定的比例入鍋,用慢火熬製而成。整個過程不能加一點麵粉。大豆和小米的比例和投放的時間要求都很嚴格。鍋一定要用大號的鐵鍋,鋼精鍋是斷斷燒不出這個味道來的。

滕州白粥作為粥類的風向標,以營養美味著稱於世,大豆小米的珠聯璧合,印證了白粥的豐富營養,溫胃暖胃,滋補養顏,易消化易吸收,健腦益智、延年益壽。

很多遠在外地的滕州人,相信如果能看到我的這篇回答,一定能勾起你滿滿的食慾!

有的人會問為什麼除滕州以外的地方喝不到這種粥呢?首先是做這種粥比較複雜,很多剛學做粥的人做幾次也是根本做不成功的,味道根本不對,粥的配方我只知道是黃豆和小米,具體怎麼做,這麼多年我還真沒有去研究過呢😋,還有聽媽媽他們說,做白粥對水質的要求也挺高的,好水做出來的肯定是好粥!

去年六月份,我有兩個德州的朋友來滕州找我玩,早餐我就帶她們去吃的白粥油條和包子,她們倆對白粥的味道表示有點怪怪的,非要加白糖才喝下去,小時候沒喝過這種粥的人真的有那麼難以接受嘛😆😆

臨時看到有人問就興致來潮回答了,早上喝的也沒有拍照記錄一下,真的是特別好喝!

希望有機會來滕州的小夥伴們,來滕州一定要嚐嚐我們這邊的滕州白粥哦~😝😝





小仙女美食記


看到好多朋友都喜歡喝各種粥,可是為什麼我就特別不愛喝呢?朋友們曾經用各種辦法哄我喝,換著花樣的煮,皮蛋粥瘦肉粥紅棗粥紅豆薏仁粥水晶八寶粥蝦仁粥蟹黃粥……反正朋友不辭辛苦煮了好幾十種,但是我寧願喝豆漿喝白開水,就是對粥沒有一點點興趣。有的時候我早上起來突然心血來潮要吃燒烤,一個電話打出去,好朋友好閨蜜們立馬就架起燒烤架子買肉的買菜的各種忙乎,用不了多久香噴噴的烤雞翅烤魷魚烤大蝦烤土豆烤藕片就擺上桌子啦。我是一個特別挑嘴可又是一個很好養活的人,如果有人想請客的話,找個味道好的燒烤攤就可以啦,做為回報,我可以親自動手給你做好吃的蛋糕哦。




我愛我家的乖寶寶


說到粥,還是喜歡喝我媽熬的【大米粥】!

我家是“大米之鄉”濟寧魚臺。家裡稻田裡原來種植的品種叫“老十三香”,那個稻穀打出來的大米,發青,發亮,放鼻子聞一聞,“噴香噴香的”!!!

大米要喝新的,下來的新大米,熬米湯,兩大勺米,加上三大勺,井裡的水。熬大米還是用地鍋熬,熬出來的米稠糊還好喝,開鍋的時候那是“一家熬米,十里飄香”!!!打開鍋蓋就能看到一層黃黃的米油在飄著,我喜歡吃大鍋一圈的鍋巴,特別好吃,熬出的米粥,好喝,香噴噴的。。





順其AA自然


我比較喜歡白粥。

白粥經常早上吃比較多,再配幾個小菜,吃起來真的很舒服,暖胃。

如今吃的飯菜都比較油膩,總感覺吃點白粥好,也很好下口。

每次早上上班之前我偶爾會提前起來煮粥,家裡人也會吃,一家人也都習慣早上吃白粥。

有一段時間裡比較忙,在那一段都沒有煮,隨便外面吃點別的,過後甚是想吃。

習慣吃白粥,幾天沒吃會很不舒服。


美食開創


最愛喝白粥,倒是換著花樣做過好多粥,也愛喝粥,白粥因為省事,可以配黴豆腐、鹹菜等不同口味的菜,方便我這個上班族操作,所以做得最多啦。

白粥,米水比例1:13,煮時加一片姜,喝粥都是早晨,加姜昇陽、提神,不會有辣味的。煮好了,配上黴豆腐,那鹹香潤滑,戰鬥力爆棚。

做得比較多的,還有八寶粥,你懂的也是方便,還營養豐富。

皮蛋瘦肉粥,這個我還製作過視頻發到西瓜視頻上了,大家可以查看頭條號#莉波遊C美食,具體做法是:

