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漢末年,諸侯割據,群雄逐鹿,最後為啥會出現魏蜀吳鼎立的局面?

子非魚2048焉知魚之樂


從某種意義上說,東漢末年的群雄逐鹿就像自然界的叢林法則一樣,物競天擇、適者生存、優勝劣汰、弱肉強食等自然界的規律法則,在人類社會同樣適用。

東漢末年,自從何殺被殺,董卓亂政開始,整個天下已開始分崩離析,大漢帝國的中央政府在對地方失去控制力後,整個天下失去了應有的秩序,取而代之的就是叢林法則,各個諸侯地方官開始割據一方,彼此混戰。



這種混戰一旦開始,就不可能馬上停下,直到天下一統或達到一個相對的平衡,說得直白點,就是軍閥間的混戰會一直戰鬥到一個或幾個強大的諸候控制整個天下,達到一種相對平衡,才會停止下來。

那麼究竟誰能活下來呢?

這就要看誰更有實力、誰更有智慧、誰更有手段、誰更有能力,在競爭中擊敗對方,你也可以理解為物競天擇、適者生存、優勝劣汰、弱肉強食。



董卓作亂時,以袁紹為盟主的關東聯軍,聯合討伐董卓,說是討伐,倒不如說是各自心懷鬼胎,當時天下的割據勢力有:

河內太守王匡、冀州牧韓馥、豫州刺史孔伷、兗州刺史劉岱、陳留太守張邈、廣陵太守張超、東郡太守橋瑁、山陽太守袁遺、濟北相鮑信、奮武將軍曹操、後將軍袁術、長沙太守孫堅、荊州牧劉表、益州牧劉璋、漢中太守張魯、徵西將軍馬騰、鎮西將軍韓遂、幽州刺史劉虞、揚州刺史劉繇、徐州牧陶謙,再加上董卓,呂布及不太知名的地方勢力 ,整個天下有30多路大大小小的割據勢力。



僅僅十年之後,在一系列的混戰中,到公元200年左右,整個天下只剩下袁紹、曹操、劉表、孫權、劉璋、張魯、士燮、馬超、韓遂、公孫康等十路勢力,這個時候的劉備還名不經傳,而其它的勢力或被吞併或被消滅,然而這種局勢仍然將持續下去。

叢林法則仍在持續,在曹操掃清北方,開始對南方用兵,於是曹操在208年南征荊州,並在同年發動赤壁之戰,如果曹操一帆風順的話,那麼統一天下就指日可待,但歷史偏偏就是這樣,赤壁之戰中曹操大敗,失去了統一天下的機會,從此天下的局勢不再往統一的方向發展,而是逐漸形成了三足鼎立,魏、蜀、吳三國相續成立,並維持了數十年時間。



為什麼會出現魏、蜀、吳三國鼎立的局面呢?

首先,魏、蜀、吳三方中的任何一方沒有足夠的實力統一天下,只能達到一個相對的平衡,三國都在積蓄實力,恢復元氣,最終目的還是統一, 沒有統一,戰爭就不可能結束,叢林法則仍將繼續。

其次,為什麼是三家鼎立,不是四家,五家或者兩家呢?這是由三國的實力決定的。曹操長於謀略,會用人,挾天子以令諸侯;孫權三代世居江東,根基已穩;劉備禮賢下士、堅韌不拔、永不放棄;正因為三家領導人有實力、有智慧、有手段、有能力,才在一系列的叢林法則中擊敗其它對手而生存下來。而其它競爭對手,由於沒有這樣的水平,只能被吞併或消滅。



最後,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從東漢末年,到三國鼎立,是分。從東漢建立到動亂開始,已經統一了兩百多年,到了東漢末年僅僅亂了幾十年而已,而導致的結果卻是三國鼎立,但這仍不是最終結果,最終結果就是一統,沒有一統,戰爭不會停止,魏、蜀、吳三國的鼎立,也不過是歷史的一個過渡而已。中國人幾千年形成的一統觀念,已經溶入所有人的觀念,即使是在三國鼎立的時候,各國之間也是戰爭不斷,而戰爭是政治的延續,唯有統一才能消除戰爭,這是不爭的事實。


一國之君歷史研究


話說這天下大事,正如羅貫中在《三國演義》中第一回開頭所說的那樣:“分久必合,合久必分:週末七國紛爭,並於秦;及秦滅之後,楚漢紛爭,又併入於漢;漢朝自高祖斬白蛇而起義,一統天下,後來光武中興,傳至獻帝遂分為三國。”

