喪葬禮俗——傳統喪葬禮俗觀念流程解說大全(小殮 弔唁 燒紙 )

敘語

如果以太陽在一天中的運行軌道來形容人的一生的話,生育僅禮有如噴薄而出的朝陽,充滿生機活力;而喪葬儀禮則似那隱沒西山的夕陽,人生舞臺的大幕也隨之沉重地降下。然而喪葬儀禮之隆重,

喪葬禮俗——傳統喪葬禮俗觀念流程解說大全(小殮 弔唁 燒紙 )

卻不亞於人生儀禮中的任何一次,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

書接前文——

小殮

死者入棺前,要為之整容,如剃頭,刮臉,洗身,穿壽衣等。古代小殮並不在臨終之時,後世則多是趁彌留之際給將死者穿好壽衣。這是因為死後屍體僵硬,不好穿戴。死後穿衣裳一般都是找幾個上年紀的或有經驗的男人。有的地方壽衣講究求吉祥,如壽衣須做五件,如果做不起,有五條領子也行。禮俗以為,五條領子取“五子登科”之義,祈後代興旺發達。壽衣不用釦子,不繫帶子,不用領子,因其諧音“釦子”、“帶子”、“領子”,害怕死者將子孫扣下、帶去或領去,使得陽世子孫不昌。民俗還以為,不能給死者穿皮衣皮褲,否則死者會轉世為獸;為死者穿衣時,不要將眼淚滴到死者身上,否則以後做夢就見不到死者。在冀南一帶過去,人死後無論是什麼季節,一般都要穿一身新棉衣。老年人或久病的人都是事先做好存放。條件差的或者死的突然的都是斷氣後找人做的。去找鄰居婦女做衣裳的都是死者家的女性。找誰做衣裳,也是磕頭,再說“俺✘✘✘不在了,你去幫俺做做衣裳吧”。去做衣裳的婦女自帶針線和頂針,自家的活再忙,也要停下來給死者做衣裳。(現在用品基本都是向出售治喪用品的專用商店購買做好的全套壽衣等用品)。

喪葬禮俗——傳統喪葬禮俗觀念流程解說大全(小殮 弔唁 燒紙 )

小殮時有的地方要給死者嘴裡含飯(或含珠、含銅錢)。在冀南,則講究戴口陰錢絆腳繩,用五種顏色的棉線,穿一個硬幣,兩端搭在死者的耳朵上。硬幣在中間,放到死者口裡。隨即用麻繩把死者的兩繩捆住。這段麻繩叫盤腳繩。盤腳繩是防止陰雨天電閃雷擊,死者往外跑的。也有說法是防止死者遊魂亂跑。(關於絆腳繩,可以觀看陳佩斯老師的影視作品孝子賢孫伺候著,最後一段中可以看到趙麗蓉老師扮演的假死者,雙腿就捆著絆腳繩)。有的地方待親人到齊後,在死者臉上蓋一塊尺餘見方的白布,叫做“遮羞布”。當代城市也保留了整容的禮俗,但已去掉了許多非科學的信仰。

長明燈

以上幾道程序辦完後,把死者放到一張木床或木板上,鋪上穀草或稻草,但不準死者鋪席子。把死者擺正,兩手臂與身體一樣直,放到身體兩側。點一盞油燈或蠟,放在死者腳一端的下方,這盞燈叫做“長明燈”。無論白天黑夜,不讓它滅。滅了要趕快重新點著,直到起殯為止。從這時起到埋葬時,一日三頓飯,都要盛些飯菜。把碗放到死者的頭部一邊。碗上放一雙筷子,每頓都要換新飯菜。

喪葬禮俗——傳統喪葬禮俗觀念流程解說大全(小殮 弔唁 燒紙 )

陪靈 弔唁

即守在靈床,靈柩或靈位旁。守靈也稱為守夜。古人認為人死後三天內要回家探望,因此子女守候在靈堂內,等他的靈魂歸來。每夜都有親友伴守,直到遺體大殮入棺為止。演變到現在,守靈便是親人們聚在一起,悼念死者,抒發緬懷之情。守靈期間,禁忌貓狗接近屍體,民間以為貓靠近屍體或從屍體上跳過去就會詐屍。

弔唁是喪葬禮俗中比較重要的內容,弔唁的方式因各地風俗不同而有區別。弔唁時,根據與死者關係的遠近不同,弔唁的禮數、方式也不同。死者子女如在外地者,在接到訊息後,首先要哭悼,然後問明死因,盡一切努力盡快回家奔喪。親朋友鄰雖不至於和孝子一樣悲痛,但也要儘量表現得比較哀痛一些。

冀南一帶,吃罷中午飯,街坊鄰居的婦女,要成群結隊,或三三兩兩手拿16開黃紙剪成的紙線去弔孝,也就是哭一陣子。吃罷晚飯,則是街坊鄰居的男人弔孝的時間。或三五人,或更多,多數不單人去弔孝。也是手拿紙錢,所不同的是男人弔孝不用哭只跪在地上磕四個頭。無論是婦女還是男子弔孝,死者身旁或棺材旁都要有一個主持人。見有人來弔孝就要喊聲“陪客”,婦女來弔孝,陪靈的女孝子陪哭。男子來品孝,陪靈的男孝子陪哭。聽到主持人喊“謝客”,陪靈的人就停止哭聲。男女孝子陪靈的位置是固定的,即男孝子在死者的左邊,女孝子在死者的右邊。婦女來弔孝的一般不停留,說幾句安慰的話就走。男的吊罷孝後,則要坐在事先準備好的板凳上。死者家的人或幫忙的拿出香菸,請來弔孝的人抽菸和喝水。一般關係的間上幾句“啥時死的?排幾(即放幾天)?什麼時候埋?用啥吭聲”就走了。關係好點的則要多停一會兒,問問怎麼安排?人、錢、糧、物有什麼困難

喪葬禮俗——傳統喪葬禮俗觀念流程解說大全(小殮 弔唁 燒紙 )

沒有?

燒紙

即火錢。不論入殮與否,每天晚上夜深人靜時,所有男女孝子都要在死者跟前,燒些紙錢,哭上一場。燒紙時嘴裡還得說✘✘✘來使錢啊。該稱什麼的就稱什麼,而且是所有死者的平輩或者晚輩,年紀較小的都要來,並且同時進行。

喪葬禮俗——傳統喪葬禮俗觀念流程解說大全(小殮 弔唁 燒紙 )

報喪

死人後家中人要讓年青人去每個親戚朋友家報喪。如是死者的家屬去報喪,到親友家得先磕頭。親友見來報喪,即問“誰不在了,啥時候”?報喪者即告知,並告訴親友何日埋殯。如果派鄰居去報喪,就不用磕頭。到家後告訴說“誰✘✘✘某日死的,某日埋殯,家裡人忙讓我來了。”報喪者不論是誰去,一般都不在親友家吃飯,誰家接到報喪,誰家去人,有男有女去弔孝,也是手拿紙錢。女的哭,男的磕頭。非死者的後代(男性死者岳父家的人,女性孃家的人稱後代)。不得吃飯,可抽菸,喝水稍停片刻。如果是親閨女接到報喪,就得先給婆家磕頭,要一路哭到孃家。到家後,先要在靈前跪叩、哭悼、直到有人安慰才停止。

(未完待續,下章續更。僅僅作為民俗文化參考,切莫迷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