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弒君殺父,兄弟鬩牆,五代十國之亂超乎你的想象。

故事:弒君殺父,兄弟鬩牆,五代十國之亂超乎你的想象。

羅貫中在《三國演義》中一語道破中國數千年曆史分合之象:

話說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週末七國紛爭,併入於秦,及秦滅之後,楚漢分爭,又並於漢,漢朝自高祖斬白蛇而起義,一統天下。後來光武中興,傳至獻帝,遂分為三國。

遵循他的思路,我們繼續追蹤天下統一與分裂的軌跡:

三國紛爭而歸於晉,晉室南遷,五胡亂華,十六國輪番登臺,南北朝並立百餘年,天下終統於隋唐。三百年後復又大亂,五代十國紛爭,終由宋結束亂象,臻於大治。迄至元、明、清三代,中華再無大的分裂。直至列強侵華,王朝崩塌,又有軍閥割據,混戰不已,華夏最後一個亂世近百年前方告終結。

分裂割據總是與戰爭、動盪、混亂、災難相生相伴,哀鴻遍野,生靈塗炭,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但亂世出英雄,越是亂世越容易誕生改變歷史的風雲人物,越容易發生激動人心的英雄故事。而毫無例外的是,再長久的分裂也會歸於統一。

本書講述的就是從分裂到統一、從亂世到治世發生的故事,時間跨度近三百二十年,在歷史上它有一個光輝的名字——宋朝。

說到宋朝,不得不提五代十國。

五代十國,是對中原地區五個前後交替的朝代和同時期前後並存的十個割據政權的合稱。五代是梁、唐、晉、漢、周,十國是前蜀、後蜀、吳、南唐、吳越、南漢、楚、南平(荊南)、閩、北漢。從907年唐朝滅亡算起,到979年宋朝滅掉北漢,歷時73年。

但至少在907年前的數十年,由於藩鎮割據,唐王朝已經名存實亡,分裂的主旋律大概從唐末(約820 年) 開始,直至宋初才宣告終結(約979年),持續近160年。

作為最負盛名的分裂時期,五代十國的亂世名副其實,對這個時代的評價幾乎眾口一詞:人性墮落、道德淪喪、殺父弒君、兄弟鬩牆、禮崩樂壞、武夫當道……

這個時代到底有多混亂?

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中央政權在58年間換了五個國號,每個朝代平均延續11.6年,“皇帝輪流做,今年到我家”的說法在這裡得到完滿印證。

不管出身如何,姓甚名誰,是華夏子孫還是蠻夷後裔,只要你有實力,有兵馬,就可以問鼎中原,爭霸天下。正如著名軍閥安重榮所言:“天子,兵強馬壯者當為之,寧有種耶!”

當然,做皇帝並不意味著高枕無憂,恰恰相反,這表明你的屁股已經坐到火山口上。據統計,中原58年間共有14個幸運兒過了一把皇帝癮,平均每人享國4.1年。

更令人痛心的是,把你拉下馬的或許不是你的死對頭,而是你最親近的人,可能是你的兒子,可能是你的手足,可能是你的得力部將或親密戰友。

越是親近的人越有可能與你反目成仇,毫不留情地奪取你的皇位,要了你的性命,所有人都不可不防。

即便你日防夜防,卻仍是家賊難防。14位皇帝中以篡位方式登上帝位的有七人,佔50%,七人中又有五個人弒殺父兄奪權,佔到71.4%。

1. 後梁:朱溫建梁,912 年為其子朱友珪弒殺;朱友珪登基,913 年為其弟朱友貞弒殺;朱友貞登基,923 年被後唐李存勖滅國,自殺。

2. 後唐:李存勖建唐,926 年因其部將兼義兄李嗣源叛亂,死於亂軍;李嗣源繼位,933 其子李從榮欲武力奪位,事敗被殺,李嗣源受驚而死,其子李從厚繼位,934 年為李嗣源養子李從珂弒殺;李從珂登基,936 年被李嗣源女婿石敬瑭所攻,自殺。

3. 後晉:石敬瑭建晉,942 年憂鬱而死;石敬瑭之侄石重貴繼位,為契丹滅國,947 年病死。

4. 後漢:劉知遠建漢,948 年病逝;劉知遠之子劉承祐繼位,其部將郭威兵變,死於亂軍。

5. 後周:郭威建周,954 年病逝;郭偉養子柴榮繼位,959 年駕崩;柴榮之子柴宗訓繼位,960年被迫禪位給部將趙匡胤。

五代亂成一片,南方的大小割據政權也不甘寂寞。雖說地盤、國力不濟,但搞起陰謀篡奪絲毫不亞於中原大佬,幾乎每一個政權都上演著雷同的情節。

這是一個“篡奪——被篡奪——再篡奪”的生死循環,一個充斥著野心和背叛的權力遊戲,遊戲的唯一規則是實力。

依靠武力和非法手段取得了皇位,卻也逃不過被人趕下臺的命運,在這場反覆循環的歷史鬧劇中,沒有誰是永遠的勝利者。

你方唱罷我登場,武力爭鬥幾時休?

五代十國的混亂人盡皆知,但很少有人看到分裂背後隱藏的統一動力。這個時代既是對唐末藩鎮割據現象的加劇和發展,又是對這一混亂局面的整合和終結。

從朱溫篡唐到郭威代漢,五代相繼,十國並立,經過數十年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的生存競賽,地方割據勢力被不斷削弱,中央政權實力不斷增強。此消彼長之下,中原王朝始終保持對地方割據政權的優勢,這與唐末“只知有藩鎮不知有天子”的形勢已大不相同。

物極必反,亂極趨治,再加上人心所向,統一趨勢已經不可阻擋。

這時候的華夏大地需要一個英雄,需要一個具有戰略眼光,能夠順應歷史潮流,整合所有資源和有利因素來完成統一使命的領袖。

幸運的是,這是一個呼喚英雄而誕生了英雄的時代,一個英雄輩出的時代。

看似漫無邊際的黑暗邊緣,已經綻露出一絲晨曦的光亮,帶給絕望中的人們希望,這希望是從一個年份開始的。

後唐天成元年(926 年),兩個影響歷史進程的英雄豪傑先後離世。過去的三十年,他們以各自的卓越天賦和韜略功勳深刻影響了歷史進程。

一個是無敵戰神,少年得志,據河東之地,承父親遺願,北收幽燕,力阻契丹,南拒後梁,攻滅世仇,平定前蜀,入主中原,運籌決勝,無人可擋,留下百戰百勝的戰神傳說。

一個是民族英雄,開國皇帝,統一契丹八部,征服渤海王國,東征西討,各族臣服,南征北戰,震動中原,開創了契丹帝國的百年基業。

這兩位豪傑,前一個是後唐莊宗李存勖,後一個是遼太祖耶律阿保機。

英雄已逝,事業猶存。五代十國的年代,註定不缺乏英雄豪傑。

就在李存勖和阿保機離世的次年(927 年),上天給人世間送來另一個英雄人物,一個更勝兩位傳奇的新傳奇。他將以更加卓越的才能,更加驚人的天賦,更加傳奇的經歷,接受歷史交給他的使命,去結束五代十國的分裂混亂,創造輝煌的功績和燦爛的文明。

他就是宋太祖趙匡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