三國鼎立,是由許多歷史事件推波助瀾而形成的。

黃巾之亂

東漢末年,因朝廷和地方政令混亂不堪農民生活困苦,張角,張梁,張寶三兄弟,率領各個山頭的黃巾軍數十萬反抗漢室。



黃巾軍人數眾多,聲勢浩大。統治階層對各地的起義大軍進行鎮壓,與此同時,在黃巾軍的鼓舞下,各地出現了獨立的農民武裝,他們打著黃巾軍的旗號自立名號,發展壯大自己的武裝力量。在此期間,各地豪強地主也紛紛起兵響應,配合官軍鎮壓起義,其中著名的有袁紹、袁術、公孫瓚、曹操、孫堅、劉備等。



此時的漢靈帝採納了劉焉的建議,賦於地方軍政權力,並將部分刺史升級為州牧,由劉姓宗室或者重臣擔任。這一措施有利於鎮壓各地的叛亂,但當朝廷發生內亂之後,掌握地方軍政大權的州牧紛紛割據一方,不再受朝廷的節制。例如益州牧劉焉割據巴蜀,張魯佔領了漢中,切斷了與朝廷的關係,開啟了群雄割據的局面。

群雄割據

漢靈帝駕崩後,漢少帝劉辯繼位。此時朝廷戚宦之爭又起,袁紹等士大夫企圖除掉十常侍及其他宦官,令涼州董卓,幷州丁原帶兵增援,消滅了十常侍等宦官兩千人,帶兵入都城的董卓順勢奪取了朝政大權。

董卓為了奪權,開始剷除反對者,袁紹和曹操逃離了洛陽。董卓廢除了漢少帝改立劉協為帝,史稱漢獻帝。董卓挾持漢獻帝掌控朝廷。



各地群雄紛紛而起,討伐董卓。其中就有關東聯軍孫堅,打著討伐逆賊旗號的曹操。董卓被殺之後,漢獻帝被曹操迎奉到許都。以漢獻帝脅迫其他諸侯,史稱“挾天子以令諸侯。”。討伐董卓以董卓之死告結,各地的軍閥勢力對中央政權已不加理會,轉而各自積極發展自己的勢力。期間孫堅的兒子孫策佔領江東,益州牧劉焉病死其兒子劉璋接任,劉備繼任病故的陶謙成為徐州牧,袁紹打敗公孫瓚佔據幽州,正式形成了幾個比較大的地方割據勢力。



官渡之戰

建安三年,袁紹擊敗公孫瓚,佔領冀州(今河北冀州),幽州(今北京),青州(今山東青州市),幷州(今山西太原市)。建安四年,袁紹率領精兵十萬,戰馬萬匹,南下進攻許都,官渡之戰的序幕由此拉開。



建安五年,曹操統軍在官渡(今河南中牟鎮)與袁紹進行決戰。此前,曹操已經擊敗了與袁紹聯合的劉備之軍,佔領了易守難攻的官渡,避免腹背受敵。

曹操所採取的戰略方針,不是分兵把守黃河南岸,而是集中兵力重點設防,以逸待勞,後發制人。袁紹和曹操對峙黃河兩岸,曹操牢牢的掌握住險要地段從當時情勢而言,這種部署是得當的。並且以奇襲的方法,燒了袁紹的糧草斷了他的糧道,使袁紹軍心動搖。

官渡之戰,經過一年多的戰鬥以曹操的全面勝利而結束。曹操以兩萬左右的兵力,出奇致勝擊破袁軍十萬。這個戰例成為中國歷史上以弱勝強,以少勝多的典型戰力。曹操以其非凡的才智和勇氣,寫下了他軍事生涯最輝煌的一頁。袁紹因兵敗抑鬱而死,曹操趁勝追擊徹底消滅了袁氏軍事集團,最終實現了北方的統一。

三足鼎力

官渡之戰之後,曹操統一了北方,又發動赤壁之戰。赤壁之戰是為了乘勝消滅江東的孫權和依附荊州勢力的劉備,統一全國。劉備採納諸葛亮的建議,聯合江東的孫權共同抗擊曹操。



曹操軍隊遠道而來,已經很疲憊了,且士卒為北方人不習水性,於是將戰船首尾連接起來,人馬於船上如履平地。周瑜部將黃蓋獻計詐降曹操,並用火燒光了曹操首尾聯結的戰船。曹操大敗從華容道逃回了江陵。

赤壁之戰以後,曹操被迫退踞北方,重新積蓄力量。孫權在長江中下游地區的勢力得到鞏固,劉備得到湖南湖北大部地方,後來又得四川。這樣,三個軍閥的勢力相當,但任何一方又都不具備統一全國的條件。

