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村支部書記的去世,驚動中央部委領導

2月17日上午8時50分,葉縣常村鎮西劉莊村黨支部書記劉隨伸同志在工作崗位上突發疾病,不幸去世,年僅 57歲。

一個村支部書記的去世,驚動中央部委領導

劉隨申在工作中

國務院扶貧辦副主任歐青平、國務院扶貧辦考核評估司副司長楊煉發來唁電,平頂山市委書記周斌打來電話表示哀悼。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縣委書記古松及部分縣鄉領導等到場弔唁。周邊數百名群眾以及與劉隨伸生前有過交往的同事、朋友也紛紛趕來,送他最後一程。

一個村支部書記,為什麼牽動這麼多人關注?

西劉莊位於老青山腳下,全村轄5個自然村,共210戶886人,轄區總面積5.6平方公里,耕地面積667畝,山地面積4000餘畝,是個典型的山區村,也是省級扶貧開發重點村。

過去,村裡沒有飲用水,村民晝夜守著一條石縫搶水吃;糧食不多,只能挖野菜、吃紅薯,吃得胃裡泛酸;村上有許多“光棍”找不來媳婦兒;養了家禽銷售時,由於沒有出山的路,經常揹著出不了山就死在半路……

1998年,36歲的劉隨伸當選村黨支部書記,這個全村少有的高中畢業生一上任就在村兩委會上表態,“大家只要心往一處想、勁兒往一處使,就沒有幹不成的事”,並立下軍令狀:一定要讓西劉莊變個樣!

2002年,一條3公里的通村公路項目落地西劉莊。

2013年冬,縣水利項目落戶西劉莊。寒風呼嘯、大雪紛飛,劉隨伸蹲在打井施工現場守著。盛夏,村裡集中供水的水罐需要清理淤泥,請了幾撥工人都不願做:錢少、活兒重!劉隨伸抬頭看了看罐,脫了衣裳,拿起工具便進去了。穿個大褲衩的他,在悶熱的罐裡幹了將近一天才把淤泥清理乾淨,出來時已經虛脫得腿都站不穩了。也是從那時起,老劉落了個腿疼的毛病。

路通了,水有了,群眾歡欣鼓舞,由衷佩服這位好書記。可鄉親們依然窮,劉隨伸輾轉難眠,思考著西劉莊的發展路子。

一個村支部書記的去世,驚動中央部委領導

2014年,劉隨伸帶頭種了4畝黑李。村民們這才吃下定心丸,紛紛行動起來。如今,全村林果種植面積1300餘畝,35戶貧困戶發展林果種植,畝均收益4000元以上。

2006年,國務院扶貧辦在全國甄選扶貧資金互助社試點村。“本來西劉莊入圍的希望不大,可與國務院扶貧辦工作人員接觸後,老劉迅速提出了內部聯保、網格化管理等想法,引起了他們的很大興趣。”當時參與互助社項目建設的縣扶貧辦副主任科員孫長安回憶。

最終,國務院扶貧辦和財政部實施的扶貧資金互助社試點項目落戶葉縣西劉莊。

13年來,西劉莊互助社把各級政府投放的50萬元種子資金髮展到68萬元,借出款項1843筆,累計放款金額達1011萬元,幫助186戶入社群眾發展種植、養殖等產業,從而走上脫貧致富路。

在西劉莊的示範帶動下,截至2018年年底,葉縣有170個村成立了資金互助社,總規模達6032.38萬元,互助社社員累計達1.2萬人。

國家互助資金現場觀摩會先後兩次在西劉莊召開。葉縣的互助資金項目被時任國務院扶貧辦常務副主任王國良稱作“葉縣模式”,要求在全國推廣。

窮村變富了,村支書劉隨申累倒在工作崗位上。

“他對得起全村人,唯獨對不起自己的家人”。這是村人對他的評價,也是對一個村黨支部書記的肯定。

一個村支部書記的去世,驚動中央部委領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