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蘋果和PayPal 都在博鰲論壇上誇支付寶?

“支付寶確實有實力,做的非常出色,是可敬的對手!”昨天在博鰲亞洲論壇2019年年會上, 在被問到“對中國競爭對手有什麼評論”時,PayPal副總裁理查德·納什如是說。

為什麼蘋果和PayPal 都在博鰲論壇上誇支付寶?

“中國在世界上是引領移動支付的,中國之外的世界卻不是這樣,依然有不方便的情況存在,這一點上其他國家可以向中國學習。”同樣在博鰲論壇上,有Apple Pay的Apple副總裁及大中華區董事總經理葛越,在“數據:有待開發的巨大資源”的分論壇上也不乏羨慕地表示。

無獨有偶,同樣在3月,兩週前擁有300多年曆史的英國老牌銀行巴克萊銀行與支付寶達成協議,巴克萊旗下處理英國近半卡類交易的分公司Barclaycard,將幫助其覆蓋的超11萬英國商家逐步接入支付寶,覆蓋商戶網絡遍及零售、景點、酒店以及超市、餐飲、加油站等衣、食、住、行、玩、購、退稅等多場景。Barclaycard全球支付接入業務主管羅伯卡梅隆表示:“和支付寶的合作能讓本地商戶滿足更多中國遊客需求,可以助力商戶市場份額的提升。”

無論是互聯網同業競爭對手,還是傳統老牌金融機構,為什麼全球這麼多巨頭,都在誇誇支付寶?


為什麼蘋果和PayPal 都在博鰲論壇上誇支付寶?



看看這次博鰲誇誇群裡 全球來賓到底在誇什麼


3月26日,博鰲亞洲論壇2019年年會在海南博鰲召開,本屆年會主題為“共同命運、共同行動、共同發展”。有意思的是,在這次集政府、企業及專家學者一堂的高層對話平臺上,支付寶成為了一個公共話題。除了世界級競爭對手,還有來自各國的政要,都不約而同提出要向中國的一個APP學習,它就是作為國人日常數字生活方式的支付寶。

“我們要向中國學習並開發類似於支付寶等工具,因為這些工具可以有效的提升交易的速度。通過使用這些工具,人們會更加願意去消費。”意大利經濟發展副部長邁克·傑拉奇表示,意大利要跟中國在這方面加強合作。


為什麼蘋果和PayPal 都在博鰲論壇上誇支付寶?



不過,這可不是支付寶第一被國外各界政要和領導人點讚了。據小編粗略統計,近一年多來,已經有30多位各國政要在各種國際論壇上提及支付寶的先進經驗。早在2016年3月的亞洲博鰲論壇上,新西蘭女總理Jenny SHIPLEY就點讚了“支付寶有包容、親和、疼女人的暖男氣質。”

在2017年紐約召開的世界銀行年會上,時任世行行長金墉也誇獎了螞蟻金服在全世界推廣普惠經驗方面的努力。在2018年的達沃斯論壇上,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總裁拉加德還特別邀請螞蟻金服董事長兼CEO井賢棟分享螞蟻金服的普惠金融經驗,怎麼利用數字技術推動小微企業融資的故事。

最新數據顯示:支付寶已與全球250多個金融機構建立合作,一方面為海外商家和用戶提供在線收付款服務,另一方面在全球54個國家和地區為中國消費者提供境外線下支付的服務,幫助國人實現“一部手機遊遍全球”;同時,還在9個國家和地區發展本地版“支付寶”服務當地用戶。支付寶也因此邁入10億用戶時代,成為全球最大的非社交類App。


為什麼蘋果和PayPal 都在博鰲論壇上誇支付寶?


全球傳統金融業 都在面臨數字化挑戰


不僅在博鰲,不僅為對手和各國政要點贊,支付寶的數字經驗也在被全球傳統金融業所認同。這和後者目前急需的數字化轉型現在時不無關係。

從全球市值前十上市公司變遷中,可以透析出老牌銀行機構們面臨的數字化時代的擔憂。2005年,全球市值最大的十家公司分別為通用電氣、美孚石油、微軟、花旗、沃爾瑪、BP能源、輝瑞、美洲銀行、強生、匯豐銀行。其中,製造業、能源行業、生物醫藥均為2家,軟件行業1家,銀行業獨佔3家。

而到了2019年,全球市值最大的十家公司,則分別是亞馬遜、微軟、谷歌、蘋果、臉書、伯克希爾·哈撒韋、騰訊、阿里巴巴、強生和埃克森美孚。其中,8家都是科技公司,而銀行業一個都沒有。可見,在數字化浪潮中,金融業與科技業的此消彼長。

近年來老牌銀行們,也在積極地向數字化轉型。比如早在2012年,摩根大通就開始向“構建數字銀行”轉型,花旗銀行也於當年提出了“移動優先(mobile first)”戰略。不過由於本身的基因問題,老牌銀行想要徹底數字化轉型,還是存在動力、精力、經驗和技術不足等一系列問題。所以近年來國際老牌知名銀行,紛紛爭相想與作為中國移動支付名片的支付寶牽手。比如英國巴克萊銀行、渣打銀行、法國巴黎銀行、美國摩根大通、澳大利亞聯邦銀行、日本瑞穗銀行等等。


為什麼蘋果和PayPal 都在博鰲論壇上誇支付寶?



