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亞:移動資訊的未來在哪裡?

產業的實踐有了理論的指導,才能真正的實現創新。2017年12月20日,一點資訊CEO李亞先生來到中國傳媒大學“新媒體創業與創新”課程。以“價值、連接、開放、共享——信息流的未來”為題,結合理論與實際,根據媒介消費需求與後真相時代的特性,對傳媒產業與移動資訊領域做了分析,站在未來用戶需求的角度,分享一點資訊的價值驅動與背後的戰略生態佈局。

李亞:移動資訊的未來在哪裡?

媒介生態的變化

訊息是決定未來競爭的關鍵,是決定人與人之間競爭、企業與企業競爭、國家與國家競爭、文明和文明競爭的關鍵,新一代在什麼樣的資訊環境下成長起來,是由每天接觸與消耗什麼樣的訊息決定的。

八十年代的年輕人對資訊有非常強烈的渴望,因為當時的資訊是最具週期性、價值性的信息來源,它所帶來的信息是最寶貴的,卻並不為最多人感知。如今是 “移動互聯網+人工智能+社交”的網絡時代,人們形成一個網絡化的群組或者集合,每個人不再是孤立的,稱之為“網絡化個人主義時代”。它有三大趨勢,第一是內容創作呈現自媒體化,包括新聞資訊創造的自媒體化;第二是內容分發的機器算法化;第三是內容傳播的社交化,三個趨勢的共同作用改變了以前受傳統媒體影響力所主導的中心化內容生態。

李亞:移動資訊的未來在哪裡?

由於新聞的公共屬性降低與技術帶來的解放,那些最能夠迎合人性、擁有最大規模需求的領域釋率先釋放出最大的生產力,即一些讓人能夠願意去消耗時間、自然吸引眼球的那些內容,可能包含比較聳動、八卦的內容,這導致受眾對社會共同體的關注變得不那麼重要,這個現象是符合經濟學原理的,也是技術剛開始所釋放的能力最先被運用的表現。

過去幾年,中美兩大互聯網大國的新增網民都是年齡和學歷相對更低的人。以美國為例,硅谷和華爾街力量的結盟使得資本對於規模更為追逐,最大多數人的最大需求成為了創新創業獲取風投和上市機會的最大驅動力。而最為底層、基礎的需求是最大規模用戶所共同需要的、更有價值以及到自我實現類的需求,更高層次的需求需要所有人滿足了最低層次的需求後才能實現。

企業身處於這樣的商業環境、資本環境和市場環境下,理所應當地利用人性中貪嗔痴愚的弱點,即便是高學歷的人,在網絡遊戲或有意思的網絡視頻面前很難以有節制地控制人性,特別是當機器算法能很好地利用人性中的惰性和弱點去吸引眼球和謀求流量最大化時,更難做到人性的自律。

2017年10月31日,一點資訊獲得互聯網新規頒發後的第一張《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這是多年以來第一個非固有互聯網企業獲得許可證。當日上午,臉書承認他們在2016年美國大選中影響了至少一億兩千六百萬美國人,他們傳播的“巨魔農場”(指網絡上製造虛假內容,散播仇恨的人),散發了力圖影響美國政治和大選的假新聞。美國國會嚴重質疑臉書公佈的數據,認為他們大大低估了對他們傳播社會假新聞的危害。一旦假新聞傳播後,人們將不再在乎什麼是真相,因為大部分人都被情緒、立場、信念等主觀意識影響,甚至還以宗教、黨派的主見來加深認知。

後真相時代每個人的世界觀和價值觀仍處於形成過程中,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信念、情感和立場,這些對真相的解讀和輿論的影響超過事實本身,許多事情受眾並不知道事實真相,也不關心事實真相。

李亞:移動資訊的未來在哪裡?

傳播的多元化、圈層化、去中心化以及傳統主流媒體公信力和影響力的逐漸邊緣化,受眾和傳媒的生態變化導致對事實和真相意義的解釋權日益渡給了平臺型的網絡媒體,媒體在現代社會中扮演的環境監視、議程設置、身份發展、社會協調、文明傳承等職能出現缺失。受眾更多的去閱讀那些吸引眼球的自媒體號發佈的信息,卻不知道自媒體號的公信力程度,發佈的信息背後是否真實、客觀、全面。

資訊類媒體的服務價值

迴歸到創業與創新,未來的創業與創新的更多機會是由於技術和整個的生態所對以前時代的顛覆所帶來的挑戰。因此,要從年輕人的未來的需求考慮,保障未來的創新力不被現在的互聯網巨頭的競爭力所抑制。