食材準備:大米,皮蛋一個,瘦肉一小塊,薑片、蔥姜料酒,蔥花,鹽。

步驟:

1.先燒水,然後淘米,水米比例依然是13:1。

2.水開後,倒入大米,要煮25分鐘;

3.煮粥空檔,瘦肉切絲,用薑絲和蔥姜料酒醃製;

4.切兩片姜,姜直接先放粥裡煮;然後切皮蛋,切蔥花;

5.煮粥要攪動一下,防止粘鍋;大米快成粥時,放入瘦肉繼續煮;

6.粥粘稠好了,加入皮蛋,煮五分鐘,撒上蔥花。盛出。

週末,有時間我也煮皮蛋瘦肉粥。

粥是醒酒,暖胃的神器,應酬酒過量了,啥也吃不下,喝粥口感好,容易吸收,補充體力恢復快,胃舒服。





莉波遊C美食


廣東人常喝的粥非常多,最有名的有狀元及第粥、艇仔粥,也有家常的生滾魚片粥、大骨粥、蟹鴿粥、牛肉粥、蛋奶粥、水果粥、白果粥、皮蛋瘦肉粥、香菇雞肉粥、菜肉粥等,其中以狀元及第粥比較有故事。

狀元及第粥源自明朝明儒倫文敘,相傳倫文敘在年幼時就已才氣過人,但因出身貧寒,不得不以種菜賣菜維持生計。一家粥店的老闆很欣賞他的才華,又念其年幼,於是每天在倫文敘家買菜,等到倫文敘送貨時,就會將店裡剩下的一些豬肉或者內臟之類的下入白粥,再放些姜蔥給他吃,倫文敘才得以渡過艱苦的童年。而後來倫文敘得到了兩廣總督賞識,並資助他讀書,十年後倫文敘終於不負眾望得中狀元。在衣錦還鄉之時,倫文敘不忘當年舊恩,特別找到當年粥鋪的老闆表示感謝,並親筆為粥鋪寫下牌匾“狀元及第粥”,從此,粥鋪名聲大振,生意興隆。

而艇仔粥則是廣東疍民(即舊時珠江的水上人家)創造的,漁民會用當天新鮮打撈的魚蝦蟹蜆螺等海鮮,加入一些家裡的其它配菜,混雜的煲一鍋粥,起先並沒有什麼定式,基本是有什麼放什麼,但因為海鮮非常新鮮,現煮現做,所以粥非常鮮甜,後來陸上店家也開始學著仿做艇仔粥,慢慢艇仔粥的配料開始固定下來,基本上現在的標配就是——有魚片、魷魚絲、海蜇絲、燒鴨絲、炸花生、雞蛋絲等,後來又增添了油條、浮皮、炸薄脆等佐料。

艇仔粥

原料:粳米100克,新鮮魷魚100克,豬肉皮50克,豬肚100克、乾貝25克,秈米粉50克,油炸花生50克, 油條1根、燒鴨50克

調料:鹽1小勺、白胡椒粉適量、姜3克、小蔥或者香菜適量

1、將乾貝用溫水浸泡至漲發,剁成碎末備用;

2、新鮮魷魚切成細絲,過沸水燙熟;

3、沙爆豬皮用冷水浸泡至發,沖洗乾淨,同樣切成細絲條,下入湯鍋中煮至軟爛;

4、豬肚處理乾淨,過沸水燙熟後切細絲;

