醴邑春秋前篇話說醴陵

醴陵位於湖南東部,東傍羅霄山脈,西連株洲,南及攸縣,北望長沙,緊鄰長株潭金三角經濟區。面積2157平方公里,人口103萬。勤勞智慧的醴陵人,歷經兩千多年的滄桑歲月,創造出了輝煌燦爛的文明成果。

今日醴陵已經凸顯歷史悠久、產業獨特、人文厚重、環境優美、交通便捷的卓然氣質。

醴邑春秋前篇話說醴陵

醴陵全景圖

東漢置縣歷史悠久

戰國時屬楚國地,秦時歸長沙郡。然,醴陵之名,早於秦始。漢高後呂雉統國,封長沙相劉越為醴陵侯,劉越可謂醴陵為政第一人。東漢初,正式置醴陵縣,後朝代更迭,歷經分屬,新中國成立後,曾隸屬長沙行署、湘潭行署,1983年劃歸株洲市管轄,1985年醴陵撤縣設市。滄海桑田,迄今2000餘載,“醴陵”二字,從未改易,沿用至今。

產業獨特 五彩繽紛

享有"中國瓷城"“花炮之鄉”的美譽。醴陵的陶瓷生產歷史悠久,漢代開始產陶,宋元即有青瓷,陶瓷文化源遠流長。公元1908年,醴陵創造發明了舉世聞名的釉下五彩瓷,曾獲1915年美國舊金山巴拿馬太平洋萬國博覽會金獎,被譽為“東方陶瓷藝術的高峰"。憑藉釉下五彩環保健康、晶瑩潤澤的技藝價值,1958年以來,醴陵瓷器被選為毛澤東等黨和國家領導人的生活用瓷、國家宴會瓷,、陳設瓷、禮品瓷,尊享“國瓷”和“紅色官窯”瓷的稱號。醴陵是煙花鞭炮的發源地、花炮祖師李畋的故鄉,生產煙花鞭炮至今已有1300多年的歷史。醴陵花炮現有13大類,4000多個品種,暢銷100多個國家和地區。在港澳迴歸、昆明世界園藝博覽、北京奧運、國慶60週年等重大慶典活動上,做工精巧、絢麗多彩的醴陵煙花爭奇鬥豔,大放異彩。

荊楚古邑人文厚重

位於西山山腰的淥江書院演繹千年理學道統,一代尊師朱熹、王守仁曾在此傳經佈道,晚清重臣左宗裳在此擔任書院山長,甯調元等一大批仁人志上從這裡走向了國救民的道路;中外各種宗教文化在醴交融,佛、道、耶三教交相輝映,仙嶽禪寺、彩龍山福地、溈山古洞天、天主堂、基督堂等佛寺、道觀、教堂坐落城鄉,更有位於酸邑南沿的禪宗曹洞祖庭—雲巖寺,沐曇晟(曹洞宗祖師)心性光華,祥雲環繞,古木參天,引全球信眾前來尋根禮祖、參謁觀光;醴陵人傑地靈,名人輩出,李立三、左權、耿飈、宋時輪等老一輩革命家及程潛、陳明仁等愛國將領,著名生物學家湯飛凡、文學家袁昌英、哲學家李石岑、歷史學家黎澍、書法家李鐸等知名人士都生長在這塊熱土上;此外,狀元芳洲、淥江古橋、宋名臣祠、靖興寺、紅拂墓、吳楚古剎等名勝古蹟,無不以深深的滄桑歲月印記,彰顯出醴陵濃厚的歷史文化底蘊。

山俊水曲環境優美

醴陵是一座美麗的山水園林城市,發源於羅霄山脈的淥江河在城中蜿蜒而過,河道兩岸白天綠樹成蔭、晚上燈光如畫、河水清澈見底。渾然天成的溈山、梧桐山、佛子嶺、玉屏山、仙嶽山、西山、鳳凰山、太子山(寨子嶺)、雲盤山等九座青山層巒疊翠,與悠悠淥水環擁瓷城福地,九山一水的自然山水格局,儼然一篇中華風水學教科書的精彩華章;醴邑北麓,長株潭都市圈內最大的人工水域——官莊平湖,宛如一顆明珠鑲嵌在都市圈的邊緣上。庫區群山環繞、景色秀麗:爐佛朝煙、平湖浸月、仙鵝戲水、獅嶺暮雲、小溪潮漲、深谷聽濤、龍池煙雨、遠村夕照、古寺疏鍾、藍天白鷺等十大勝景,讓人恍若置身世外桃源。若逢麗日,泛舟於煙波浩渺的湖面,觀白鷺翩飛、聞松濤頌樂、感薰風送爽,令人逸興豪飛,心曠神恰、流連忘返。

區位優越交通便捷

古為吳楚咽喉,今乃湘東門戶,承東啟西,南北通衢。境內滬昆、平汝高速320、106國道縱橫交錯,滬昆高鐵、浙贛複線、醴茶鐵路穿境而過。便捷的交通為四海賓肌帶來極大便利。

體陵,這座飽藏中華經典文化、別具江南五彩風情的千年古邑,以“綠色瓷城,休閒勝境”的獨特丰姿笑迎八方來客,將為有緣者提供遊官莊山水、觀溈山勝景、逛陶瓷新城、聽淥江夜話、登文化西山、謁曹洞祖庭的休閒盛宴。

醴邑春秋前篇話說醴陵

迴雪雲商


鄧宗檢,一個有態度,有內涵,有夢想的互聯網人。

醴陵迴雪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創始人,東門上品牌聯合創始人之一,專注於互聯網小微品牌運營,近幾年來致力於創新型企業的發展戰略規劃、產品策劃、商業模式設計、互聯網品牌營銷等運營工作,一直在努力,從未被放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