作為行業從業者,不管是從個體還是社會的角度出發都需要知道未來的需求趨勢,只有知道未來的需求將如何演變,才知道怎麼服務用戶,帶來服務的價值。近三年來,泛資訊內容擁有了極大選擇性,受眾選擇內容的依據仍舊以什麼看到過癮為主,但未來的趨勢是內容不僅要有意思,更重要的是要有意義。受眾或許更希望有一種機制,它能夠每天推送一些好看的內容,同時也能推送一些有幫助、有意義、有價值的內容。

站在商業企業的角度,進一步對於用戶需求趨勢如何演變帶來的分析,互聯網的競爭已經進入非常殘酷的時代,在有BAT、小米這樣具有獨特的大數據優勢和大資金優勢和大用戶規模的優勢的巨頭企業的市場中,需要從未來用戶需求的演變趨勢入手進行創新與創業。

差異化制勝的理念

馬雲做阿里巴巴的時候,一直堅持要做後天的事的信念,因為做明天的事其他的企業也在做,做不過別人,只有做後天的事,才有可能獲得創新創業的機會。所以要分析用戶需求的演變趨勢,不管是移動資訊的領域,或者是共享經濟領域和新零售領域也好,無論何種領域都要去想用戶的需求未來如何演變,要分析當下幾種典型類型的用戶需求屬性被相對滿足和相對不滿足的程度。這裡有兩個非常重要的關鍵詞:不平衡、不充分。實際上就是要去尋找用戶需求的典型內容,哪些需求現在還沒有被充分和平衡的滿足提供,從這點出發來找到差異化競爭的起點。

差異化競爭需要對行業進行生態分析,這個分析是延伸自企業競爭戰略的模型,要分析競爭格局中它的上下游,它的可替代者等等相關因素,行業中不同參與者當下的情況、未來的趨勢會如何演變。

在移動資訊領域最主要特徵就是內容平臺高度同質化,都是以消遣性、情趣性的內容追求眼球,它帶來的內容體驗相對來說是比較可以被替代的,它帶來的結果這個行業的瓶頸越來越嚴重,行業的定價權在朝獲取用戶的流量入口方轉移,尤其是以小米、華為、OPPO、vivo為代表的手機硬件廠商,他們的話語權、定價權在提升。大部分的用戶每十八個月換一次手機,手機會預裝各種各樣的主要類別的新聞客戶端,這個時候用戶是不會拒絕去嘗試一下手機廠商已經預裝的客戶端,因為總體來說在不同平臺看到的內容相差不大。同質化內容造成了用戶獲取成本高的難題,同時由於同質化內容使得用戶退出的壁壘變得很低,用戶的轉化成本變得很低。

另一方面由於移動資訊是獲取用戶大數據,用戶畫像最有效率的領域,而且它的商業模式是在信息流中發佈原生廣告,這個商業模式得到行業內普遍認可,不管是今日頭條、百度還是一點資訊信息流廣告收入的增長都是非常高的,使得這個領域的參與者越來越多,流量和軟件廠商紛紛進入。這種情況下需要注意個體和社會帶來的一些影響,對社會、家庭和政府的監管需求越來越明顯。

李亞:移動資訊的未來在哪裡?

除此之外,互聯網競爭進入了下半場,對於資金和資本的需求越來越高,融資能力和未來資本市場上升路徑成為關鍵競爭要素。美國最大的互聯網公司以及中國最重要的幾個互聯網公司的利潤來源,除了騰訊可能是以遊戲為主的,其他的幾個公司,不管是谷歌、臉書、推特還是阿里和百度,都是以廣告利潤貢獻為主的,阿里雖然電商收入高,但利潤貢獻率遠低於廣告的利潤率貢獻。

廣告是市場經濟中企業運作重要的推動因素,是企業中最重要的一個商業模式。廣告目前處於受到技術顛覆營銷本質的時代,也迎來新的機會,企業如果不進行基於營銷策略的差異化競爭,最後就變成了當年滴滴和快的,現在的摩拜和ofo拼成本的低層次的競爭。

邁克爾波特講過有一個很有名的“差異化競爭”制勝的故事,在加拿大東緯度一個島上有一個印第安人的部落,他們準備去狩獵,把一個鹿的骨頭在火上烤,烤出一個裂縫,再由巫師看這個裂縫去哪個方向狩獵,當時認為這是“科學”有效的方法。當時,跟這個部落一起生存的島上還有很多部落,他們都會試圖去尋找一些規律,根據經驗根據實際的經驗尋找一些規律,最後得出來的規律就是一樣的,結果其他十七個部落都朝著東方狩獵了,而採取占卜的部落跟其他部落不一樣,其他部落都採用類似的所謂真正的科學,而不是打引號的科學方法的時候,大家就一窩蜂的衝到同一個領域去,結果能夠分到的動物就會越來越少。占卜部落去的地方,或許動物數量不是最多,但只有他們一家捕獵,因此使得他們生存下來。這實際上這就是差異化競爭,差異化就在競爭中反而是一個科學的策略。

