郴州有一個村子“隔巷兩尚書”

相傳明朝時,有一個宜章人客遊他鄉,在一酒肆喝酒,有人吹噓他們家鄉風水好:五里一狀元。這宜章人很不服,說:狀元不一定能做得上尚書吧,我們宜章有一個村子“隔巷兩尚書”。

他說得並不錯。

明朝時,在宜章縣城南鄉新田村確實出了兩個尚書。一個是兵部尚書鄺埜(野),一個是戶部尚書鄧庠。

鄺埜(1385年-1449年),字孟質,別號樸齋,湖南省宜章縣城南鄉新田村鄺家門人,永樂九年(1411年),鄺埜中辛卯科三甲第二十七名進士,授監察御史。歷任陝西按察副使、應天府尹、兵部右侍郎。正統十年(1445年),進兵部尚書。正統十四年(1449年),也先入境,宦官王振主張親征,鄺埜勸阻,英宗不聽,明軍出征,直至土木之變,鄺埜死於亂軍之中。景泰初年,追贈少保。成化年間,諡忠肅。

鄧庠(1447-1524),字宗周,號東溪,湖南宜章縣城南鄉新田村鄧家門人。明成化四年(1468),湖廣鄉試中舉人。成化八年,登進士。歷御史、兩廣佈政使、南京右都御史,官至南京戶部尚書。

據說,“隔巷兩尚書”的事傳到了皇帝耳朵裡,皇帝命人取地圖一看,用硃筆在新田村前的山上點了兩下,結果這座山崩了一個大窟窿(權當迷信,不足信)。這窟窿就是現在的硅砂礦。

其實,那個宜章人是誇張了一點的。鄺尚書與鄧尚書並非隔了一條巷子,雖然同村,但還是隔了一條小溪有幾百米之遙。有趣的是鄺尚書是鄧尚書的舅舅,鄧庠出生不久,鄺尚書見了他就興奮地說:外甥必成大器。

郴州有一個村子“隔巷兩尚書”

郴州有一個村子“隔巷兩尚書”

郴州有一個村子“隔巷兩尚書”

郴州有一個村子“隔巷兩尚書”

郴州有一個村子“隔巷兩尚書”

郴州有一個村子“隔巷兩尚書”

郴州有一個村子“隔巷兩尚書”

留存下來的石馬

郴州有一個村子“隔巷兩尚書”

留存下來的石馬

郴州有一個村子“隔巷兩尚書”

郴州有一個村子“隔巷兩尚書”

郴州有一個村子“隔巷兩尚書”

留存下來的石人

郴州有一個村子“隔巷兩尚書”

留存下來的石人

郴州有一個村子“隔巷兩尚書”

鄺埜墓,明朝賜田土給鄺氏後代護墓

郴州有一個村子“隔巷兩尚書”

相傳被皇帝用硃筆點破的風水山(鄺家門對面,鄧家門右邊)

郴州有一個村子“隔巷兩尚書”

左面級鄧家門

郴州有一個村子“隔巷兩尚書”

站在鄧家門望過去就是鄺家門

郴州有一個村子“隔巷兩尚書”

鄧家門沒有修建祠堂,只有殘破的房屋。

郴州有一個村子“隔巷兩尚書”

令人想起:舊時王謝堂前燕 飛入尋常百姓家。

郴州有一個村子“隔巷兩尚書”

郴州有一個村子“隔巷兩尚書”

鄺家門,也沒有鄺家祠堂

郴州有一個村子“隔巷兩尚書”

去鄧家門須經過的山門

郴州有一個村子“隔巷兩尚書”

去鄧家門的小路

郴州有一個村子“隔巷兩尚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