曹操消滅群雄,統一北方,奠定曹魏政權的基礎。曹操死後,其子曹丕繼位魏王,丞相,冀州牧。當年十月,逼迫漢獻帝禪位,登其為大魏皇帝,定國號大魏。



劉備通過自己的不懈努力,在赤壁之戰之後,先後拿下荊州,益州建立了蜀漢政權。



孫權在赤壁之戰之後,派呂蒙襲取荊州成功收復了荊州。先建立吳國後遷都建業稱帝。



由此開啟了魏,蜀,吳三國鼎立之勢。


半醉看夕陽影音


很高心能來回答這個問題,眾所周知,周失人心諸侯割據紛爭百年(春秋、戰國)並與秦、秦失其鹿,眾人逐之並與漢。

正所謂:《三國演義》開篇所云: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那麼造成東漢末年諸侯割據的原因呢,大致有以下三點:

一、自黃巾之亂以來,改原來只有監督作用的刺史變為擁有絕對權力的州牧政策,正可謂是成也蕭何敗蕭何,雖然滅掉了黃巾內亂但也使得地方權力過大,掌握兵權,滋生野心;

二、董卓亂權,擅廢漢少帝立陳留王為帝,使諸侯們看出中央政權的懦弱無為,雖然佔據天子大義(和春秋時周朝情況差不多),但大家都知道漢帝只是個傀儡,開始各自打算;

三、氏族門閥愈演愈烈,民間矛盾衝突越來越明顯,土地兼併日益嚴重,中央民心漸喪,對地方的控制基本掌握在各大門閥家族手裡(家族子弟多為地方官)。

所以東漢末年形成的大大小小的地方割據很多很多,一郡、一州甚至乎一城都可以形成一個獨立的王國,當時最大的相對實力較強的就有兗州的曹操、冀州的袁紹、汝南的袁術、荊州的劉表及江東的孫堅、孫策,還有偏居一隅的益州劉璋。

那麼最後又怎麼會出現三國鼎立的局面呢?

很簡單,用“三板斧”來說就是:天時地利人和缺一不可,用通俗點的話來講就是大魚吃小魚、將決策、講謀略、講信義等等一系列既複雜又簡單的操作,那麼最後為什麼只有魏、蜀、吳三國鼎立,其餘零零碎碎的諸侯都消亡了呢?

寬泛的來講:魏國擁有天時,吳國擁有地利,蜀國佔據人和,形成了最穩固的三角形態。

當然不是說擁有了天時就沒有地利人和,也不是說擁有了人和就沒有天時地利,大家應該明白這個意思,那我為什麼還是這樣比喻呢?其實就是為了讓大家明白一點,三國的鼎立正是一個時代的需求,三國也都有各自的特點和優勢,時代背景造就了鼎立也造就了三國的形成。

和解?例如魏國成立之前“狹天子以令諸侯”,建國之後標榜為朝廷正朔(漢禪讓於魏);吳國擁有長江天險(地利);蜀(漢)國君主視為漢室正統,為漢朝的延續,仁義道德之主獲民心(人和);

又例如軍事方面:如魏一方要攻打吳國,蜀必與西北牽制;魏要打蜀國,吳必與江淮一帶牽制;魏要兩線作戰則勢必增加風險;

再如形態方面:魏就像金字塔的頂端,實力強、重力大;蜀、吳猶如兩個基座,基座穩則形態穩,兩者勢必要聯合;

再比如地勢:吳國有長江之險,蜀國有山川之利,無蜀地則吳地難保(可順流而下),無吳地則蜀地難存(相對北向南入蜀,東向西入蜀會簡單的多);

等等等等,不一而足。這就是三國為何鼎立的原因。

以上就是我的觀點,希望大家喜歡~謝謝!


Gurunding


東漢末年,漢朝廷皇室衰微,實際上已經失去了對國家的控制。外戚、宦官們專權,皇帝已經被架空。

而我們的主角曹操,正是於此亂世閃亮登場。曹操本姓夏侯,其父曹嵩是大宦官曹騰的養子,因此曹操也是位貨真價實的“官二代”。



曹操年輕時,就機智警敏,隨機應變,為人放浪,而且不喜歡學習,大家都不太看好他。獨獨以知人著稱的南陽許劭評價他:“清平之奸賊,亂世之英雄。”可見曹操生逢其時,他遇到了一個能夠大展拳腳的時代。

曹操的發跡仰仗於當時的農民起義軍——黃巾軍。在他29歲時,跟隨皇甫嵩平息了穎川的黃巾軍,因功升任濟南相。後董卓亂政,曹操散盡家財籠絡義軍,與各路諸侯跟隨袁紹討伐董卓,因聯軍內部各自心懷鬼胎,發生內訌,終致解散。



屢屢失敗讓曹操認識到,沒有自己的力量,終究只是無根浮萍。轉機在192年來到了,當時的青州黃巾軍極速壯大,擔任兗州牧的曹操日夜討伐,擊敗並收編黃巾軍,獲降兵三十餘萬,人口百餘萬,曹操將其改編為“青州軍”,自此有了縱橫天下的資本。