5、燒鴨切小塊;

6、秈米粉過滾油炸5秒後撈出;

7、油條切小塊;

8、雞蛋打散用平底鍋煎成蛋皮,再切成細絲;

9、粳米洗淨,清水浸泡1小時;

10、取一大湯鍋,加入適量冷水,大火煮沸;

11、再下入姜、粳米、乾貝、豬肚,魷魚絲,豬皮煮至再次沸騰後改小火,再煮20-30分鐘,起鍋時加少許鹽、白胡椒粉調味;

12、最後將粥裝入碗中,表面撒上油炸花生、雞蛋絲、油條、小蔥或者其它香菜。

最後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不要忘了點贊、收藏、轉發呦,也歡迎您在評論區發表您的看法和意見或者分享您的做法、評論支持! 記得關注:「小魚的美食記」經常會分享發佈美食文章。




小魚的美食記


廣東人常喝的粥非常多,最有名的有狀元及第粥、艇仔粥,也有家常的生滾魚片粥、大骨粥、蟹鴿粥、牛肉粥、蛋奶粥、水果粥、白果粥、皮蛋瘦肉粥、香菇雞肉粥、菜肉粥等,其中以狀元及第粥比較有故事。

狀元及第粥源自明朝明儒倫文敘,相傳倫文敘在年幼時就已才氣過人,但因出身貧寒,不得不以種菜賣菜維持生計。一家粥店的老闆很欣賞他的才華,又念其年幼,於是每天在倫文敘家買菜,等到倫文敘送貨時,就會將店裡剩下的一些豬肉或者內臟之類的下入白粥,再放些姜蔥給他吃,倫文敘才得以渡過艱苦的童年。而後來倫文敘得到了兩廣總督賞識,並資助他讀書,十年後倫文敘終於不負眾望得中狀元。在衣錦還鄉之時,倫文敘不忘當年舊恩,特別找到當年粥鋪的老闆表示感謝,並親筆為粥鋪寫下牌匾“狀元及第粥”,從此,粥鋪名聲大振,生意興隆。

而艇仔粥則是廣東疍民(即舊時珠江的水上人家)創造的,漁民會用當天新鮮打撈的魚蝦蟹蜆螺等海鮮,加入一些家裡的其它配菜,混雜的煲一鍋粥,起先並沒有什麼定式,基本是有什麼放什麼,但因為海鮮非常新鮮,現煮現做,所以粥非常鮮甜,後來陸上店家也開始學著仿做艇仔粥,慢慢艇仔粥的配料開始固定下來,基本上現在的標配就是——有魚片、魷魚絲、海蜇絲、燒鴨絲、炸花生、雞蛋絲等,後來又增添了油條、浮皮、炸薄脆等佐料。


江西柯姑娘


胡粥八扯不是胡謅八扯。胡粥和八扯是在山東江蘇交界向北,沿京杭大運河兩岸,特別流行、百姓普遍喜歡、特具歷史淵源、有一定知名度的傳統的兩道美食。

據傳,元朝中期,有個叫嚴實的人,做了山東西路行省也稱東平行臺,大概相當於現在濟寧市轄區域範圍的最高行政長官。嚴到任後,山東遭遇百年罕見的大旱,莊稼幾乎顆粒無收。西路行省立即向大都(現北京)報告,請求賑災。按當時運輸條件,國家從蘇杭調糧救災最快也要半個月。嚴實和當地元朝駐軍商議,截取運河北運糧船救急。在運河兩岸城鎮官衙設立賑災粥棚,施粥救災。打開市區官倉,官存小米、駐軍現存的軍糧:大豆,和強行截取的北運糧船的南方大米,三合一,磨面熬粥,施捨15天。等待京城調撥的賑災糧。嚴實的一系列措施,在當時確實挽救了幾十萬百姓的生命,據說,這次施粥後,沒餓死一人,深得人心!由於這次施粥都是由駐地的蒙古人完成的,當地人習慣稱金元統治者為“胡”人。因此,受舍的救命粥就叫“胡粥”。胡粥就此流傳開來。

