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金支付會被電子支付取代麼?九成人線下消費依賴掃一掃

日前,央行發佈消息稱,人行營管部已處理30起拒收現金行為,拒不整改的將記入信用不良記錄。可見,國家為維護人民幣流通秩序,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已然重拳出擊。

現金支付會被電子支付取代麼?九成人線下消費依賴掃一掃

在當今“互聯網+消費”時代,隨著微信、支付寶興起,掃碼支付日益普及,很多國人可謂“一部手機走天下”。作為消費者自然有選擇電子支付的權力,但這並不是商家可以拒絕現金支付的理由。根據此次《維度》獨家發佈的《線下消費支付方式調查問卷》,11.36%人群曾經有過被拒收現金的經歷。

超三成50後曾被拒收現金 25.64%不用手機支付因擔心被盜刷

居住在北京郊區的李奶奶就為此很鬧心,她在家附近某大型超市結賬時,因為不會使用手機支付,被年輕的收銀員“鄙視”了:“你們這些老頭老太太,連個手機付款都不會使,不會就要學,以後可都是這樣的,學不會的就等著被淘汰吧……”這個看著不過20出頭的女孩一邊抱怨,一邊不情願地為李奶奶找零。

這小姑娘的聲音很大,排在後面的幾個老人都聽到了,但大夥都沒吱聲,只是臉色全都不太好看。李奶奶雖然生氣,也沉默著,畢竟這不是她第一次遇到這種事,“好歹她收了我的錢,之前好些有錢都不賺的,說啥就是不收現金!”

根據《維度》此次發佈的問卷調查,11.36%人群曾經有過被拒收現金的經歷。若按照不同年齡來看,有超過三成的50後遭遇過拒收,是所有年齡段中佔比最高的。

現金支付會被電子支付取代麼?九成人線下消費依賴掃一掃

調查還顯示,在消費者被拒收現金時,因商家沒有零錢找不開的情況高達51.85%,其次就是對方明確表示只支持電子支付,佔比43.21%。緊隨其後的則是因紙幣殘舊、有缺角被拒收,這種情況也有三成之多。

不可否認,自2014年底“掃碼付款”誕生,至今雖然只有區區4年時間,但已極大程度上改變了人們以往的消費支付習慣。然而,由於受手機和網絡的共同限制,意味著“掃碼付款”在短時間內無法做到全面普及。根據中國互聯網信息中心發佈的相關報告,截至2017年12月,我國網民規模達7.72億,其中60歲以上的老人僅佔5.2%。這說明還有很多人,而且不只是老人,並不能享受到移動支付帶來的生活便利。所以,若是有人因不善於或無法使用現代化的支付工具,從而被主流社會所排斥,這顯然是不合理也不公平的。

顯而易見,當進行線下消費時,年齡越小的人群使用現金的概率越低,這在《維度》的調查中呈現出明顯趨勢,以50、60後為例,使用現金的數據佔比在四成左右,已經遠遠超出其他年齡段中僅個位數的比例。

現金支付會被電子支付取代麼?九成人線下消費依賴掃一掃

至於不使用移動支付的原因,近三成人主要是由於沒有綁定銀行卡或者賬號裡沒錢;但對於年長的50後來說,最主要的則是因為不會用或沒有安裝軟件,佔比16.67%。同時,還有11.54%人群因為商家未開通或者不支持。若按照地域來看,居住在農村的人群這一比例最高。

還有25.64%人不使用移動支付是因為感覺不安全,害怕錢被盜刷,這也是50後老人們最大的顧慮,數據佔比與“不會用”旗鼓相當。其實,雖然總調侃微信、支付寶讓小偷都失業了,但新的問題是:小偷變少了,騙子卻更多了。互聯網時代下的騙局不見得多麼高明,卻讓原本就對新生事物缺乏瞭解的老年人倍感不安。

此外,若按照性別來看,《維度》發現了頗為有意思的現象:在沒有主選移動支付的原因中,男性多因為不會用、卡里沒錢、不支持等客觀因素;但女性更多的則是由於感覺不安全,很難存住錢這類主觀因素。

當然,總計有超過兩成的人也表示不用移動支付是因為“掃一掃錢就花了,很難存住錢”,大學生藍藍就吐著舌頭說,這才是我儘量都用現金支付的原因,畢竟錢裝在口袋裡,花的時候才有“真情實感”。

89.06%的人線下消費依賴掃一掃 僅一成90後出門必帶現金

“落袋為安”究竟是不是真的安全,答案見仁見智。但不容忽視的是,在中國,以支付寶、微信為代表的移動支付方式正在一掃天下,日前發佈的《2018年世界支付報告》顯示,在統計期內的無現金支付總次數方面,中國位居第三。由於這次統計非現金交易數量時還包括了支票、借記卡、信用卡支付等。因此也有眾多網友直言,“如果只說移動支付,中國絕對是最厲害的國家,沒有之一。”

“烤地瓜、收破爛的支持手機支付已經不是什麼稀奇,現在就連沿街乞討的盲人都會拿出二維碼讓你掃一掃。”85後的建龍第一次遇到時連連驚歎,還拍照發了個朋友圈,卻遭到圈裡的小夥伴群嘲“少見多怪”。

