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部《都挺好》,5句經典臺詞,教會無數人,正確使用“的得地”

1部《都挺好》,5句經典臺詞,教會無數人,正確使用“的得地”

《都挺好》這部劇,以其獨特的視角、新穎的題材、演員們高超的演技,外加優秀導演的加持,一經播出,瞬間火遍大江南北。

除此以外,臺詞也是影響一部劇成功與否的重要原因之一。

而《都挺好》裡的經典臺詞,可以說為成就了這部劇,立下了汗馬功勞。

下面,我摘抄了幾句,供大家欣賞:

1.“父母卸下父母這個身份,其實就是普通人。我們也不是完美兒女啊。”2.“親人也是分緣深緣淺。”3.“小不靠譜,老
不著調。”4.“我們都客氣點,懂點事。你長像只臭鼬,你怎麼長這麼奇怪呢?你配在我們家嗎?你配嗎?”5.“離婚就是離開,還要什麼美麗背影,多餘。此時,她前天夜晚報警時吹漲起來一股毒氣,不知不覺消了。”

通以上幾句臺詞,我們不僅能感受到人物的情緒、性格和心理狀態等,對“的”“得”地”三字的具體用法也有了初步瞭解。

雖然“的““得”地”三個字,在日常生活和學習、工作中,使用頻率非常高。

但無論小學生作文時,還是行業大咖寫文案時,“的”“得”“地”三個字用錯、用混的情況,時有發生。

為了提升自己,也為了幫助更多朋友。今天,我整理了下“的得地”的用法。方法比較簡單,有益於學習。

大家只需利用碎片時間,多看幾遍,認真解讀一下。以後再用時,一定會得心應手的。


一、剖析臺詞,瞭解用法

1部《都挺好》,5句經典臺詞,教會無數人,正確使用“的得地”
1.“父母卸下父母這個身份,其實就是普通人。我們也不是完美兒女啊。”2.“親人也是分緣深緣淺。”3.“小不靠譜,老不著調。”

以上三句是“的”的用法。

第一句中的“”放在“女兒”這個名詞前面

第二句“”來做結尾詞;

第三句“小的”“老的”是“孩子”和“長輩”的口語化表達,或者說“的”字後面省略了“人”這個名詞

通過以上的例子,我們可以明白“的”字前的詞語,是用來修飾或限制“的”後面的事物的。

名詞前用“的”。

由此可推斷出“的”字的常用公式為:形容詞(代詞)+的+名詞。


4.“我們都客氣點,懂點事。你長像只臭鼬,你怎麼長
這麼奇怪呢?你配在我們家嗎?你配嗎?”

而第四句中的“得”則是放在動詞“長”的後面、“像只臭鼬”的前面,以達到補充說明“長”得怎樣的目的。

即動詞或形容詞後面用“得”

其通用公式為:動詞(形容詞)+得+補充說明。

比如:走得很快、踩得稀爛、跳得高(走、踩、跳均為動詞)

瘦得皮包骨頭、紅得發紫、大得很。(瘦、紅、大均為形容詞)

:

1.文中出現“真”“十分”“很”“太”等詞語時,十有八九用“得”。

2.“他高興得一蹦三尺高”這句話裡,“一蹦三尺高”雖然是表示動作的,但它是形容“高興”的程度的,所以用“得”。


5.“離婚就是離開,還要什麼美麗背影,多餘。此時,她前天夜晚報警時吹漲起來一股毒氣,不知不覺消了。”

“背影”“毒氣”均為名詞名詞前用“的

”;

而“不知不覺地消失了”中的“消失”動詞。且不知不覺”是用來描繪“消失”這個動詞的。

也就是說,動詞前“地”。

由此我們可以得出,其通用公式為:修飾限制詞+地+動詞


二:反覆練習,加強理解。

美麗(的)花

遙遠(的)未來

十分(得)認真

真(得)好看

走(得)遠

寫(得)認真

瘦(得)很

紅(得)豔

高高(地)跳起來

迅速(地)走開


三、修改病句,強化認知。

下面有三組句子,每句中的“的”“得”“地”使用方法都有錯誤。請找出來,並加以改正。

1. 平時,佳佳同學學習一直很努力,所以,這次測試,她考的(改為“得”)特別出色。

2. 考試開始了,小剛用力得(改為“地”)握住筆,胡亂寫起來。

3. 美麗地(改為“的”)花朵,在陽光照耀下盡情開放。


總結

“的”“得”“地”的通用分別公式為:

修飾限制+“的”+名詞

修飾限制+“地”+動詞

動詞(形容詞)+“得”+補充說明

今天的學習結束了,您學會了嗎?如果有所收穫,請留言、點贊和轉發,讓更多人看到哦!


下期預告:

1部《都挺好》,5句經典臺詞,教會無數人,正確使用“的得地”

下次我會針對“標點符號”的使用方法,給大家帶來更全面的分析。

喜歡的朋友們,按時來看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