是懷念、紀念,還是偶然中“胡粥”味道深得人心?不得而知。多年來,這味美食已經上了當地百姓餐餐必備的飯桌。大到星級酒店、小到酒肆飯館、夜市地攤,上至達官貴人、文人墨客,下至販夫走卒、路人遊客,胡粥已成為大家的最愛。市區不斷增加的是“鄭家粥鋪”、“王家粥店'、“粥公粥婆”等以“胡粥八扯”為主營的食府店鋪。記得九十年代初,一個解放初濟寧籍 “國軍”去了臺灣,闊別多年回家,提出的第一個想法,就是親口嘗一嘗正宗的運河老家的“胡粥”。一家電視臺在採訪一個投資當地的著名港商,問他對地方美食印象時,港商:運河美食的“胡粥八扯”使他念念不忘!

說起來,“胡粥”做法非常簡單。主料是大豆,一般掌握在50%左右,將大豆浸泡後,用石磨磨成漿,沉澱,將豆漿的多餘水分倒掉;大米、小米各25%磨漿。大火將豆漿燒至不溢鍋,然後慢火至一定時候,放入米漿,耐心用長勺不停攪拌,勺口一定朝上,不能碰到鍋底。當有氣泡出現並伴有藍煙時,呈漿糊狀,恰到好處!用米漏過濾即成“胡粥”。

品“胡粥”有講究。在高檔酒店 ,要用湯匙或者調羹一勺一勺品之,第一勺和下一勺之間湯匙舀出的痕跡要保留,此為最佳;若用小碗,直接嘴喝,口喝印跡要持久一段時間。入口“胡粥”滑滑的、潤潤的、細細的、綿綿的,帶有淡淡豆味,稍許淺淺的米香,更有濃濃的焦糊的口感,妙不可言,總使人有一種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特別享受!

“八扯”老百姓也叫“胡辣湯”,是伴隨著“胡粥”而出現的,是“胡粥”的“進化”或者說“演繹”。“八扯”的產生還有個歷史傳說:元末明初,戰亂頻仍。一次,運河上十多條商船恰遇戰爭不得靠岸(碼頭)補給,被困十多天。其中有販運海帶海產品的、小雜糧的、豆製品的等,眼看船上人員所帶飲食告罄。大家船靠船,把所載貨物中能吃的集中一塊,共計八種,用來加工熬製食粥充飢度日。沒想到,商船的迫不得已的一次不經意的創意,成就了一味了不起的“八扯”美食!將細細海帶絲、切細的豆腐絲、小段的麵筋、粉條、花生仁、核桃仁、紅小豆等八種原料加水燒開煮熟,然後用稍許石磨的豆漿、米漿做芡,熬成粥狀。盛湯時再配以米醋、胡椒粉提振味道。飲時,亦菜亦粥、透明清新、絲絲連連、扒扒扯扯、些許刺激、辛辛的、暖暖的、酸酸的,八味俱全、多味雜陳,飲後,讓人食慾大開,神清氣爽,大呼過癮!後來,戰亂平息,“八扯”也上岸,備受推崇,廣受百姓喜愛。

胡粥八扯,算不上什麼高檔美味。確切講,太平常了,充其量算是老少皆宜的地方風味小吃之類。比起海參鮑魚、燕窩魚翅、山珍海味不值一提。但是,幾百年來,生生不息的傳承,原滋原味的保留下來,著實不易,也正是一代一代運河百姓賦予了她新的、耐人尋味的內涵!


泉城記憶


最想喝的粥是皮蛋瘦肉粥!第一次喝這個粥還是在南昌上學的時候,南昌,記憶中的南昌,滕王閣,贛江,還有各種的瓦罐湯,實惠的拌米粉,最喜歡的就是來一碗皮蛋瘦肉粥再加一份拌粉,吃的舒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