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戰國四大刺客之:“萬人敵”+“懼內”的專諸

話說伍子胥的父親伍奢和兄長伍尚被楚平王冤殺,伍子胥身負血海深仇,一夜白頭,離開楚國,逃至吳國。伍子胥來到吳國後,看到街上有人打架,一個大漢單挑一群人,這個壯漢長得異於常人,“高額凹眼,虎背熊腰”。他就是專諸。

春秋戰國四大刺客之:“萬人敵”+“懼內”的專諸

《吳越春秋》裡記載,“專諸方與人鬥,將就敵,其怒有萬人之氣,甚不可當,其妻一呼即還”。

伍子胥不明白為什麼一個萬人敵的俠士會害怕一個女人,於是上前問他為什麼不打了?專諸說:屈一人之下,必申萬人之上!“懼內”一詞就是從專諸那裡來的。

伍子胥與專諸惺惺相惜,與之結交。

為報父兄之仇,伍子胥拜見吳王姬僚,進言攻打楚國的種種好處,公子姬光卻說,這個伍子胥是因為父親和哥哥被楚王殺死了,才鼓吹攻打楚國,他只是為了報私仇,並不是真正的替吳國打算。吳王因此不再商議伐楚的事。

伍子胥知道公子姬光打算殺掉吳王姬僚,於是就把專諸介紹給公子光。公子光像對待上賓一樣厚待專諸,準備行刺王僚。

公元前516年,楚平王死。吳王僚趁著楚國辦理喪事的時候,派兩個弟弟攻打楚國。沒想到楚國出動軍隊斷絕了吳軍的後路,吳國軍隊不能返回。

公子光覺得機會難得,機不可失。這個殺豬出身的專諸,居然也有政治頭腦,他說:王僚現在是可以殺掉的,現在他母老子弱,兩個弟弟帶軍隊攻打楚國,被楚國斷絕了後路,國內又沒有正直敢於直言的大臣。公子光大為心動,他起身給專諸叩頭說,我公子光的身體就是你的身體,你的後事我負責到底。

吳王僚非常謹慎,想行刺他必須有計劃。公子光知道王僚喜歡吃燒魚,於是專諸立即去太湖,拜高手太和公學燒魚,三個月之後就學成了。

在這一年的四月,公子光對王僚說,從太湖來了一個大廚,擅長燒魚,味道鮮美,請王上去我府上嚐嚐鮮。吳王僚知道公子光不懷好意,但是他過於自信,低估了公子光的謀略。吳王僚派出衛隊,隊伍從王宮一直排到公子光的家裡,身前身後,裡三層外三層,全是自己的親兵衛士。

春秋戰國四大刺客之:“萬人敵”+“懼內”的專諸

宴席開始之後,公子光謊稱腳痛,退到地下室。專注於是將魚腸寶劍藏入魚的肚子裡,端著魚上去了。專諸端著魚走到吳王僚跟前,在放下盤子的一瞬間,從魚腹中抽出了魚腸劍,直插吳王僚的胸部——”貫甲達背“

王僚的身體被刺穿,當場斃命。專諸也被衝上來的侍衛亂劍斬殺。

公子光放出埋伏在地下室的武士,一舉消滅了吳王僚的部下,自立為國君,就是之後的吳王闔閭。

吳王闔閭繼位之後,履行諾言,將專諸風光大葬,封專諸之子為上卿。

歷史上對專諸的評價不一,梁啟超先生在《中國武士之道》裡,不認為專諸有真正尚武的精神,他實際上是傀儡君主而死的,梁先生認為專諸不配做俠客。

李白最推崇豪俠壯舉,他對專諸的評價比較客氣。《結襪子》

燕南壯士吳門豪,築中置鉛魚隱刀。

感君恩重許君命,太山一擲輕鴻毛。

專諸刺王僚被譽為“彗星襲月”,而那把利刃也是不得不提的,那就是魚腸劍,也叫魚藏劍。沈括《夢溪筆談》裡說,“魚腸劍用團剛鑄就,劍成則現紋路,因類魚腸,故得名。”還有一種說法,魚腸劍是鑄劍大師歐冶子所鑄,他使用赤堇山之錫、若耶溪之銅,經過雨灑雷擊,得天地之精華,製成了五口寶劍:湛盧、純鈞、勝邪、魚腸、巨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