此後曹操一路攻城掠地,特別是公元200年的官渡之戰,以劣勢兵力擊敗北方最大的軍閥袁紹,逐步統一北方,成為當世最強的一支力量。



相比曹操,孫權的幸福來的容易的多。其父孫堅,其兄孫策,已經給他打下了一片江山。當時群雄逐鹿的中心集中於北方地區,而江東相比中原,屬於爭奪的空白地帶,沒有特別強大的軍事力量。孫權上位後,注意籠絡人才,獲得了江南大族的支持,逐漸鞏固了東吳局勢。

東吳政權的建立,頗有“農村包圍城市”的意味,避開群雄紛爭的熱點地區,在當時統治力量薄弱的江南開闢了根據地。



而劉備作為眾望所歸的漢室宗親,坎坷半生,一把年紀了還在以販售草鞋為生。他的成功源於他對人才的使用和對天下大勢準確的把握。文有臥龍鳳雛,武有五虎上將,各路人才就是劉備三分其一的最大倚仗。

先是聯合孫權在赤壁把曹操趕回了北方,再巧取豪奪了親戚劉璋的地盤,據西蜀一隅苦心經營,作為復興漢室的基地。同樣的,劉備也是在敵人力量相對薄弱的地區,找到了立身之處。



三股力量或有爭鬥,或有聯合,儘量將己方處於最有利的位置。曹操強時,孫劉聯合抗曹。劉備形勢好時,孫權又背後捅刀,奪取荊州,配合曹操扼制西蜀擴張,始終維持三方力量的均衡,短期內誰也無法吃掉對方。自此,三國鼎立之勢已成。


百味乾坤


歷史的發展絕不是一個人兩個人所能推動或者改變的,他們的背後都有著明顯的階級屬性和階層支持。

東漢末年大混亂局面出現的原因在於,常年的太平盛世穩定局面,造成了社會階級的固化,官僚體系、財富體系被世家大族所壟斷,選人用人機制變成了各個利益集團謀取私利擴充勢力的工具,出身底層的精英失去了上升空間,平民無法通過勞動實現應有的價值。

這就激發激化了統治者與被統治者之間的矛盾,從而引發了以黃巾起義為開端的東漢末年混亂局面。


袁紹


袁術


劉表

在這場混亂中,第一批站上臺面,同時也是第一批領盒飯的,通常都是原先處於統治階層的世家大族,因為他們長期壟斷各種資源,能夠在短時期內就形成強有力的勢力。但也因如此,他們的執政理念與管理模式依舊是被反對的老一套,在整個社會階層被重新洗牌、展開革新的新局勢下,很快就被覺醒的人們所拋棄。例如袁紹、袁術、劉表、劉璋,都是當時的名士、世家、大族出身,而其結局也應證了也上觀點。



馬騰



公孫瓚



孫權

緊接著上臺的是擁有武力處於次等位置的士族,這些家族通常以武起家,文化層次不高,社會地位並不顯著,不能夠與世家大族相抗衡,但是當世家大族被擊垮後,他們的勢力又遠遠超過其他士族,同時,這些規模較小的士族為了避免戰禍,也會聚攏到這些武力家族旗下,用人才金錢支持來換取武力保護。不過,這些家族通常不會太持久,一是因為支持他們的小士族實力並不強盛,多為地區性家族,所以既不能提供源源不斷的支持,也存在很大的侷限性;二是這些士族雖然託庇於武力家族之下,但是出身儒門的他們是看不起這些武人家族的,所以當有更合適的、階級屬性更契合的勢力出現時,往往就會轉而歸降。例如馬騰、公孫氏、孫吳和交州士氏等。



劉備

曹操

再上臺的就是通過自身理念,達到某些世族或者階層的利益標準,從而聚合到一起形成的勢力。典型代表劉備。劉備雖託說是中山靖王之後,但是一個連代數都說不清的祖先,實際上也就是寒門出身。在遇到諸葛亮之前,他所提出的理念或者大旗,便是復興漢室,或者說是那莫須有的衣帶詔。通過高舉這面大旗,籠絡到了一部分忠於漢室的士族的支持,形成了東州集團。這一時期的劉備是十分不成功的,他採取了第一梯隊的方法,卻沒有世家大族的實力,所以很快就被趕的到處都是。但是在請出諸葛亮後,形勢發生了變化。諸葛亮是法家出身,他的理念對於一部分鬱郁不得志的人來說是很具有吸引力的。在此基礎上形成了荊州集團。但是此時的荊州本土世族有了更好的選擇--曹操,因此劉備立足維穩,便又被攆去了益州。益州劉璋是典型的第一梯隊的人物,當劉備出現後,其手下人迅速拋棄了劉璋轉向劉備。由此形成了益州集團。劉備至此才形成系統的、獨具一幟的執政理念,開始慢慢發展。曹操也是這一梯隊人的代表。

最後,為什麼天下歸於晉呢?

