座標蘭大一院——高臺青年不幸罹難 捐獻器官挽救他人

坐标兰大一院——高台青年不幸罹难 捐献器官挽救他人

坐标兰大一院——高台青年不幸罹难 捐献器官挽救他人

今天,在蘭大一院,一幕感人場景上演,年僅24歲的高臺青年劉傑因意外摔傷導致重度顱腦損傷,多方搶救無效,臨床判定腦死亡,家人毅然決定捐獻器官。當天4位器官衰竭患者因此獲得新生,劉傑的角膜也收入蘭大一院眼庫,不久將幫助有需要的患者重見光明。

劉傑生前是一名復員軍人。去年12月28日夜間,他意外摔傷,導致昏迷,緊急送往當地醫院,經積極救治,病情未能好轉。今年1月6日,劉傑被轉入蘭大一院,醫生再次全力搶救,仍未能挽回劉傑的生命。經蘭大一院、省人民醫院兩位有資質的醫師按照規定程序檢查判定,正式簽發腦死亡診斷書。

“在醫院,我見到了不少等待肝、腎移植的患者,他們的心情和我一樣。孩子既然救不了,唯一能做的,就是救別人吧。”收到診斷書,劉傑的母親作出了這個偉大的決定。

坐标兰大一院——高台青年不幸罹难 捐献器官挽救他人

蘭大一院器官捐獻協調員李瑩介紹,當時,劉傑的母親主動提出,把孩子所有能用的器官都捐了,令人非常感動。1月9日,在甘肅省紅十字會有關人員的見證下,劉傑家人簽署器官捐獻志願書。隨後,經專家評估,劉傑心、肝、腎、角膜均適合捐獻,其信息上傳至中國器官分配與共享系統,很快匹配到相應受體。其中肝臟移植手術受者今年54歲,有多年肝硬化病史,兩年前肝臟癌變,只有通過肝移植才能獲得新生,但苦於沒有合適的肝源,在蘭大一院登記後,一直在苦苦等待。

坐标兰大一院——高台青年不幸罹难 捐献器官挽救他人

1月11日,在簡短的告別儀式之後,蘭大一院相關科室醫護人員開始了獲取手術及肝臟移植手術,劉傑捐獻的心臟、腎臟同步送往相關醫院,角膜收入醫院眼庫。劉傑的骨灰將安葬在甘肅省器官捐獻者紀念園。

坐标兰大一院——高台青年不幸罹难 捐献器官挽救他人

據省紅十字會有關負責人介紹,截至2018年12月2日,我國已經完成21018例器官捐獻,共捐出59758個器官。但與每年30萬例等待器官移植的需求量相比,還遠遠不夠。這位負責人表示,近一個月以來,我省連續出現了3例器官捐獻的感人事例,表明公眾對器官捐獻有了更多的瞭解和認可,為推動我省器官捐獻及器官移植事業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坐标兰大一院——高台青年不幸罹难 捐献器官挽救他人

初審:陳 瑜

終審:楊植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