這些國際金融圈的“實力派”,紛紛渴望與支付寶結緣,除了看中支付寶背後帶來的10億潛在客流,更看重這個小小藍色二維碼帶來的技術和觀念的革命:一方面,支付寶作為中國移動支付名片,在中國從無到有再到走向世界,已經15年數字技術應用經驗和技術積累,與“支”之合作無疑是老牌銀行們打開移動支付大門的“敲門磚”。

另一方面,同樣是支付寶從無到有創造出的中國式移動支付生活style,也影響到讓越來越多的國家和地區想要學習中國經驗,觸動當地的數字化社會變革。繼之前新加坡、摩納哥、瑞典等喊出“要打造無現金國家”後,近期鄰國日本也開始發力“無現金”。2019年2月20日,日本三大銀行之一的瑞穗銀行宣佈將推出基於其銀行系電子貨幣平臺的二維碼支付服務,同時也將與支付寶合作為赴日中國遊客提供線下移動支付服務。值得一提的是,瑞穗銀行的選擇,是其作為日本主力金融行業代表,大力推進日本建設“無現金社會”的典型響應。早在2015年,支付寶就首次接入日本。如今,作為日本海外遊客第一大來源的中國遊客,已經能夠在數萬日本商戶,包括各大商場、免稅店、連鎖便利店、餐館等衣食住行全場景裡用支付寶掃一掃,甚至還能在坐出租車、打人力車。藍色二維碼在日本當地掀起的“無現金”浪潮,還觸發了日本首相安倍晉三為此親身體驗,不帶錢包用移動設備掃碼買鮮花。安倍政府方面表示,希望在2020年東京奧運會之前,進一步推動日本社會的無現金支付系統建設,以追趕其他國家的步伐。


為什麼蘋果和PayPal 都在博鰲論壇上誇支付寶?



美國傳奇銀行家、“Bank X.0”系列作者布萊特·金(Brett King)布萊特·金表示:“對銀行而言,單純的數字化不夠,數字化必須成為銀行的業務核心,才能助力銀行在激烈的競爭中生存下去。那些表面數字化的銀行,將首先被淘汰。”

“一帶一路”倡議下 暖科技帶來的數字機遇

毋庸置疑的是,中國互聯網公司的創新實力在快速增長。據權威專利數據庫IncoPat最新查詢數據顯示:支付寶(申請主體為阿里巴巴)最近兩年的專利年申請量已經破萬,超過亞馬遜和臉書,讓人意想不到的是,在其申請的專利中,1/3都與建立信任機制相關,它們主要集中在支付、區塊鏈、隱私保護、數據安全等領域。

在數字經濟時代形成新的信任關係,這也是支付寶暖科技帶來的突破,尤其適用在“一帶一路”沿線。2018年6月,在支付寶區塊鏈技術的助力下,全球首個基於電子錢包的區塊鏈跨境匯款服務上線,在港工作了23年的菲律賓務工者Grace,通過香港版“支付寶”AlipayHK,向菲律賓版“支付寶”GCash成功匯款,耗時僅3秒!到2019年1月8日,同樣在支付寶技術助力下,巴基斯坦人也第一次能用上區塊鏈技術了:在馬來西亞務工的巴基斯坦人,可以用馬來西亞電子錢包Valyou向巴基斯坦版“支付寶”Easypaisa進行區塊鏈跨境匯款了,這也是南亞首次實現區塊鏈跨境匯款。


為什麼蘋果和PayPal 都在博鰲論壇上誇支付寶?



在這兩次的突破背後,渣打銀行作為合作伙伴提供了跨境結算服務,渣打交易銀行部全球主管羅麗莎用“擁抱技術”來定義合作,她表示雖然渣打的業務已有很多數字化的解決方案,但在很多國家和地區,仍然希望不斷地和合作夥伴嘗試新想法,才能看到更清晰的未來。

在年初的2019冬季達沃斯上,螞蟻金服董事長兼CEO井賢棟就曾表示:“螞蟻的使命,就是建立一個以技術驅動的開放生態系統,並與全球合作伙伴合作,來支持未來社會的金融需求,為世界帶來更平等的機會。”

支付寶已經邁入10億用戶時代,成為全球最大的非社交類App。支付寶此前曾公佈過自己的小目標:未來將服務全球20億消費者,給1億人創造就業機會,讓1000萬小微企業盈利。即使沒有世界級別的高級誇誇群,這個小目標也在一步步實現中。夢想總是要有的,萬一實現了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