企業的創業和生存需要考慮競爭環境,不能簡單的追隨最大多數的用戶最大化需求,這些往往是最大的巨頭和最多的資本紛紛進入的方向。一定要找到一個相對可能有一定的優勢差異化的定位。

一點資訊的差異化競爭策略

娛樂化、消遣化和情緒化的閱讀是最大多數人的最大需求,也是多數企業共同採取的策略。這個大多數企業使用被動推薦,根據用戶的歷史行為刻畫用戶畫像,瞭解用戶喜愛從而進行推送,目前泛資訊內容的需求有三類。第一種它是屬於最大多數人的最大需求,在當下已經得到了比較好的滿足,並且有了充分的甚至激烈的競爭,尤其是以娛樂性消遣型的內容。第二種代表著已經有一定的增長和未來還有很大增長空間的。比如說有新的技術,VR、AR能夠帶來娛樂升級的體驗,以及地方性、定製性方面消費的體驗升級。第三類是在目前一開始被真正抑制住的,甚至比前一個時代還相對減弱的那些內容消費,這部分相對滿足度是比較弱的,它未來的空間是相對巨大,需要從用戶需求的未來趨勢演變可能來判斷的。

李亞:移動資訊的未來在哪裡?

鼓勵用戶主動表達興趣需求

一點資訊差異化競爭的關鍵點的是引入一個讓用戶主動表達自己興趣的問題,不斷完善用戶畫像並反哺興趣推薦。一點資訊以情緒化內容為基礎,不僅是有趣有料的內容,而且增加有用和有品的內容留住用戶,有別於其他競爭對手,帶給用戶不一樣的價值。

通過提倡私人定製,鼓勵用戶主動表達的這種個性化的、真正個性化的需求實現價值閱讀的消費升級,讓一點資訊能更全面,更深刻地理解用戶,而不光是以什麼東西讓用戶看得過癮來判斷用戶的需求。

算法基礎加入人的因素

在沒有價值觀、中立的機器算法基礎上加入人的因素,讓人的價值觀來引導和指引一點資訊的機器模型。一點資訊希望不僅提供滿足用戶的生理訴求的內容,也希望提供一些金字塔上端的內容。這些內容並非只有一部分用戶才會感興趣,一點資訊相信每一個用戶都有對有用資訊的訴求。此外,從公共屬性考慮,一點資訊作為新聞資訊的平臺,要對人的成長,對青少年,對家長,對老師,對社會負責,李亞希望的用戶能夠在一點資訊上成就自己、實現自己。

技術賦能只能提供某個領域或層次的內容,實現閱讀的真正的個性化,不能只根據用戶歷史行為來判斷。大二的學生,還沒有到招聘,但是也可以試著訂閱校園招聘,留學相關的關鍵詞頻道。一點資訊的產品的體驗並不是只對高端用戶人群才起作用,而是大部分用戶在使用時都能找到感興趣的部分內容。

有價值、有用的資訊也體現在精神領域,一點資訊列舉十二個中國社會心理不適的症狀,這些內容都有不同的訂閱人群,這種心理疾病往往有些人會產生極端的行動,因此不發佈那些吸引眼球的內容,而是發佈干預性和引導治療性的內容,希望作為患者的自身或者家屬不帶著一種消遣娛樂的想法去看頻道內容,而是帶著希望能夠治癒他本人或者家人的心理去看內容。

李亞:移動資訊的未來在哪裡?

落實到具體的分發搜索上,有一部分的用戶會主動搜索關鍵詞,同時也有第二個頻道引導,也就是一點資訊根據熱點事件出關鍵詞搜索,例如江歌殺人案、章瑩穎被綁架失蹤案就有留學安全這樣的關鍵詞,用戶可以點擊“留學安全”這個頻道,使正在閱讀要聞的讀者主動表達了他的興趣維度。

在網絡化個人主義時代,對於小眾的興趣的追求越發彰顯個體的價值和個體的主體性,這種情況下需要幫助各種小眾興趣的人找到同伴,找到提供內容的一些自媒體,幫助自媒體找到目標讀者。一點資訊這種實用性、價值性體驗的這種極致性方面還沒有到達最好,正在不斷努力。