其實三國的爭端可以說是處於上層的儒門大族與處於下層的非儒門寒族的鬥爭,再具體一些,就是儒家與法家的鬥爭。


司馬懿

當天下大亂之時,發展佔據上風,如三國中曹魏、劉蜀,三佔其二,原因在於法家重法度、輕人情,給了底層精英以出人頭地的機會。但是隨著進入相持階段,天下區域和平,新形成的貴族階級不再希望有新的人來奪取他們的權力,希望維護自己的既得利益,因此儒家開始佔據上風,以中正選人,不再看重才能,而重新回到了門選。因此出身儒門大族的司馬氏,便被整個傳統儒門大族和新生貴族階級選中,成為了代言人。


愛歷史的小鵬友


大家好!我是農夫看天下,很高興能夠為您解答這個問題。東漢末年最後為啥會形成三國鼎立的局面呢?我認為主要有下面幾點:

1、首先東漢末年發生的天災人禍導致黃巾起義是形成三國鼎立的先提條件。而劉焉對漢靈帝撤刺史建州牧的建議無疑是形成諸侯割據的導火索。

東漢末年天災不斷,又加上瘟疫流行,許多原先擁有田地的農民為了生存只得變賣土地,這樣一來,土地兼併嚴重,自然地生成了許多大大小小的土豪。老百姓在不能生存的情況下,爆發多次的農民起義,其中規模最大的要數張角領導的黃巾起義。

黃巾起義雖然被漢靈帝派遣的皇甫嵩、盧植等殘酷地鎮壓了,但是各地的山夷、土匪猶如星星之火一樣呈現燎原之勢,統治者被整得顧此失彼、焦頭爛額。很快,漢靈帝就無法應付全國的爛攤子,這時劉焉向漢靈帝提出將負責監察各地的刺史,賦於兼有管理地方軍政事務的權利。

刺史升為州牧,成為僅次於朝廷的下一級高官。這樣一來代表中央的朝廷已經失去了皇權、兵權,各地的州牧藉機拼命擴張軍隊、做強做大,成為趾高氣昂、擁兵自重的一方諸侯。當時具有代表性的大軍閥有劉表、劉璋、曹操、呂布、袁術、張繡、孫堅、袁紹、劉備,還有漢中屬於農民起義的張魯,又有關中馬騰、韓遂等。

2、曹操、劉備、孫權之所以能夠獨霸一方,得益於他們提出了正確的口號和採取的明智策略。

大家知道,曹操是採取“挾天子以令諸侯”的策略,以王權駕馭天下的方式,獨霸中原;而劉備卻以“皇叔匡扶漢室”的口號來號召天下群雄,當他奪得荊州五郡之後立即兵發益州、漢中,而後依託劍閣棧道之天險抗拒曹操;而孫權雖然沒有什麼堂而皇之的口號,但是他卻可以憑藉長江天險,依靠孫堅、孫策所交付的家底來對抗曹操。

而且當曹操統兵南下之時,孫劉兩家就迅速靠攏,聯合對付曹操。當蜀漢做大做強之時,曹丕又來聯合孫權殺了關羽,讓孫權奪取了荊州。這種互相依賴式的三角關係真的就是活脫脫的“三角形穩定定理”。

3、“從官渡之戰到赤壁之戰”是曹操由強轉弱的兩個轉折點,而赤壁之戰卻是形成三國鼎立雛形的催化劑。

官渡之戰是曹操和實力最為強大袁紹之間的角力。曹操僅僅以三萬兵力大敗袁紹的十萬之眾,曹操採用他的謀士許攸的建議,火燒袁紹的糧草後大敗袁紹,從此袁紹一蹶不振直到病死。然而曹操的部隊卻因此得到空前的壯大。


當曹操統領幾十萬的軍隊浩浩蕩蕩揮師南下之時,劉表之子劉琮望風而降。但是躊躇滿志的曹操時而橫槊賦詩,時而來個“鴛鴦帳裡度春霄”。結果被周瑜用火攻之計大敗曹操。而劉備乘機奪得荊州五郡,此後又向益州、漢中發展,漸漸得以發展壯大。

4、我國特有的地形地貌促成了三國鼎立形勢的形成。

氣勢磅礴的長江、波濤洶湧的淮河就是東吳天然的萬里長城。曹操望著滾滾長江東逝水,對那孫仲謀也是望洋興嘆。

“飛喘瀑流爭喧豗,冰崖轉石萬壑雷”的蜀地天險,“西當太白有鳥道,可以橫絕峨嵋巔”的天梯石棧,是蜀漢不可擊穿的盔甲戰袍。劉備依託劍閣天險,進可攻,退可守,伸縮自如。曹操一時半會也奈何不了他。


就是這樣的地形地貌,又由於幾十年的持續戰亂,老百姓積貧積弱,曹操、劉備、孫權三家的勢力都不是很強大,誰也奈何不了誰,這無形之中也成了三角形穩定定理了。

總之,我認為之所以形成三國鼎立的原因就是以上這些了。問題回答完畢,敬請賜評,假如您能夠關注我,那將使我激動很久的。謝謝!


