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歐”變“拖歐”下的外匯投資變局

譚志娟

自2016年6月,英國舉行首次“脫歐”公投,決定英國脫離歐盟。近三年來,英國脫歐一直受到全球的關注。如今,脫歐方案連連遭到否決,英國脫歐變成“拖歐”,結局也變得更加撲朔迷離。

近期事態持續發酵:原定於3月29日的脫歐期限被推遲,而歐盟的強硬態度更讓延遲脫歐顯得並不順利。不僅如此,3月23日,倫敦還爆發了大規模脫歐示威遊行,百萬民眾走上倫敦街頭,要求舉行“二次公投”來決定英國繼續脫歐還是留在歐盟。

那麼,英國脫歐的真正原因是什麼?為何英國脫歐變成“拖歐”?這對英國經濟影響幾何?在外匯投資方面又有哪些機會?對於市場所關注的熱點話題,《中國經營報》記者日前在北京專訪了嘉盛集團首席分析師黃俊,他擁有多年的外匯與黃金等金融交易經驗。

風險偏好再提高

《中國經營報》:脫歐方案連遭否決,英國脫歐為何變成“拖歐”?

黃俊:很多英國人在投票之時並不瞭解脫歐的諸多技術性問題。伴隨著脫歐協議細節的討論,包括愛爾蘭邊境問題與關稅問題等浮出水面。英國內部也難以達成共識,這使得“脫歐”成為了“拖歐”。

《中國經營報》:脫歐的不確定性對英國經濟的影響有哪些?

黃俊:我認為,硬脫歐的概率比較小。英國央行對2019年英國經濟增長的展望已下調到1.2%。英國離開歐盟將對其產生怎樣的影響,需要事態進一步明朗才能更加明確。

一般而言,我們認為,脫歐後英國對歐盟和歐盟國家的影響力將削弱。英國60%的商品出口與歐盟成員國有關,英國脫歐後,英國將面臨貿易關稅的提升,增加一些額外的成本。此外,脫歐還將使英國的金融服務、創新、外來投資、消費及房地產等多方面受到影響。

不過,英國脫歐的好處是可以有自己的政治、經濟、法律體系,不受歐盟的影響。同時,英國可以在難民危機中置身事外。

《中國經營報》:對全球金融市場有哪些影響?

黃俊:英國脫歐事件會影響到全球投資的信心,從而提高了風險偏好。英國脫歐將使得歐盟對全球的政治影響力及經濟影響力下降(聯合國五常中,歐盟僅剩法國一席,GDP總量無法再將英國計入)。更為嚴重的是,我們關注到意大利近期重新進入衰退、德國及法國經濟走弱,歐洲的民粹主義有再度升溫的可能,是否再有歐盟國家走英國之路並非全無可能,這對歐元將形成長期利空。

英鎊或繼續升值

《中國經營報》:記者注意到,進入2019年以來,英鎊是表現最好的世界主要貨幣,3月份英鎊兌美元匯率保持在1.3~1.33的區間。你預計,未來英鎊會呈現何種走勢?

黃俊:今年以來,英鎊表現較好主要源於價值的回升,預計今年下半年英鎊回升的概率大。前兩年,英鎊走勢乏力主因是英國脫歐前景霧裡看花,影響了長線資金進入英鎊的可能,英國內資也在避險情緒主導下離開英國,造成英鎊下跌。如果英國脫歐局勢穩定,無論結局是脫歐還是留歐,英鎊仍可能會上漲,迴歸兌美元匯率1.5的均衡價格。

我們需要預防的是一旦英國脫歐後,由於關稅等問題的凸顯,英國物價上漲,通貨膨脹使得英國央行甚至可能大幅度加息。在2018年的銀行壓力測試中,有預計英鎊利率可能從現有的0.75%上升到5.5%的水平。但如果英國沒有出現通貨膨脹,則英國央行大概率仍然維持寬鬆的貨幣政策。

《中國經營報》:對於外匯投資者而言,英鎊是否值得配置?

黃俊:對於外匯投資者,等待英國脫歐局勢明朗後再配置英鎊,則賺錢的概率更大。

不過,建議投資者目前可以更多關注新興市場的貨幣,例如人民幣、印度盧比等。其中,我比較看好人民幣,因為中國經濟在全球經濟中表現仍較好,現在正是吸納全球資金的時候,這利好人民幣走勢。

實際上,年初以來,新興市場資金普遍迴流,特別是中國、韓國、巴西與南非等國家,而發達國家市場呈現資金流出態勢。這是因為最新公佈的美聯儲決議立場比較偏鴿派,令新興市場的貨幣受到資金的關注,使得資金從美國流向新興經濟體。同時,息差也會促使市場拋出美元而買入新興市場貨幣,這兩大因素都有助於新興貨幣的升值。因此,在美聯儲轉向鴿派的背景下,新興市場的貨幣值得外匯投資者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