廣泛引入合作伙伴

要給用戶提供實用性的全面內容,這需要擁有一個開放的平臺,廣泛地引進各種各樣的內容合作伙伴。例如一點資訊明星類的頻道里,對明星除了提供微博、百科、視頻之外的資訊,還有增加了一個非常實用的資訊叫行程。當用戶點擊二級的標籤時候,就出現了明星演出的這些日程表,這樣就把娛樂明星和實用性、有價值的資訊聯繫起來,這些資訊的提供者是內容生態合作伙伴。

建立開放平臺,形成共享的戰略聯盟

進一步的合作是與平臺方的合作, 一點資訊自身擁有六十多萬的自媒體與其他簽約的機構媒體。在長視頻領域和優酷、土豆合作,在短視頻領域與快手、秒拍合作,在問答領域與知乎合作,小說領域與完美文學、鳳凰文學合作。工具性平臺的價值對很多合作者而言是不可替代的,一點資訊將內容生態和私人定製的興趣引擎的一起輸出給更多擁有流量入口、用戶入口的合作方,來共同打造一個開放共享平臺,這是一點資訊的一個競爭策略。

李亞:移動資訊的未來在哪裡?

一點資訊的兩個股東小米和OPPO,它們的平臺上不僅預裝一點資訊的客戶端,而且一點資訊也成為這兩個手機品牌瀏覽器獨家的信息流提供者。同時,一點資訊也和一些地方政府開展了合作,與山東省互聯網傳媒集團共同發佈了山東省手機報客戶端,分發給三千七百萬的用戶,這個項目中一點資訊的定製性體現在聚焦某一個地域和某一類人群。

通過共享用戶和相關大數據,一點資訊實現跨界營銷,帶來硬件、軟件,服務跨界的獨特價值。這樣的戰略生態聯盟,從內容到生態合作的領域,再到硬件廠商的領域,這種數據的跨越合作和營銷服務的合作,在差異化定位的基礎上給一點資訊帶來獨特的競爭優勢和壁壘優勢,令對手難以模仿。

以營銷為競爭戰略出發點

更進一步走向營銷,一點資訊實際上要找到真正對用戶有價值的內容。熱點事件背後的推薦頻道是為了更好地瞭解更多的用戶,從而精準匹配用戶進行營銷服務,並且把內容生產和內容合作能力結合到一起。

一個企業要為企業自身、為社會創造價值,必須對用戶需求有深刻的洞察和管理,必須要基於差異化定位所帶來的可持續的交易。這些實際上都是營銷的本質,它不是一個營銷技術創新所能顛覆的,在擁抱迎接人工智能技術的同時,也要堅持營銷的本質,並把它們結合到一起。在產品競爭的時代,應該是從營銷、從客戶的洞察管理的角度確定產品定位。營銷不光是銷售產品的策略,更是一個企業競爭的戰略出發點。

一點資訊的年度“未來媒體發佈會”主題叫“Y有引力”, “Y”就像網絡化的個人主義時代中的個體化的趨勢,個體生存的社會像是一個加速膨脹的宇宙,個體和個體之間的距離正被拉遠,實際上每個個體在宇宙中是有很多跟自身有類似興趣、類似共同追求的小眾群體存在的。一點資訊希望通過技術和內容生態,能幫助用戶進行連接,並且在連接基礎上形成一個開放的平臺,與內容合作伙伴、營銷合作伙伴一起來共贏共享共創。

本文資料來源2017年12月20日,一點資訊CEO李亞先生於中國傳媒大學《新媒體創業與創新》所講課程實錄,後根據現場速記內容及課件編輯而成。

《時間戰場》

《時間戰場》取自於中國傳媒大學通識教育核心課程《新媒體創業與創新》。該課程由中國傳媒大學廣告學院何海明教授於2017年發起,由廣告學院網絡與新媒體系、公共關係學系共同開設。每年邀請來自互聯網與新媒體前沿領域的近20位創業精英和互聯網高管,圍繞課程設計的內容創業、媒體創新、營銷創新、創業思維與實戰等內容模塊進行授課。課程內容覆蓋了互聯網、新媒體最為重要的知識領域和創業領域,並注重創業思維的培養。

2017年《新媒體創業與創新》課程內容《時間現場》已出版,可點擊鏈接購買。

https://h5.youzan.com/wscshop/goods/367sxktmxbg1x?reft=1541462814845_1541462823921&spm=fake19026677_fakeundefined&sl=21xKf1&sf=wx_sm&is_share=1&from=timeline&isappinstalled=0&redirect_count=1


李亞:移動資訊的未來在哪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