農夫看天下


東漢末年是諸侯混戰的亂世,所謂亂世出英雄,每個諸侯都想在東漢舞臺上佔有一席之地,書寫自己輝煌的人生。經過幾年的戰爭互相兼併,在三國的歷史上出現了曹操,劉備,孫權,三個頂尖人物,他們各把一方,曹操佔據中原北方,劉備佔據天府之國的四川,孫權佔稱雄江東!形成了三國鼎力的局面!

曹操的有著顯赫的家世,他的父親是宦官曹騰的養子,曹操是一個標準的官家子弟,少年時期的曹操就是一個不務正業的浪蕩公子,沒有一個人看好曹操,只有南陽的許劭以知人著稱,他曾對曹操說過:“君清平之奸賊,亂世之英雄”。看曹操以後的表現還真是個亂世梟雄!

東漢末年的黃巾起義,給各地諸侯擴充勢力的機會,他們在剿滅黃巾軍的同時,不斷擴大自己的地盤,擴充軍隊,曹操也是在這個時候跟黃巾軍作戰,但是沒有自己的部隊。打敗黃巾軍只是封了一個濟南相的官!

後來董卓禍亂朝綱,曹操散盡家財,招募士卒,在他的倡議下,十八路諸侯討伐董卓,可是他們都有自己的小算盤,都是為了借討伐董卓的機會,擴充自己實力,曹操兵微將寡,他的建議根本沒有人聽,無奈自己去打董卓,可想而知,曹操那一點人馬怎麼是董卓的對手,曹操也差點喪命!

公元前191年,曹操鮑信聯合將青州的黃巾軍打敗,鮑信戰死。曹操收降黃巾軍殘部,組成“青州兵”,從此,曹操的勢力大增,有了同諸侯爭霸天下的資本!

曹操聽從謀士的建議,把漢獻帝迎到自己的根據地許昌,“挾天子以令諸侯”,政治上佔據絕對優勢,從此曹操滅袁紹袁術呂布劉表馬騰韓遂等地方割據勢力,又遠征烏桓,吊打南匈奴,統一北方!

曹操使行一系列安民政策,擴大屯田、興修水利、實行“租調製”,從而使中原社會漸趨穩定、經濟出現轉機。經濟有了很大的發展。

曹操的野心是統一全國,不僅僅是統一北方,可惜在赤壁之戰中被劉備孫權聯軍打的七零八落,潰不成軍,幾乎全軍覆沒,曹操若不是關羽把他放走差點丟了性命!從此阻斷了曹操統一全國的步伐!

劉備本身是一個草根出身,沒有顯赫的背景,可以說劉備是一個失敗再失敗,堅持再堅持,堅韌不拔的典型人物,劉備靠著自己堅定的信念闖出了一片屬於自己的天下!

劉備早年也曾和袁紹共同討伐董卓,奈何自己沒有兵馬,只有三個情同手足的兄弟,袁紹根本看不起他,要不是曹操給他說好話,恐怕早就被袁紹趕跑了!

劉備的前半生都是在顛沛流離中流浪,沒有自己的地盤,在三顧茅廬以後請出諸葛亮以後,按著諸葛亮給他的規劃,才以荊州為根據地大後方,打下了益州,佔領了天府之國四川!

劉備作為一個白手起家的草根,先後依附袁紹,劉表,呂布,曹操,拼著自己匡扶漢室的理想,硬是在群雄逐鹿的三國打出自己的天下,實在值得我們學習!

孫權繼承父兄的事業,繼續開發江東,帶領父兄留下的班底,和曹操劉備爭奪天下,曹操一句“生子當如孫仲謀”,足見孫權的過人之處!

江東在孫權的治理下,守住了父兄開創的基業,發展江東經濟,深謀遠慮,智勇雙全。他披堅執銳,親率兵士,馳騁沙場。前半生沒有打過什麼大敗仗,反而取得了赤壁之戰、奪取荊州之戰和猇亭之戰“三大戰役”的勝利。

之所以有三國鼎力的局面,誰也無法吃掉誰,孫劉聯合是最重要的基礎,曹操作為最強勢的一方,單憑劉備或者孫權單方面的實力,基本無法和曹操抗衡。到頭來只能讓曹操各個擊破,但是孫劉聯合就轉變了這樣格局,可以保持力量的均衡,誰也無法吞併誰!三國鼎力的局面就這樣形成了!





