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情包的前世今生:從走神男友到吃瓜群眾

表情包的前世今生:從走神男友到吃瓜群眾

這張發黃的老照片最近在網上火了,因為它跟一個表情包神似。

那個表情包叫「走神的男友」。萬能表情包是指在社交媒體上廣為流傳的流行圖片或視頻片段,配上文字可用來代替文字表達」不可言傳「之意。

因為比文字多了傳神、意會的特點,而且往往幽默、調侃、詼諧、妙不可言,表情包已經成為一種網絡交流語言,一個網絡文化元素。

表情包的前世今生:從走神男友到吃瓜群眾

紅迪網上, 這張卓別林「走神」的照片大紅,與2017年最火表情包「分心男友」神似走神的(花心)男友?這個表情包帶火了兩張老照片

表情包的前世今生:從走神男友到吃瓜群眾

這款萬能表情極火,連美國鄉村音樂歌星多莉·帕頓(Dolly Parton)都在推特上發了一張,勾魂女郎胸前寫的Jolene是她最著名的歌曲之一。人們常用「走神的男友」來表達吃著碗裡的盯著鍋裡的、喜新厭舊之類的意思。

BBC記者湯姆·格肯(Tom Gerken)梳理後發現,2018年,有一陣子網上討論十分熱鬧的話題是這個表情包的「精神鼻祖」。

有人說最初的走神男友是好萊塢默片大師卓別林,依據是1922年卓別林主演的一部影片中的一個鏡頭截圖。

經查證,這張圖片被修改過,不能作數。卓別林大師跟這個表情包的鼻祖無緣。然後,1950年代美國海軍《海軍陸戰隊》雜誌上這張意味深長的照片在網上走紅。

圍觀者議論紛紛,對畫面的解讀各不相同,比如水兵的女友看上了軍官,軍官制服真帥,軍官的神情和身姿散發的自信魅力,等等。

很快它就被人做成了表情包。格肯認為這體現了網民對老照片更感興趣。軍官:老表情包;女兵:表情包;水兵:新表情包

表情包的前世今生:從走神男友到吃瓜群眾

追本溯源

不過,表情包的真正鼻祖還不是老照片。一般認為,人類歷史上第一個表情包是這個:" :-) "。

這個ASII符號組成的笑臉符號誕生於1982年9月19日,美國卡耐基·梅隆大學的電子公告板,「生父」是該大學的斯科特·法爾曼教授。許多人認為它只能算字符圖標,頂多是最最初級、原始的表情符號。但它生命力頑強,非但沒有被動畫、視頻表情包淘汰,反而日益豐富,進化成了顏文字。源於美國的顏文字在日本得到發揚光大。日本迅速佔據世界顏文字藝術頭號交椅,還研發出顏文字動畫和計算機軟件。

表情包的前世今生:從走神男友到吃瓜群眾

生物學家理查德·道金斯(Richard Dawkins)1976年在《自私的基因》一書中用了meme這個詞。幾十年後,它在網絡語境中成了「表情包」。而發明 meme 這個詞的是生物學家和作者理查德·道金斯(Richard Dawkins)。他現年78歲。他發明的這個詞和概念最早出現在他1976年出版的《自私的基因》(The Selfish Gene)一書中。2017年接受BBC採訪時他曾抱怨,網民對錶情包的定義,「帶文字的圖片」,根本不對。

他當年在書中提到,meme是「在諸如語言、觀念、信仰、行為方式等的傳遞過程中與基因在生物進化過程中所起的作用相類似的那個東西」。他不願意把互聯網表情包稱作加了文字的圖片。

表情包的前世今生:從走神男友到吃瓜群眾

介紹對象。左:你室友嘴裡的她;右:她本尊現身

優質表情包什麼樣?

如果幽默的文字配發噱的圖片不能算表情包,那什麼才算?這個問題沒有統一標準答案。把製作表情包當作職業的人,用它們解讀傳播敏感政治話題、剖析事物之微妙的人,都會說無論是在線還是線下,表情包就是一種新的語言。

文字無法說清說透的事,表情包就可以。那叫意會。無論是美國、英國、日本還是中國,表情包升級換代,推陳出新,專門的網站和製作專業團隊前赴後繼,但大都願意保持匿名,因為神秘而更有趣致。

業內人知道,希望順藤摸瓜搜索到自己最喜愛的表情包的起源,很有可能白費功夫。許多製作表情包的能手純粹出於喜愛,興趣,別無所求。當然,表情包是一種表達工具,一種符號,用途善惡效果美醜取決於誰用來表達什麼意思,出於什麼動機。網絡惡棍完全可以把表情包用作欺侮、霸凌的手段 。比如,用惡毒的表情包來羞辱殘障人士。

表情包的前世今生:從走神男友到吃瓜群眾

左圖說明:相機閃關燈亮起時你心目中自己的形像,右圖:你的真實面目。

表情包鼻祖?

上面這幅漫畫見於1921年, 美國衣阿華大學校園諷刺刊物,《法官》(The Judge)。

不久前開始在推特上流轉時,就有人問它是否最早的有記錄的表情包,現在流行概念中的表情包,主要藉助圖像和說明文字以玩笑戲謔方式表情達意。

遺憾的是,這個」願望與現實「諷刺漫畫有更早的版本,大約是在1919年或1920年。

《法官》註明這幅漫畫是從另一本校園刊物,威斯康辛大學的《章魚》(Wisconsin Octopus)雜誌轉載的。《章魚》1919年創刊,1959年停刊。在1919-1920年的期刊中可以看到同一主題的其他版本。這幅漫畫可以輕易歸入」今昔對比「、」假象與真相「、」期望與現實「之類調侃和幽默的反差類現代表情包模板項下,也容易換一套文字說明用在新的情境和上下文中。

網民的豐富想象力不允許它停留在這個原始框架內。變異種類繁多,例如」假如你不愛我/無法駕馭我「

表情包的前世今生:從走神男友到吃瓜群眾

中國表情包

從1998年第一代表情符比如:)、:P、:D等在中國網絡上流行,到付原惠小豬佩奇的各種萌,中國的表情包歷經了多次升級換代。2002年中國寬帶普及前上網不易網費又貴,表情包生存環境惡劣;全民普及寬帶後,社交軟件QQ攜自帶表情起飛,但始終屈居世界級表情Emoji之下。

自那以後,中國的網絡和網民一同與時俱進,卡通形像表情包迅速成為社交網絡文化的重要元素。

表情包的前世今生:從走神男友到吃瓜群眾

傅園慧火遍大江南北,在線上線下之後,「洪荒之力」就被用來形容「不可阻擋」的力量,成套的表情包接踵而至。

2008年開始,始於北美的暴走漫畫進入中國網絡市場後開始逐漸取代原來的卡通類表情包。與此同時也開始出現真人表情,隨後表情包「諸雄爭霸」,鬥圖成為一種現象。

再後來,伴隨表情包一期長大的新生代網民不僅善於、慣於自制表情包,也會嫻熟運用表情包作為武器參加網絡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