在《維度》此次調查中,高達89.06%的人群在線下消費時主要使用微信、支付寶,有超九成認為這種支付方式方便快捷不用找零,其次,還有48.19%表示經常有優惠活動,能省錢也是他們選擇手機支付的一個重要原因。“掃碼付款經常能抽個紅包什麼的,即便就幾分錢,那也是一種樂趣啊!”85後女孩小包對這類活動總是樂此不疲。

想想以往出門時,手機、鑰匙、錢包,一個都不能少,但現在沒帶錢包可以有,沒帶手機則寸步難行。《維度》調查顯示,如今僅有18.23%的人出門一定會帶現金,而經常不帶的超過三成。如果觀察不同年齡段,會發現明顯趨向:越是年輕的人群出門必帶現金的比例越少。在90後中,僅11.11%出門一定會帶現金,遠遠低於50後近六成的比例。

現金支付會被電子支付取代麼?九成人線下消費依賴掃一掃

買啥都能掃一掃,帶上手機就ok,還帶現金幹嘛?在《維度》的調查中,日常主要使用手機支付的原因,11.02%的人正是因為經常忘帶現金,但這一因素在老年人中幾乎可以忽略不計,顯然,這也佐證了上文中的調查發現。

大抵正因如此,調查顯示高達55.82%的人群經歷過忘帶現金的尷尬。李玉上週末和妻子開車出行,到了高速收費口才發現倆人都沒帶錢,想要“掃碼支付”卻被告知只收現金,李玉請求“要不你幫我付錢,我掃你轉賬,”收費員無奈表示:“對不起,我們上班不能帶手機……”於是,李玉只有等在原地,跟下一個車主轉賬“套現”。事後,李玉第一時間取了100元現金放在車內的儲物盒裡,以備不時之需。

18歲的子辰也經歷過類似囧事,出門上了公交車才發現自己忘記帶卡,摸遍全身又一分錢都沒找到,她只好拿出手機請求車上的乘客掃碼“換錢”,這時,一位慷慨的阿姨遞過來兩元零錢,卻擺手拒絕了轉賬交換:“不用了,我手機也沒這個,小姑娘下次出門記得裝點零錢。”子辰在感激之餘,更覺得不好意思了。

現金支付會被電子支付取代麼?近四成人鍾情“落袋為安”

或許,在這些總是不帶錢包出門的人看來,現金支付早晚會被移動支付等非現金支付方式取代,無現金社會將是大勢所趨。這一觀點在《維度》此番調查當中,現居住地越接近一線城市的人群,越傾向於這樣的認知。但與此同時,《維度》發現,收入越高的人群越趨向認為現金不會被取代,此外,在調查中出門堅持帶現金的人,高達77.69%有同樣的看法。

現金支付會被電子支付取代麼?九成人線下消費依賴掃一掃

那麼,在勢頭強勁的所謂“無現金”消費潮的席捲下,不久的將來,現金真的會消失麼?

《維度》查閱相關資料發現:目前,尚沒有出現非現金支付工具完全替代現金的國家,即便是丹麥政府曾提出“無現金社會、計劃取消印鈔”等政策,也沒有完全取消銀行提供的現金服務。《維度》還走訪了業內相關專家學者,在他們看來,移動支付必然在很大程度上替代現金支付,但現金支付未必會消亡,現金支付與非現金支付工具共存共生的局面將長期存在。

其實,即便是在走向“無現金社會”進程中表現格外突出的瑞典,現在仍有許多人選擇現金支付。《維度》以為,現金or非現金,無論在哪裡,無論在何時,都該取決於消費者和商家的自由選擇。

今年23歲的小北,至今都很排斥在線下消費時用手機付款。在她看來,掃一掃,花錢的確更方便快捷了,指紋支付、免密支付、人臉識別,甚至連密碼都不用輸了,但錢徹底變成了一個數字,“要知道,500這個數字和5張100元的紅色鈔票,花出去的感覺是不一樣的“”,小北格外認真地表示:“現金鈔票那種踏實的存在感,是移動支付無論如何也替代不了的!”

其實,當談及對移動支付的看法時,《維度》調查中有37.45%人群表達了類似的觀點,手機支付雖好,但花起錢來更沒概念了。對他們而言,使用現金有著“落袋為安”的滿足感。該調查同時也顯示,60.45%的人對移動支付表達了強烈支持的態度。如果按照年齡來看,70後是支持最多的人群,佔比74.19%,50後是反對最多的人群,佔比16.67%。一個比較有意思的現象是,越是年輕的人群,雖然對微信、支付寶等移動支付使用更多,但他們對移動支付持中立觀點的比例也更高。

現金支付會被電子支付取代麼?九成人線下消費依賴掃一掃

當然,非現金支付方式,特別是移動支付,給人們的生活帶來的積極影響是毋庸置疑的。但《維度》認為,提倡非現金支付,並不等於提倡無現金,更不等於拒現金。不得拒收現金,這是對於人民幣的尊重,也是對於國家法律的捍衛。

換句話說,僅就情感價值而言:一疊疊紅色的鈔票握在手中,手指嘩嘩捻過,這種快感無法取代。所以,請千萬不要剝奪我們這代人數錢的快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