草堂夜語


東漢末年,由於張角張寶倆兄弟的黃巾起義,導致了大量的貴族,地主階級受到傷害,就開始大量的屯集人馬,糧草;各個州知府開始了招兵買馬,迅速形成的各路人馬聲勢浩大,不僅平定了黃巾起義,更是佔據一方。東漢皇帝害怕各州府脫離國家管轄,就把政治和軍權分開,派朝廷有威望的人接手軍權,更是加速了諸侯割據的場面。

後各路諸侯以袁紹為盟主討伐董卓,曹操從中趁亂崛起招降三十萬青州黃巾軍,大敗呂布,奪取兗州,從而開始了以兗州,豫州作為根據地擴張,迫使漢獻帝遷都許。挾天子以令諸侯。先後瓦解了張繡,呂布,袁術。後又在官渡大敗袁紹,統一北方。南下準備攻打劉備孫權。

孫策後佔據江東,依靠江東士族,經營長江天險,擁有天下最強大的水軍,勵精圖治。

劉備勢弱,但兵強馬壯,深得民心。又以獻帝皇叔之名,藉助曹操五萬人馬殺敗袁術,佔據徐州,後敗於曹操,先投袁紹,再借住劉表的荊州,三訪諸葛亮,獲取隆中對。也開始了逐鹿天下。

曹操欲出兵南下,攻打荊州。劉備與孫權聯合在赤壁大敗曹操,劉備乘勝奪取武陵,長沙四郡,逐漸發展壯大,後以駐兵防守之名,奪取益州,後入主成都。至此開始出現了三國鼎立的局勢。相互制約平衡。

蜀,吳,不可以單獨抵抗魏,魏不能以一敵二。唇亡齒寒。更有周邊的匈奴,鮮卑等國的虎視眈眈,保存實力。所以形成了三國鼎立。雖然後來關羽之死,漢中失手,孫劉大戰一場,但最後仍握手為盟。三國鼎立一直持續到,吳蜀老將凋零,政治腐敗,後繼無人之後,西晉滅吳,三國結束。


話小房


一、首先東漢末年出現諸侯割據,主要是因為在黃巾之亂後朝廷無力再控制地方,所以不得不給地方放權,允許地方武裝自己招募部隊,到了後來更是重啟州牧制,極大地促進了地方武裝的發展,並且使其更加合法。

二、當地方武裝勢力逐漸強大的時候,地方武裝者們的心思就開始逐漸活躍,野心也慢慢漲起來了。這個時候漢靈帝駕崩,何進無能,董卓篡權,掌控朝堂,飛揚跋扈,遭到了整個士族集團的發對。於是他們趁機和地方武裝集合,逐步發展成諸侯。

然後在董卓死後,西涼殘軍對朝堂上進一步的禍害徹底將大漢的威嚴踩在腳下。各地諸侯開始肆無忌憚的征伐,於是各方豪傑紛紛登場。堪比先秦戰國時期諸侯互相攻伐一般。

三、諸侯征戰的過程就是大浪淘沙的過程,最後江水將金子上面的俘沙全部沖走,留下了金子中的佼佼者。其餘的諸侯或是外部或是自己因素,逐漸退出了歷史的舞臺。那麼為什麼會留下魏蜀吳,出現三足鼎立的局面呢?

1、首先,雄才大略的曹操,逐步統一了北方,將自己的對手一一淘汰。這個時候的他可謂意氣風發,也因此驕傲自滿,最終在赤壁大意敗於孫劉聯軍。這個時候朝堂上漢臣又出來開始牽扯他的精力,再加上他年事漸高,所以無法全身心的投入到對外作戰中,給了東吳和西蜀寶貴的發展時間。

2、東吳和西蜀主要是因為他們獨特的地利優勢。在那個交通落後,物質匱乏的時期,長江和蜀道就是天塹,想要攻克,就必須要付出十倍或者數十倍的精力。而劉備不是無能之輩,孫權也以歷三世,手下有大量父兄留下能臣武將,所以守土綽綽有餘。

3、曹魏因為難以攻克天塹,所以難以一統。而蜀國因為南中不穩,自己的內部資源也遠弱於其他兩個陣營,糧食產出、人口、人才儲備等等,所以儘管諸葛亮和姜維多次北伐,仍難以建功。而東吳因為孫權不是進取之輩,再加上內部山嶽和世家大族的牽扯,所以只能偏據一方。

以上種種原因最後導致了,三足鼎立的局面。直到另外兩方的快速衰敗,導致攻守之勢嚴重失衡,所以最後司馬家才能一統江山。


蝶夢青史


東漢末年,諸侯割據,群雄逐鹿,最終形成三國鼎立的局面,這是歷史的必然。鼎要有三足才立的起來,三國這個數字不是湊巧,而是一種必然。只有三方勢力彼此牽制會導致勢力之間維持一種長久的平衡,若只有兩方勢力,大家都沒有後顧之憂,必然是要不顧一切互相併吞,要不了幾年就會統一了。歷史都是如此。

州牧制度-讓東漢徹底倒下的疾病

東漢末年,漢朝內部宦官當政,政治腐敗,經濟蕭條,加上少數民族的入侵和叛亂使時局動盪不安。中央對地方的控制能力減弱,黃巾起義後朝廷對地方上的控制弱到極致。但是在靠東漢歷史上遺留下的底蘊和積蓄還是平息了叛亂,讓天下回到的正軌。這時出現了一個人為皇帝提出了個建議,徹底的把東漢推入萬劫不復的深淵。此人便是劉焉,劉焉建議皇帝重新設立州牧。和原本的東漢刺史制度不同,州牧是手握大權的,中央的命令需要經過州牧的手裡,而不是一竿子直接捅到縣級別。這個制度一出,讓別人用心的拿到了一州之地的最高軍事、行政、財政大權,徹底的切斷了漢庭對地方的管制。雖然東漢這時已經是百病纏身,但是這項制度才是最最致命,從此東漢王朝徹底倒下。

藩鎮割據-埋葬東漢的泥土

隨著時間的推移,董卓掌權,廢帝新立,把控朝堂。激起各路諸侯的不滿,這就相當全朝廷中央與地方諸侯內戰。之後出現曹操、呂布、袁紹等這樣的軍閥割據地方,此時東漢已經進入名存實亡的地步。

勢力平衡-產生三國鼎立的原因

事物的發展是有弱到強,在由量變到質變。當事物發展到突破的靈界點時,很小的一個因素就可能造成一種新的局面。劉備就是這種因素,軍閥混戰,最後曹操在北方盛極一時,掃蕩北方群雄後曹操立馬把視線轉移到南方。這時候的曹操滅了袁紹,奪下荊州,意氣風發,壯志凌雲,信心無比自大(換誰都自大),劉備是喪家之犬,孫權是黃口小兒,劉璋闇弱無能,其他小諸侯根本成不了什麼事情。於是他就給孫權寫了一封信;“近者奉辭伐罪,旄麾南指,劉琮束手。今治水軍八十萬眾,方與將軍會獵於吳。”“會獵”潛臺詞就是:我要跟你比一場。孫權如果是個膽小的膿包沒準還真的讓天下都歸了曹魏。


但是出人意料的是,在赤壁之戰中,周瑜指揮孫劉聯軍用火攻大敗曹操。此後,曹操退守黃河流域一帶,不敢輕易南下;孫權在長江中下游的勢力得到鞏固;劉備這個影像曹魏勢力走向的因素,乘機佔領湖北、湖南的大部分地區,又向西進佔四川;這就為三國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礎。而後三個強國實力相當,你不讓我,我不讓你,在競爭中不斷的發育自己的國家,擴充自己的國土。最終已其中一方承受不了這種競爭壓力而倒下的方式來打破這種平衡。

<strong>

三足鼎立-事物發展到一定程度的結果

鼎要有三足才立的起來,三國這個數字不是湊巧,而是一種必然。只有三方勢力彼此牽制會導致勢力之間維持一種長久的平衡,若只有兩方勢力,大家都沒有後顧之憂,必然是要不顧一切互相併吞,要不了幾年就會統一了。歷史都是如此,當年金滅北宋,本來一鼓作氣要取天下,這時蒙古崛起才讓南宋多撐了幾十年。而元滅金後,南宋便緊隨其後走向滅亡。近代史上北洋軍閥到抗日戰戰爭時期,也是如此。之後日本被打敗了國共之間內戰瞬速爆發,最後歸於統一。

其實,三國時期比較有遠見的人,都已經遇見到歷史的走向。第一個提出可能會有三足鼎立局面出現的的人就是魯肅。魯肅在剛投靠孫權的時候就向孫權提出過三分天下的策略,受到孫權賞識而被重用,不過他說的三分是曹操、孫權、劉表(因為當時劉備只是個投靠劉表的小人物),那個時候劉備還沒見過諸葛亮呢。而後來的諸葛亮提出的三分(曹操、孫權、劉備)因為符合後來的歷史,所以比較有名罷了。可見東漢末年軍閥混戰最形成三國鼎立是歷史的必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